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第14届中外管理官产学峰会 > 正文
 

石齐平: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潜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6:30 新浪财经

  

石齐平: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潜力

  2005年10月29日-31日由《中外管理》杂志社、北京中外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主办的第14届中外管理官产学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峰会主题为2006·中国企业“赢”思维。图为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与亚太研究所名誉研究员石齐平发表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5年10月29日-31日由《中外管理》杂志社、北京中外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主办的第14届中外管理官产学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峰会主题为2006·中国企业“赢”思维。以下为石齐平主题演讲: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潜力实录:

  主题演讲: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潜力

  石齐平(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与亚太研究所名誉研究员)

  主持人: 很难得一个机会我们请到凤凰卫视石齐平给我们做讲演,他讲演的题目有是我们如何看待我们中国经济潜力,如何评价今后经济发展会怎么样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知道石齐平是凤凰卫视的时事评论人员另外也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与亚太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对于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和我们国家的经济形势都很有研究,下面大家热烈鼓掌欢迎石齐平先生。

  石齐平:谢谢刚才给我做的介绍。各位在座的女士,在座的先生,很感谢《中外管理》杂志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今天在北京这个地方给各位做一个专题演讲,演讲的题目是怎么看中国发展的潜力,演讲的时间大约是40分钟至50分钟,欢迎各位听了演讲之后对我做一点指教。

  我想不但是中国人,全世界关心世界经济发展的人都没有办法不注意到中国在最近2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杰出的表现。我们不妨用中国的奇迹来形容这样一个表现,简单地有几个指标,头一个就是26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9.4%,这样一个成绩不要说在战后的日本没有办法创造,即便是在日本之后的亚洲四小龙也没有办法创造出同样的成果。第二个指标是FDI外人直接投资中国20多年来累计到现在已经超过6000多亿,差不多是7000亿左右。如果拿最近两、三年的指标来看,中国每年吸引外国人的直接投资已经直追美国,有的时候我们的排名次于美国和英国,但是如果把香港这个地区所吸引的外资加入到中国大陆数字之上,以去年为例,中国跟美国也仅仅是些微之差,不但是第二,甚至马上就可以超越美国成为第一。第三个指标就是外汇储备,仅仅在20多年前中国是一个非常欠缺外汇的一个国家,而今天外汇的储备最近这几年增长得尤其迅速,今年估计大概达到8000亿美金左右,有人认为今年就会超过日本,今年如果不超过日本,明年也有可能超过日本而成为全球第一,这就是最重要的几个指标。

  在指标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所谓特殊的中国现象,我把中国的先用下面几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概念来说一下,我把它叫做吐纳呼吸。所谓的吐就是制造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要卖到全世界,价格就会是最便宜的。这些年通货膨胀似乎成为经济学家的教育理念突然消失了,这里面有相当重要的中国的因素在里面。另外一方面当中国作为制造业中心,它不但要生产大量的东西出口到全世界去,把价格压得很低,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资源,除了自己本身的资源以外还需要很多国际间资源,我们叫做纳。当中国在大量吸纳国际间资源的时候,我们资源的价格不管是石油、

铁矿石、铜矿往往就应声上涨。去年英国的经济学院杂志有一个标题,封面故事标题非常醒目,我到现在还记得,就是形容中国的现象,标题是这样写的,全世界的物资喂不饱一条恶龙。吸纳之外看到另外两个现象就是呼和吸,中国在全世界主要的地区来并购别的国家,特别是包括发达国家。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国际间的企业纷纷抢占中国的市场,希望来注资,希望和中国企业合资,目的就是分中国市场的一杯羹。在经济现象所谓呼吸吐纳以外,从来没有人把人民币当成一回事,但是现在成为焦点,不仅是发达国家针对人民币发表他们的言论,我们也注意在中国周边地区人民币无声无息之间已经变成大家越来越重视的交易媒介了。另外全世界大家都看到再也没有办法忽视的地区,所以学习中文也变成了一个热潮。

