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观察家年会-2005年度演说 > 正文
 

观察家年会第一场论坛嘉宾发言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10:24 新浪财经

  

观察家年会第一场论坛嘉宾发言实录

  2005年12月3日下午1:30-5:30,由经济观察报主办、中兴通讯赞助的观察家年会-2005年度演说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会议主题为告别白银时代—新儒商与新文化。图为:第一场论坛现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5年12月3日下午1:30-5:30,由经济观察报主办、中兴通讯赞助的观察家年会-2005年度演说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会议主题为告别白银时代—新儒商与新文化。以下为观察家年会第一场论坛嘉宾发言实录:

  第一场主持人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袁岳: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反思,特别普通人反思的成效是有参照的。虽然李先生给我们讲的时间有限,但是他给我们提出一个参照。儒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东西。下面我也想试图超越生意人的角度,很重要的是根底哲学与企用哲学的东西。我们平常会买东西,找对象,选择很多很多对象,包括看什么书,听什么讲座,你都会进行很多选择,这些选择是随机的,还是有原则的。在文革以前中国人都是有根底的,之后进行了根底的摧毁,跟儒学有关的。

  进入现代化,社会变得非常开放、开明,使得很多东西可以向前推进,当然时间长了以后会产生负面的作用。一旦有根底,就有终结标准,有的事情能干,有的事情不能干。当没有根底的时候,做事情就方便多了,所以很多人觉得我们很多不良的现象,包括中国消费者对品牌很低的忠诚度都跟我们的无根底很有关联。

  如果按照传统的儒学,不按照李先生四期儒学来说,没有太大关系。我们今年大部分公用之学都是西学,这时候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不需要根底?做生意很成功,只要成功就行,管它跟根底是否有关,不需要管根底,还是一定要找一个东方儒学理念的根底与之相关。所以我们平常做事要不要问问根底的问题?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多少人是有点根底的?这些根底能体现在你做生意的理念吗?如果你相信儒学,儒学跟其他东西能够兼容吗?或者儒学作为一个根底,与其他信念的根底能兼容吗?或者兼容不兼容没关系,这个一套,那个一套,这个没有关系吗?

  这两个问题一个从实用角度提出,一个从根底提出。我听完李先生的讲话之后有两个感受。李先生讲的四期儒学跟三期儒学有区别,他不是讲理论,而是方法论。如果按照李先生的说法,我觉得他跟西学的根底比较近,至少某些西学根底比较近。另外一方面他也能够更激进,在经验的基础上,你具备创造或者你建造根底的能力,这是桥梁之学。

  第二个李先生提出转换性创造,我觉得是一个比较便利的路径。今天大家谈那么多自主创新,其实我们从最近30年中全世界创新来看,最成功的追赶模式都不是美国式的,而是日韩式的。日韩模式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适应性创新,我先学你的,先模仿你的,由于我在模仿的时候,我有足够大的平台、足够大的市场去操作、去改进,所以30年后跟我学的就很不一样,他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再创造。至少我们看今天日本的创造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样一种方法论。从这种角度来说,李先生讲的儒学四期非常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陈东升

  中国既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又是一个新生的国家。我们今天这一切都是从西体拿过来的,现代经济生活方式,包括现代经济组织方式和制度方式。

  我认为,中国在创造新的文明,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也批判罪恶的资本主义,对不成功的社会主义进行自我扬弃、自我改革,走一个新的体制,这个新体制就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强烈意识到它是一个全新的文明形态。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郁亮

  一个社会、一个企业不能靠成文的法制把它治理好,一定有不成文的东西,制度、方法、观点,我认为这就是国家,国家有国家文化,企业有企业文化。这时候可能需要转换性创造一个新的东西。

  我认为,无论东方、西方的文化是不是割裂的,但对人的关怀方面都是一样的。中国文化在它强盛的时候都是开放的时候,走向衰弱是因为封闭。现在中国走向开放,我们也需要有一个开放的文化来配合。

  今典集团董事长 张宝全

  我觉得卖房子,卖掉就是硬道理,卖不掉再好也不行。我最近也在看各种各样的书,看了很多,有很多新的,也有很多旧的,我发现看来看去以后,以前我也是无神论者,突然间我发现自己对佛教很多东西很感兴趣。为什么呢?我看完之后发现,我们很想找一种道理能够指引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找到“我们究竟怎样生活才好”的道理。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杨大跃

  我们谈儒家思想,到底什么是儒家思想?我认为,儒家思想应该是中国人的价值观,或者文化。

  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不是想到法,首先想到是不遵守这个法。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这是为什么?特别是现在的企业做假账,没有企业信誉等等。我们的底线用价值观或者文化是无法控制的,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一种机制或者一种体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应该讨论一下,怎样让价值观和文化能够保证我们的机制更加完善?

