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2005年世界贸易报告解读研讨会 > 正文
 

标准化与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的焦点实录(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 14:54 新浪财经

  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于2005年9月5日在北京联合主办“标准化与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的焦点2005年《世界贸易报告》解读研讨会”。 以下为会议实录:

  时 间:2005年9月5日(下午)

  地 点:华侨大厦二层宴会厅

  主 题:标准化与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的焦点

  李海清:我们下午的会议现在开始,标准化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与我们加工、包装、运输、贸易息息相关,今天下午我们要求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专家、代表阐述标准与国际贸易、标准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下午将这些问题进行讨论,首先请安佰生博士进行发言,大家欢迎。

  安佰生:谢谢李司长,谢谢在座的专家、领导,还有企业界的代表。给我出的题目是WTO标准化相关工作,我看到这个题目我觉得这个题目很难讲,因为在WTO相关工作太多了,TBT、SPS的例会,还有双边的纠纷都是在WTO框架下进行的,比如中美商贸联合会,都是与WTO相关的。另外大家还知道,在服务贸易理事会里,也开始服务贸易标准的谈判。WTO标准化相关工作是相当多的。我这儿主要就是汇报一下WTO标准化的知识产权问题的进展情况。

  首先跟大家汇报一下提案的背景。标准化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标准问题,标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应该说它的是与各个行业都有联系,比如环境、通讯产业,无论从贸易量上还是ITC对各个国家的战争意义的角度,从目前多双边的一些纠纷的角度都日益显示出标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对ICT产业、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重大影响,这是我们提出这个提案的一个重要背景。

  再一个可能跟WTO工作不直接相关,但是紧密联系,标准中知识产权问题,也是目前国内管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像欧盟软件指令,现在处在一个激烈的争论之中,像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不是主管国际贸易的,但是从国内竞争、国内产业发展角度也对这个非常关注,在2002年就开始举行听证。另外,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标准委也在酝酿政策,标准化在国内管理、国内管制的层面意义是比较大的。

  我们这个提案工作的大体进展是什么样的?首先从2002年,从贸易的纠纷当中,商务部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部长就有批示,我们根据部领导的批示开始做一些研究,也做了一些报告,这些报告直接上报到中办和国办。从2000年到2004年底我们一直在关注研究这个问题。到2004年底我们开始正式启动内部程序,WTO谈判的内部程序,主要跟各部门进行沟通,我们当时会签了国内主要,包括质检总局,科技部、信产部,会签完了之后,报批部领导同意和WTO代表团同意之后正式提交WTO。我们是在2005年3月在WTOTBT例会上,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2005年5月份根据审议安排,我们正式提交官方文件。2006年在例会上从成员进行一些讨论,这个讨论主要是就一些澄清的问题进行工作,因为这个文件是政府文件,写得比较干,很多内容还是需要进行澄清。11月份,可能我们就会进入比较实质性的交流。

  提案的文本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可以在世贸司网站下载。提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为什么提出标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提出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大家都清楚TBT协定要求采用国际标准,采用国际标准过程中会涉及到无法绕开的基础知识产权。

  第二个,主要介绍现有解决方案,IEC、ITO还有其他区域和国家标准化组织,比如欧盟标准化组织,美国IEC他们现行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大体上差不多,都是遵循公平、合理、无期式的原则。这个原则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第一,标准中信息披露没有约束性。有些不披露,有些披露,不披露到底怎么办,谁来承担披露这些信息的责任,这些都是没有固定的说法,有些人说应该专利有人披露,有人说专利工作组应该寻找专利的信息,这些都没有明确的说法。

  此外,有些人不披露,比如有的公司不披露戴尔公司的一个标准,事后才说我有专利,我收专利费。美国通过司法判决来个案处理,没有作为共通性的解决方案。

  另外一个,合理、无期式,到底怎么算合理?怎么算无期式?这个大家没有统一,也就没法解决。比如现在2005年在网上刚刚出现的,美国博卡公司起诉高通公司,你违反了合理承诺。高通公司会说我是承认了合理,到底收多少钱才是合理,没有一个界定。这是最根本的缺陷,你是遵守合理的原则,但是合理的原则是什么东西,没有解释。

  另外,救济措施不健全,主要是因为职能所限制,像TBT没有约束力,不像WTO有约束力。咱们中国制定的可能有一些实际作用,可能跟质监总局发文,有一些实际作用。有一个办法就是撤销,在现有合理的框架下,救济措施需要解决。

  对知识产权标准进行讨论的时候,要关注发展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个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是有劣势的,不管从财政上还是技术上,不能有效参考国际标准,这本身就使它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在获得采用标准过程中必要的知识产权,它也有技术上和财力上的局限,这两个方面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这个提案主要内容就是这些。大家能看到这个提案基本上就是说,他说的一些面上的东西在谈判过程中,在讨论过程中,成员要把每个细节问题都要弄清楚,所以提出很多澄清问题,当时各个成员提了很多问题,我们大体上归纳了一下,主要有这么几个问题,实际上也是把提案官方文本提得更透。

  第一个,知识产权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我们理解,标准化是各方协商一致的产物,代表大家利益,是公共利益的载体。而知识产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私有财产,这样的话,标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它的本质就是协调标准化对知识产权的需求,对知识产权依法进行保护,鼓励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便制定效率最大化的目标。在这里面我们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知识产权应该给予充分合理保护,这是现有法律规定的,这是我们认可的,而且我们也毫不置疑的,首先给予知识产权合理的保护,同时在公共载体标准化,对知识产权特别核心知识产权的需求,我们要协调二者的关系,以便实现最大的社会福利、社会效益,这是一个本质所在。