  我们怎么看待中国快速崛起的现象?今天假如我们有幸把邓小平从地底下请出来,请他在这里坐,请问邓先生1978年你做很重要的历史决定,也就是改革开放的时候,你有没有办法预见到27年以后的今天,中国汇编程这般模样了?你说邓小平会怎么回答,我也想不到呀。也就是在邓小平都没有想象到的情况之下,中国不仅是经济,而且在经济之外所产生的效应和影响,现在几乎也在一年比一年更为变化。比如说2000年才成型的10+3,短短几年已经不容大家忽视,很多国家和地区分咐希望加入10+1或者是10+3,再过两个月,今年12月在东南亚吉隆坡就会以此作为基础,召开一个国际间非常瞩目的大事就是东亚峰会,10+3新加入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但是没有美国。除此之外上海合作组织在2000年刚刚成型的时候,美国还没有放在眼里,但是最近它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美国高度关注,同样上海合作组织除了原始6个国家之外,今天也开始加入越来越多的观察员,包括蒙古、巴基斯坦、印度、伊朗,这个形势展现出中国正在释放巨大的能量,而这能量不及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甚至于是文化的。也因此我们没有办法奇怪国际间为什么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针对中国的观感,一个就是大家很清楚的中国威胁论;第二恰恰和这个相反,叫做中国机遇论。那么对于中国来讲,很清楚知道国际间现在把它怎么看,一方面把它看做是一个威胁论的对象,二方面把它看成是一个机遇论的契机,中国于是自己体住一个新的论述叫做和平崛起。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回顾一下,确实不容易看到曾经有哪个时候有这样一个不是太长的时间,30年不到而出现如此巨大的戏剧性的变化。可是我现在要跟各位讲,正当大家对中国的崛起抱着我刚才所说的观感和期待的时候,刚刚开完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有这样一个叫做“十一五”规划,相信各位都耳熟能祥,“十一五”规划对未来中国5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很明显,保守多了。我注意到媒体上刊载未来5年中国官方对于中国未来5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是年均增长率7.5%,这7.5%不要说比现在实际上我们所看到9%以上要低得多,甚至要比“十五”计划中的目标增长率8.8%也要大幅度调低1.3个百分点,你又怎么解释中国官方他是根据什么理由,或者是根据什么样的心情,把大家看得非常热的

中国经济给它冷却下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解呢。所以,我们究竟怎么看这样一个快速变化,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又可以产生不同理解的中国现象,这也就是我今天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题目跟各位做报告的动机,我们确实看不太懂,中国今天的经济能够以这么快速的速度继续维持多久呢,还是像我们官方所预感要开始逐渐往下缓缓降落,还是有人所说的今天正好处在快速上升的开头,将来还会继续上升。也有人说今天中国经济发展展现出来是中国历史上罕见另外一个盛世的感觉,接近汉唐盛世或者是直追汉唐盛世,如果今天中国已经有汉唐盛世的感觉,今天的汉唐盛世会维持多久,这都是接下来我试图跟各位分析和解答的。