  北京正略均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民

  现在谈儒学是很有积极意义的,谈几点理由:第一,文革10年将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都给打破了。第二,中国有两千多年文明史,尽管有外族侵略,外族侵略最早是金朝,后来有元朝,后来是清朝,但这几个朝代都是被同化了的统治者。最后西方进来的东西,还是会被中国文化所同化,这是历史的启程转合,一个阶段。

  在中国大地上占主流的一定是中国的

传统文化,不管是新儒学还是儒学。

  第一场点评人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 孙立平:

  文化对生活的约束力在哪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孙立平 我主要把我的困惑跟大家简单说一下。今天这个题目“告别白银时代——新儒商与新文化”,我们实际在讨论一个问题,这就是一个社会中的文化精神,或者一个社会的精神气质。特别在我们这个场合,我们要讨论和经济活动、商业活动相联系的文化精神和精神气质。那么这种文化精神和精神气质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我觉得主要是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是解决理性和行为模式的问题。没有这样一种理性的精神,我们现代的社会生活,包括我们的种种制度,以及和种种制度相联系的行为模式就无以形成;第二个层面,是终极关怀和超越性的问题。也即价值的问题,生命和生活意义的问题。文化精神或者精神气质主要应当解决这两个层面的问题。但是困惑也来了,这就是儒家思想这份文化遗产和刚才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关系。

  首先一个困惑是,中国存在儒家这样一种文化吗?我不是指典籍当中的,我是指日常生活当中的。有时候我想,比如圣人讲了很多“仁义礼智信”,这是因为那时候讲得太多,记录到典籍中去?还是讲得太少,他在呼吁?如果两千年后我们这个地球还存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会看到“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提法,说这是那时候的文化特征,这是不是表明这方面做得太少呢?这是我第一个疑问。如果说儒学文化在我们生活中,不仅在典籍中,它是存在的,但它又是什么?它是一种道德,是一种价值,是一种哲学,还是一种政治学说?

  第二个困惑是和现实联系在一起的。最近国学热、儒学热,一批企业家到北大参加儒学班。这就有一个问题:我们在怎样学儒学?如果说有儒学存在,那我们怎么对待儒学?它是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气质,还是我们民族经常用的那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它可以当作语录来用吗?

  我们这个时代用儒学去干什么?我们要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还是用来做某种补充和校正?或者做某种抗拒?究竟怎么用?这就涉及到对儒学本身的疑问。这是第一个大的疑问。

  第二个大的疑问,这样一种文化对生活真正的约束力在哪里?德国的著名哲学家亚斯贝尔斯讲过“骤起的文明”。几千年前的希伯来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这几个文明很大的差异在于天人关系,或者说天人距离。印度是天和人离得很远很远,人活着这一生就是为了来世,所以这一生不努力工作也没有关系,还有来世。中国的文化是贴着地面,天人是分不开的,距离很近。然后讲基督教介乎两者之间。但中国这种文化超越性来自何方?因为天人很近,超越性在什么地方?所以当我们讲“仁义礼智信”的时候,很容易锦上添花,而很难雪中送炭。丰衣足食时能做到,但穷凶极恶时怎么做到呢?这又是一个大的疑问。

  我们现在讨论精神文化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我们这个社会提出了什么问题,社会走到这一步提出了什么问题。最近有一篇文章我写了好长时间,叫“无底线社会”。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底线被突破。有规定如“老师不许强奸学生”、“干部不许拿公款赌博”,我们当作笑谈,但实际上我们应该重视起来。现在很多问题我们讲体制改革,但有的问题已经不是体制问题,因为体制必须要以这些底线为基础。

  那么这个底线为什么在我们社会生活当中容易被突破?刚才有人讲一个词叫“无根”,这是文化当中根本的问题。我们为什么无根?我们缺少具有约束力的超越的精神,我们没有什么敬畏之心,我们没有超越的精神,所以现在最后的一问就是:什么能够给我们提供这种东西?我是搞社会学的,不是搞文化的,我只是作为问题提出来。

  这段时间也有很多企业在谈和谐社会、和谐企业,怎么能够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企业要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最基本的一点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守法经营,这就是对和谐社会最大的贡献。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尽一些社会责任,这就很好了。所以我觉得,企业家之所以对儒学做不了太大的贡献,这是因为:第一,儒学是模糊的;第二,现代社会很重要的特征在于它的分工,在于社会当中不同的机构职能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文化应该各自承担自己的功能。我们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功能搞错了。实际上,政府、企业应该承担各自不同的功能,首先把功能理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