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观察家年会-2005年度演说 > 正文
 

观察家年会第二场论坛嘉宾发言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10:37 新浪财经

  

观察家年会第二场论坛嘉宾发言实录

  2005年12月3日下午1:30-5:30,由经济观察报主办、中兴通讯赞助的观察家年会-2005年度演说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会议主题为告别白银时代—新儒商与新文化。图为:第二场论坛现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5年12月3日下午1:30-5:30,由经济观察报主办、中兴通讯赞助的观察家年会-2005年度演说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会议主题为告别白银时代—新儒商与新文化。以下为观察家年会第二场论坛嘉宾发言实录:

  第二场主持人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总编辑 牛文文

  这场讨论的主题是儒家文化与华人管理范式,我理解在新儒商背景下,这是对我们商业与文化和社会责任平衡的一个论题。现在很奇怪,我们国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好不容易在历史上有了一个独立的工商阶层,原先都是农业阶层,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是只有20年的时间我们又开始反思,这些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不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我们的社会责任够不够?我们商业伦理够不够健全?我们慈善做得够不够多?环保责任怎样?这样一些问题在我个人看来是来得早了一点,但是必须要谈。

  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董事长 张文中

  我们如何保证繁荣持续下去,真正进入一个稳定的时期?

  我觉得作为中国企业界对于自己所处的历史地位,应该有一个实实在在分析。我们企业的管理水准,我们企业的创新能力,与西方距离是非常大的。有人说我们可以收购很多东西,你是不是具备这样一种管理能力,这些因素、这些经济基本因子出现问题,必然使我们整个经济出现问题,甚至影响我们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觉得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做深层次的思考,特别是做一些哲学思考,就变得非常重要。

  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总裁 张跃

  人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总是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我们在几年前提出“七不一没有”,实际是告诉员工我们不能犯这样的错误,道德底线在任何时候都要把握住。

  “七不一没有”,是针对我们制造业说的。第一不污染环境,第二不剽窃技术,第三不欺骗客户,第四不恶性竞争,第五不搞三角债,第六不偷税,第七不行贿。没有是什么?没有昧良心的行为。坚持不做坏事是每天面临的,我们要防范做坏事,虽然境界不高,算是底线,但还蛮值得引起注意的。

  EBay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吴世雄

  我们中国面对新的汉唐盛世,过去汉唐盛世基本以中国为主的国际化,有很多西域的人在这儿上班,人才国际化是存在的。现在照道理讲,我们是全世界的国际化,欧美企业、国内企业都是一样的,以后企业责任应该全球化,反馈应该和本地区在一起。对公司来说发展最快的,是跟本地结合,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是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精神。

  沃尔沃卡车大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吴瑜章

  今天的儒不简简单单是儒学,可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能是儒学,可能是《孙子兵法》,可能是《道德经》,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好好看看韩国,他们也是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民族,他们几十年前比我们落后得多,他们很多东西都是跟我们学的,可是发挥比我们还淋漓尽致。

  我在美国长大,在一个瑞典公司,到中国来负责这个业务。中国的发展不要讲大话,不要讲没有目标的话,一定不要讲狭隘的民族主义。美国人所讲的高效人群七项特性,最关键的就是这个自内而外的模式转换基于什么?基于“慎独”。不用把四书五经背得那么多,只要记住慎独。

  阳光100置业集团董事长 易小迪

  我很高兴讲到儒学文化,我看到中国现在新兴企业发展非常快,非常繁荣。但是中国企业寿命只有7年,非常短。为什么中国企业命运这么短、淘汰这么快?现在特别讲企业文化的时候,我只讲一条,价值观需要复兴。我们讲很多文化,核心是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严格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但是今天已经模糊化了,所以容易投机取巧成功,也容易很快消亡下去。

  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志东

  如果说我们要倡导新儒学、新儒家、新儒商的话,我觉得很重要一点,首先要对新儒学开始一个重新的定义,以前有新儒家没有新儒学,没有真正的儒学,我们现在学者也好,或者媒体也好,能不能重新定义新儒学?用现代逻辑观点,用学问体系的观点重新对儒学、儒家进行全面的定义,再转化为一种组织、传道的模式,用通俗的方法让大家理解儒。

  纯粹西方的东西或者纯粹东方的东西,纯粹现代的东西或者纯粹过去的东西,都是不可以的。

    第二场点评人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何怀宏 

    我们如何创造新文化

    袁先生是我很尊重的学术前辈,在思想启蒙、普世价值的普及等方面做了很多很好的工作。我没有多少资格来点评,现在我主要是想接着袁先生的问题再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我心里一直在思考的,但我可以利用一个具体的材料。今年7月4号俄罗斯《专家》周刊发表一个社论,认为表面上看来中国具有超级大国的各项条件:巨大的经济总量,抢占全球市场的态势,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还有核武器、军事实力等。但是有一点,它觉得中国在思想、精神、文化方面缺少吸引世界其他各国仰慕、仿效的东西,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理念。所以基本上它觉得还是不敢恭维,认为中国目前还只能算一个伟大的模仿者。