  第一,我们如何来理解中国现象;第二我打算从另类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现象;第三就是我们未来究竟该怎么面对,究竟该怎么去做,我们先谈第一个部分。怎么去理解中国现象,我们把很多复杂的事情,希望能够用宏观的手段给它浓缩,给它透视。今年看中国20世纪末不到30年时间的巨大变化,我想很重要的一个观察角度就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不管在座各位对中国的历史,对全世界的历史了解多少,但是下面讲的我想各位都会很熟悉。中国3000年历史中,最近一段时间,也就是在我们这一次快速觉醒之前不是太长的时间,应该是非常不幸的一个阶段,如果在座的各位碰到一些老外,老外他对于中国的历史略有所闻,但是也很好奇,他会请教各位一个问题,请问各位中国朋友,听说中国的历史3000年吧,也经过了20多个朝代,那么你们中国人自己认为是哪一个朝代认为最能够表现出你们的国事最富强,最繁荣,我想很多中国人不需要很多的思考就说汉朝或者是唐朝,这就是汉唐盛世。外国人接着又问那么在你们20多个朝代里面,你们又觉得哪一个朝代它的综合国力,它的版图相对来说又是最弱,尤其是跟汉唐来比相对弱势的朝代呢?我不知道各位怎么回答,我相信很多人会回答那就是宋朝。你看中国的版图到宋朝的时候,确实已经到了非常小,只是今天中原这一块地方,再加上我们看一看毛泽东史诗里面记录宋朝的皇帝不会弯弓射大雕,只会弄文舞墨。汉朝当然是中国3000年历史里面最辉煌的一个朝代,但是允许我给各位补一句,它不仅是在中国3000年历史最辉煌的一个朝代,如果把汉报画一条线,放在全球那个朝代来看仍然是最辉煌的一个朝代。接下来1300年以前的唐朝,放在3000年的历史当中是最强的,同样画一条横线,也是1300年前全世界最强的。即便刚才所说的宋朝在中国3000年历史是最弱的,画一条横线你也发现在1000年前是全世界最强的一个国家。我跟各位提一个故事,就在几个月以前,纽约时报有一个非常资深的记者叫做基斯道先生,他是一个老外,但是会中国语言,纽约时报发表他一篇大作,而且是破天荒从来没有用中国的方块字登在英文报纸上,而这一次文章题目是用中文写的,内容还是英文写的。写的是什么内容?从开封到纽约。他写这篇文章是什么意思?他想提醒美国人,我们要谦虚,不能太骄傲,开封很多人根本不知道,1000年前开封也就是今天的纽约了,万商云集,按照当时的资料开封已经是100万人的大都市,全世界唯一的,那么今天谁认识开封,它就是提醒美国人,纽约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宋朝之后还有明朝,我想各位很清楚今年恰恰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当郑和下西洋万船齐发的声势,后来比他晚了800年哥伦布小小的船队如何和郑和大的舰队相比,差得太远,无论是造船术、天文,甚至管理、领导统驭在郑和都是非常好的,当时怎么调动,当时又没有现在的手机你说他怎么办,这就反映当时整个管理领导统驭已经非常好了。鸦片战争是中国弱了才打败仗,还是先打败然后才弱,当然是先弱了,究竟什么时候才弱?没有办法确切告诉为一个清除的转结点,但是西方有一个数字可以告诉大家,1750至1780这一段时间都维持在全球30%至33%这样一个水平,30%和33%是什么概念,我们有一个参考指标,今天美国好称超强,美国占全球的GDP27%,美国GDP占全球GDP最高的时候不是去年,1950年将近50%。如果这两个指标可以做参考我们就很清楚,中国的国事由盛而衰大约就是1750、1950,强盛3000年的历史为什么在这200年急转极下。中国在这两200年急转极下的时候,恰恰是西方近代文明的复兴,一条线是这样,一条线是这样的。这两条线一消一涨之间是不是有微妙的关系。我们今天如果长话短说,说中国的经济为什么从那个时候急转极下,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一个是封闭锁国,大家都知道郑和下西洋第七次之后,明朝就开始就没有了,虽然中间有一、两个皇帝思想比较开明,但是整个大趋势是不愿意对外面开放的,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十七世纪、十八世纪两个事件中国错过了,一个是工业革命,再一个就是资本主义。西方的资本主义到了1776年,也就是亚当斯密国父论出来以后,堪称体系大变,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新的开端,中国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所以当西方变成了一个从快速资本主义兴起变成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加上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再加上殖民主义的时候,中国被西方一哄就不行了,一直到上个世纪中没有改变这个厄运。1949年当国共内战内耗到终点的时候,时机改变。1949年国民党战败到了台湾,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建立一个新的政策,从此两岸分至数十年到今天,根据当时国民政府做出的统计,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在1949年时候的人均所得几乎都相等不超过100美金,各位一定会觉得意外。台湾也是这样?是。台湾在战争过程当中一样被战争摧毁,刚刚光复的时候只达到日本最高水平的1/3不到。顺便报告我自己的故事,我从小在台湾长大,1950年代后期我念小学的时候个,我记得小学同班同学有50位,1/3同学是光着脚丫上学,中午吃便当,大陆叫做盒饭,有一些小朋友就躲起来了,这就是台湾刚刚开始的情况。但是台湾的确幸运,它糊里糊涂走上了市场经济,当他走到市场经济以后十年脱困,十年小康,十年富裕,一下子就过去了。所以没有穿鞋子的时代就是那个片刻,台湾创造了台湾经济企业,台湾列为亚洲四小龙,这就是各位熟知的台湾故事。

