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刚刚结束之后,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和新华社经济信息部主办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反思与展望”研讨会今、明两天即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这是对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迅速而直接的响应。
这是一次经过多年“起而行之”而后“坐而论道”的研讨会。来自各方面的官员、
专家、学者、企业家,全国范围内的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动者和探索者,新乡村建设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各自实践中的经验和反思到这里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更有意思的是,一个似乎只关乎农村的研讨会,竟然引得国内多家高端媒体高度关注,其中也不乏都市媒体。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温铁军教授对会议举行的背景做了解释。他说,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几个具有方针性的重要概念,清晰地凸显了与我国在新世纪发展战略重大转变相一致的深化改革的新内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个提法不仅与十六大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强调城乡统筹,以及随后连续四次重申的“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以贯之。公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景象。
这一政策的提出预示着我国农村将逐渐告别日益凋敝落后的现状,走向和谐发展、人文和自然环境令人耳目一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温铁军说:“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梳理、总结,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形势下,如何在既有的实践成果基础上寻求更为切实的发展思路?如何从国际上汲取乡村建设的营养?历史上的乡村建设运动给新时期的乡村建设带来什么经验和启示?
研讨会相应地分设三个论坛,分别是“探索与突破:新农村建设实践分享”;“协作和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联合推进”;“合作与希望: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给这次研讨会带来活力的,是正在全国范围内生根发芽的草根农民合作组织的发起人和主要负责人。他们带来实际工作中的切身体会、经验甚至教训,使得这次研讨会的讨论步步踏在实处。
从这些来自山东、安徽、河南、河北、四川、湖南等地的农民合作社的社员们身上,我们切实感受到新乡村建设的可行和希望。这些合作社给往日萧条冷落的农村重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些合作社的最初形态一般是文艺队、老年协会或妇女协会,逐渐发育成为各种专业协会、资金互助合作社、农机互助小组、学习互助小组和资金互助社等。很多合作社具有农业生产活动、文艺活动、学习活动、卫生活动(每年免费为社员体检)、集体关怀活动(送生日卡,看望受伤或患病的社员)等活动内容。有的合作社甚至在村里办起了图书室、以所在村庄命名的村报,为村民提供最新的国家政策和市场信息。有的合作社还办起了成人学校,由合作社聘请村里懂技术、文化水平较高的村民给大家传授种养殖新技术,讲解法律政策,交流生产情况,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农民合作组织已经有30多个。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场景,一个充满幸福感的地方,在全社会积极参与和帮助下,以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创造的是占国土面积和人口总数大多数的地方和人们的和谐发展。
当然,新乡村建设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研讨会上,来自各地合作社的很多代表们谈到他们面对的困难,谈到他们在工作中真切地感受到的价值观冲突,谈到急功近利的村民们由于对眼前利益的追逐给合作社带来的阻力,谈到这些农民自发组成的合作组织希望能取得政府的理解和政策的支持。这也是本次研讨会探讨的重点之一。
与会者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这个新生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需要国家、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理解和支持。然而,这次新农村建设研讨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清晰的信息,那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提出是把握了历史发展的主脉,这项刚刚起步的工作将对中国的全局带来历史性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