  我不知道在座诸位会不会同意这样一个看法。无论如何,从过去的超级大国发出这样一个观察和评论耐人寻味,因为我们曾经也是它的一个模仿者。的确,中国不是先发国家,是后发国家,是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第二波,甚至是第三波。我们有后发优势。这个后发优势是非常巨大、非常可观的。我们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我们甚至可以说模仿也很不容易,很不简单,取得如此高的经济成就,已经非常不易了。即便新的创造也得从模仿开始,这些我们暂且不表。但是我们确实可以反省,我们要反省比如说中国除了硬的实力,就像

哈佛大学教授所说的“软实力”如何?对世界在精神、价值、规则、理念、制度这方面的吸引力如何?对世界有何贡献?甚至也不妨考虑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可能或需要做这样的准备:即在必要的时候承担黑格尔所说的“世界历史民族”的使命?

  哪怕我们说中国并不立意成为超级大国,并不立意成为体现世界最高价值或精神上引领世界的“世界历史民族”,从我们的生活本身来说,我们也希望各方面生活的质量都好,不仅仅是“经济动物”,不仅仅以“经济奇迹”骄人。我们要无愧我们几千年璀璨的文明。要从各个方面考虑,我们有什么独特的东西吸引世界,吸引其他民族的人们,使世界各国的人纷纷到中国来,不仅仅是做生意,捕捉这里的商机,还被你独特的人格、内心吸引,这才是最高的尊重和满足。这是我考虑的一个问题,不管我们是不是同意中国是不是伟大的模仿者这个结论,至少我们要更多考虑,我们如何去创造一种全面的更有意义的体现民族特性、民族文化,也体现我们向未来开拓的独特的东西。也就是说,考虑是仅仅做“伟大的模仿者”还是新文化的创造者?

  谈到新的文化,我们今天年会的主题就是“新儒商与新文化,新文化”到底由谁来创造?简单说,由中国人共同创造。但我这里主要说三种人,从三种主要资源,政治权利、经济财富和思想知识看,也相应地有三种人:一种是政治家,一种是企业家,一种是学者。这三种人他们的历史地位如何,现在的态势如何,历史上的传统可以这么说,按照“士农工商”的顺序,商人排在最末位,比较受排挤。但学者和官员结合在一起,结为一体,而成为“士人”、“士大夫”阶层,这个阶层亦官亦民,还有土地、有财富。但科举停了以后,学者和官员剥离开,学者或者说知识分子一度成为启蒙的先锋,最后还是沦为“改造的对象”,成为“臭老九”。今天不臭了,但还是“老九”。中心人物始终是政治人物,这个没变。我说中国五千年只有一个东西是最长久不变的,就是官本位,从大禹治水到现在一直如此。但今天商人和学者有个换位,商人可以说从边缘到了中间,不是中心,但至少到了中间,而中心还不太可能。知识分子、学者则从原来的中心,跟官员结合在一起的中心到了边缘,有这么一个换位。当然,思想者、学者思想始终会很活跃,但除了象征性的话语权之外,他没有实际力量。政治家一般都会优先考虑政治秩序和稳定,存在某种惰性。所以商人是最活跃的,他不能不活跃,他吃的就是活跃这门饭。他必须不断开放、不断进取,不断投资、不断冒险,而整个现代社会,无论政治、文化、教育也还是围绕经济来展开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商人在今天要发挥中间的、乃至某种中坚的作用。

  新文化如何来创造?按照我的看法还是要“返本开新”。在保持民族特性和尊重自己传统的基础上来开拓,来致力于创造。我们谈“新儒商”,儒是什么?儒不仅是学人身份,也不仅是一种历史文化,还是一种精神气质。所以,“新儒商”不是要作为风雅的点缀、它应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精神文化特性的一个概念。当然这个概念到底如何?内容如何?谁也说不清,我也说不清,大致有这么一个方向。

  具体说如何创造,也是要靠实践,行动者的实践。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具体来说,一个是规则的维护和创新。社会责任还不仅仅要有个别的公正或者慈善行为,而且是要为规则而斗争。我们可能要更多考虑这一方面。也许要像康德所说的,努力使你的行为具有普遍性,能为后人仿效。你要使你的行为不仅可以成为个人一贯的行为准则,还成为一个普遍性的原则,其他人在类似情况下能类似的行动。第二个方面就是价值的守护和更新。有人类共同的价值,它是连接整个人类的纽带、一个平台,我们不能破坏它,还有民族认同的价值:我们有了这个东西就能够在自己家里生活很幸福、很安宁,同时也不损害别人。另外还有个人价值,终极关切,比如信佛教,信基督教,或者追求一种美,这都有。还有生活趣味等,这都需要守护和创造。

  总之,

中国经济还有可能会飞速发展,我们可能还会造世界最高的大楼,最长的
高速公路
、铁路,最长的跨海大桥、隧道等,但是我们同时也要考虑住在大楼里的人,不是说住进高楼就能成为高人,一定要有一种文化的格准和培养,我们如何真正面对这些挑战,这是我们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