  大陆命运比较坎坷,又走了差不多将近30年应该说曲折的磨难,甚至于把市场经济压到几乎为零的程度,终于邓小平1978年底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改革开放,不能再走这一条路。改革开放是什么意思?当时讲商品经济,其实本身就是经济。邓小平改革开放不仅仅是放在30年的历史来看,要把它放在3000年的历史来看,邓小平改革开放在中国大历史定位当中是终于把中国走偏,走差,走歧的那一条路校正回来,一校正回来刚才那三句话照样适用,十年脱困,十年小康,十年富裕。这是我对邓小平历史的评价。什么叫做把中国长久以来走偏的一道方向扭转过来?我们过去难道有是市场经济吗?你讲的没有错,从来不是,这是中国人不懂得这四个字,他本质上就是市场经济,各位一定看过一幅非常著名中国的名画,长长的大概有好几公尺,清明上河图,你再看这个画你会想起石齐平讲过这样一句话,你从左边看到右边,从头到尾清明上河图统统都是市场经济。中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周继光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外国人中国历史,他经常讲这个,国外一看果然如此,就是市场经济,喜欢游玩就游玩,喜欢划船就划船,喜欢贸易就贸易,政府退出政治活动。如果我是历史学家我会这么评价邓小平,他把中国历史校正回原来的总潮流,而一旦回到总潮流,中国的门面压不住了,市场经济大家都知道它最大的作用,就是释放出潜在的潜能,可是我话又说回来,市场经济并不是放逐四海而皆准,有的地方并不明显,比如说拉丁美洲那个地方市场效果不是太明显,那个地方老百姓天性就比较浪漫,你一定看过桑巴舞、肚皮舞,一听到拉丁舞蹈身体就会软一点,骨头就会酥一点,市场经济对他们不起作用,非洲也一样。市场经济只有以拿筷子为主的中国地区才厉害,我找不到差别在哪里?我认为这里面的差距基本上是一个基因的差距。所谓基因的差距就是我认为在中国人的基因有一种结构是在刚才所说的拉丁民族或者是其他西方民族没有的结构,这个结构我叫做“见钱眼开基因”,当见钱眼开基因碰到市场经济,它所释放的能量是无与伦比的,就像爆炸性的。所以我们怎么理解现在中国20、30年的变化,这是第一个原因找回原来的方向。

  第二个原因,中国人的素质最能够把市场经济中那种潜力发挥到极至,再加上第三条中国很幸运,恰恰碰上人类罕见的全球化。当中国走上市场经济的时候,当中国人的本质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时候,它如果没有全球化能量也无法发挥,偏偏碰上全球化,这让中国核心竞争力,也就是制造竞争力,也就是发挥劳动力这种勤奋的,手脚细腻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在全球化当中发挥淋漓尽致。一方面从国外大量吸进原料,第二和中国新竞争力紧密结合,第三通过全球化的市场,这27年不断地发展,这就是我们对中国现象基本的认识和理解。从历史的角度,从经济学的角度。

  可是接下来,我想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各位介绍一下,我们怎么看中国现象,也就是刚才我讲第二大办法从另类的角度看中国现象。如果说今天的中国现象,全球瞩目,最让大家能够提出来,能够代表中国现象的一个指标,你想一想看最能够代表指标的我认为就是出口,有是中国世界罕见的出口竞争力,就是中国制造什么东西一出口别人都挡不住。我举一个例子今年2005年1月1日,全世界经贸组织WTO相关的国际上规范和承诺,答应取消对中国的

纺织品的配额设限,1月1日设限一取消,什么现象出现了?中国的纺织品就像出闸的猛虎一样,搞得全世界人仰马翻,它的增长率不是百分之几十那么客气,而是百分之几百甚至于百分之几千,看得全世界都是花容失色,马上必须要开会,美国开会说还要重新来,也顾不上颜面,他知道违反世界自由贸易化的原则,但是也顾不得,重新研讨。所以我们说如果中国现在要有一个特殊的指标,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中国出口竞争力凭什么这么厉害?第一规模大,刚才已经提到全世界到哪里去找这么多工资相对便宜,这还不重要,工资便宜比中国多得也有,第二就是脑筋灵活,第三钱多,第四手脚细腻,看看美国的黑人大猩猩一样,手指头那么粗,做这些装配工作怎么做。这是一个生产力的来源第一点。第二中国出口竞争力来源是中国特殊一种产业群聚的现象,台湾过去有,但是不像中国这样子,中国有两个产业群,一个是珠三角,一个是长三角,全世界相关某一个产品的产业从上游到中游到下游,方圆几百公里之内都在一起,使得生产者的各种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本、运输成本都已经降到无可降的地方,任何一个零件几个小时就补到。这是中国出口竞争力的第二点。谈到这都让我们非常安慰和自豪,接下来第三条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出口竞争力呢?那是因为中国的产业很大程度上牺牲了环境保护。环保生态在发达的国家吃够了苦头,1950年英国太晤士河就是一条臭水沟,他们不能这样搞,终于出现环保意识,定定环保的法规,严格执行环保政策,美国、英国、法国,第一波被环境污染吃过苦头的国家,终于把环境建立好了,使得一批环境污染的产业走投无路,这批环境污染的产业走投无路的时候发现一句话,天无绝人之路,于是就来到了台湾,搞经济头一个就是招商引资,要招商引资没有什么条件,只要把钱带进来就欢迎,要土地给土地,要免税就免税,因此这些产业蜂拥到台湾,仅仅20年到30年,台湾的青山绿水就变成满目仓夷。但是他们又走投无路,1979年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欢迎大家来,于是他们就高高兴兴来到中国来,不到30年整个过程一模一样。中国产品如果没有把反映出来的成本反映出去的话,中国的竞争力也不会这么大。如果说环境的保护是我们对下一代的透支的话,那么接下来我还告诉各位,我们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来源是对同一代的剥削,像农民和劳工,我们很多农民和劳工的收益给忽略了,当社会把这些给规避了以后请问它的出口竞争力如何在全世界不所向披靡。

  如果说向下一代透支,向同一代透支,还有向上一代透支,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文物、景观,这又是一种社会成本。我以前在中学念物理学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很著名的定律叫做物质不变定律,我现在学经济学,有一个另外类似的定律,成本不变定律,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刚才我所提到三种现在躲避的成本永远可以躲避下去,它一定会在一个时候用一个方式,甚至于变本加厉的方式出现。在社会成本之外,中国出口竞争力还有一个很大的来源就是历史的机缘。我不久前到了浦东去一趟,好久没有去浦东,看到浦东现代化的建设,忽然间想到1992年,当时我在台湾运输港率领我们团第一次到上海的时候,曾经到过浦东,去拜访浦东开发办公室,3层楼的老房子进去做了简报以后出来,我们的同事,我们的记者朋友都很兴奋说不论你往东,不论往西,不论往南,不论往北看都是视野辽阔,可是这一次到浦东去,情况不一样,突然间我坐在出租车里面想到香港一位老前辈不久前跟我吃饭的时候讲的一句话,他说石先生,你有没有听到过浦东有一个叫做通用汽车公司,好象有,他说这是浦东的传奇。当时我听了没有感觉,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分,但是我到浦东这一句话突然想到这一句话,什么叫做浦东传奇,什么叫做中国传奇,除了邓小平改革之外还要加上另外一个东西毛泽东革命。没有想到中国30年以前以什么姿态进入全球化?土地成本零成本的姿态进入。这种历史的机缘,我把它叫做机缘的红利,一旦用完了,这一天任何人想要土地,哪怕是浦东市政府拍卖一样也是市价。当我们知道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靠出口,而今天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很自豪,什么产品国际市场占比50%,50%有什么了不起?75%、80%。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中国继续靠出口带动中国的经济,100%就快到了,也就是说中国未来发展的空间相对过去20、30年的空间,相对在减少。于是我们看中国的现象,中国也有好的,但是有社会成本的规避终究会来临,机缘的因素要归零,国际市场空间的压缩迟早要碰到。在座的各位在你有生之年有几年的时间,是继续看到往上走还是往下走,还是超越过去的趋势往上飙升,就看接下来怎么办。

  第一我们必须冷静理性了解有一些因素我们要调整,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就让我们中国出口竞争力往下调,我相信这就是为什么“十一五”规划有这样一个想法,也许他们的官员不像我讲的这么具体,但是隐隐约约有这样一个感觉。往下调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是社会成本的规避迟早要补回去,要补起来出口竞争力就下降;第二像上海浦东那样机缘在全国各地都有,这个机缘所产生的利益红利归零;第三国际市场的空间它还会成长,但是它比不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增长,所以相对于面对国际出口的条件跟过去相比相对于困难。如果我们认真理解它了解它,另外一方面就要开发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有下面四个重点去开发。第一继续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经济发展无效就是最有效的利用,中国的资源,利用全球的资源基本上是相对固定有限的,但是能不能把资源用得最有效,尽管我们使用石油是仅次于美国、日本,可是我们能不能有效利用。同时不要忘记一部分是市场经济能够处理的,还有一部分是政府机制能够处理的,政府银联绝对是下一部分重要的问题。第二各位都知道今天是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最宝贵的是两个土地和工具,工业时代最宝贵是资本和技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最宝贵的是什么?中国的劳力素质。13亿人口有多少老矿、优矿,在国家建设优先顺序上把教育摆在一个优先的位置上,不仅要教育普及,同时还要特殊去开一些教育地就像新加坡到印度、到美国去,说能不能找到你们国家最优秀的小孩子让他们移民,然后什么都是我们安排,新加坡能够做到,而我们都暴殄天物了。第三条美国为什么变成全世界超强,因为他吸纳天下两个元气,一个是资本,还有一个就是人才。中国现在也有这个条件,在中国历史只有一个朝代吸纳人才的气势勉勉强强就是唐朝,唐朝为什么强?就是这方面。中国一方面怎么培养自己的人才,二方面吸纳外面的人才。最后一条是到了必须要认真开发庞大内需市场的时候。外需市场即便没有穷也是越来越吃力,面对的挑战和阻力越来越大。中国为什么不认真去开发,你说我们已经开发,我们已经强调扩大内需好几年,问题是效率,要把症结找出来,针对这个问题深入下去。如果把后面四个部分调动起来,即便有前面我刚才讲的有三个往下调整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到21世纪中国仍然是前景无限的,而且如果能够把制度革新政府职能那一块作为枢纽把它真正好好做起来,那么允许我乐观给大家预测,做到我后面讲的那几点,未来我们看到中国不但可以再造汉唐,甚至会超越汉唐。

  谢谢大家!

  主持人:石先生讲得这么精彩,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欢迎石先生以后有机会再给我们做更精彩的演讲。我们下面是主题论坛,昨天海尔张瑞敏先生给大家讲了人单合一的经营模式,很多企业家都反映很想好好跟张瑞敏先生探讨一下,其实中国式管理也是大家这几年关注的热点,我们中国的企业是不是应该选择中国式管理的道路,我们下面一个主题论坛就是请几位嘉宾一起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把话筒交给特邀嘉宾主持北京圣吉系也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林正大先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