  另外对于WTO成员来说,在WTO内部讨论,他们比较关心谈判的程序。我们是在TBT例会上审议里提出的,我们提出的理由,主要目标是提出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以便更好来便利成员采用国际标准,真正实施TBT协定,所以应该在TBT委员会下讨论。但有些成员指出,这个问题跟成员密切相关,应该TRIPs委员会下讨论。我们是两个都可以讨论,如果有需要可以在TRIPs委员会下讨论。

  WTO提出任何一个问题,肯定背后有一个产业的关注,你到底关注国内哪个产业,可能有些人会说,是不是TBT受到影响才提出这个提案怎么样、怎么样。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看法是,首先标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它是全国性的问题。在WTO里的确中国首先提出来,但这个问题并不等于说仅仅只有中国关注,美国也在关注这个问题,它的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在讨论这个问题,欧盟也很关注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全球化,才需要全球的统一标准。这个问题是共通性的问题,而不是中国政府提出来,就只是为了保护中国的某些产业,不是这样。

  第二,标准中的知识产权如果存在冲突,它的冲突是体现在标准和知识产权所有人和使用者之间的冲突,这既包括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的冲突,也包括发达国家中间内部的冲突,因为它也有所有者和使用者,界限不是很清晰的,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发展中国家更多是标准和知识产权的使用者要交费,而发达国家更多是所有者和收费,更多还是有一定的界限。所以我们觉得在产业关注的问题上,产权没有必要一定要搞清楚中国到底是关心哪一个产业,不像某个食品法规,它出台就为了保护自己,中国提出这个提案,肯定有产业关注,但这个产业关注不是狭隘的,这个产业关注不仅仅是中国有,而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

  现在就是说,6月份会开完之后,我们基本上把这个提案面的事打磨掉,下一步会开展比较实质性的工作,这个在座的都很清楚,题目很新、也很难,所以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做工作,我们要和国内专家、国外人员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以完全开放的姿态跟所有成员,发达国家的成员、发展中国家的成员,所有企业,中国企业、外国企业,所有人进行交流。目前我们是在官方上跟各个国家驻华使馆进行交流,TBT双方场合就这个事跟各个国家参加TBT代表团进行交流,我们还在今年5月份在友谊宾馆举行一个研讨会,就是政府和企业代表,包括中国和外国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还跟美国信息产业机构,他们要求世贸司介绍这个情况,我们也很高兴地做了这个介绍。9月8号,APEC知识研讨在厦门要介绍这个提案。

  另外,我们也接受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邀请,他邀请人民大学和标准委、商务部跟他们一起探讨标准化和知识产权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一般的学术研讨,它是在斯坦福大学,但参加的人员、国务议员、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部长、司法部的官员,还有总统办公室的人员,相当于司长、副司长,也有企业代表参加,我们都很积极参加这些会,向他们介绍我们提案的情况。

  另外,我们现在还密切跟相关成员商讨关于下一步的合作计划。另外我们积极寻求这个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希望从基础理论和现实性解决方案,两个方面入手,更多请专家从基础理论上多做研究,这个问题也比较新颖。另外我们想请有实际经验的企业代表,像跨国公司、中国公司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比如我们跟跨国公司讨论的时候,他们就说,我们不想承担信息披露的责任,负担太重。我们就跟他仔细讨论,你到底应该承担多大的信息披露的责任,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事情。在探讨的过程当中,我们觉得有几个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披露上要做深入研究。

  一个是关于标准化公共利益和知识产权的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协调。我们这个提案需要对这个理论有进一步澄清和加深。

  另外,在一些经济学的分析上,原来知识产权保护的模型分析很少考虑标准化。现在在兼容性理论上,产生了一个网络效应,使原来分析模型产生颠覆性的变化。就应该重新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我们相应制定政策。

  再一个也是技术上的难题,作为非物质产品知识产权的定价,这个问题也是学术上目前尚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学术上不好解决,我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也就不好解决,到底多少钱,不好说。目前现有方案有免费许可,这个免费许可是企业自主的免费许可。还有开原,开放原代码,还有社会上的一些呼应。这些概念我们能不能作为政策,这很难说,因为免费许可不能要求企业全都自主免费许可,这要取决于他的自主行为。这里就反映出对知识产权认识上、理念上的变化,这些东西有哪些因素,可以为政策吸收,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现在在司法判决当中开始使用叫EFD原则(核心实施原则),这个在司法判决当中,没有哪个判决公开说,我援引EFD原则。律师的分析就是说,尽管没有公开说,但事实上援引了这个原则,这个原则存在有一百多年历史,但还是一个新的动向。这个问题能不能被我们政策所用,这都是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急切需要学术界、产业界、政府各个部门提供你们的想法,以便使我们谈判顺利进行下去。

  这个工作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挑战就在于技术难度很大。机遇就是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大问题,我们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财力。我们希望能够同中外企业、学术和政府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把这个工作做好。我们下面有联系方式,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跟世贸司联系,谢谢大家。

  李海清:刚才安佰生博士就知识产权提案的背景、内容以及各个成员之间问题,以及今后工作的部署做了介绍,大家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根据TBT第15条规定,TBT委员会每三年对协定进行一次审议,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对协定第三次审议,在协定审议方面主要两个成员提供了提案,一个是中国,一个是欧盟,一共提了四个提案。通过这个介绍,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方面的关注。

  第二个发言的是国家认监委科技与标准管理部副主任许增德先生,贯彻标准的工具,国际贸易的桥梁。

  许增德: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发言的题目是认证认可是贯彻标准的工具、国际贸易的桥梁。我这个发言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给大家介绍一下认证认可对经济贸易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二部分介绍认证与标准的关系,第三部分是介绍一下国家认监委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与现状。第四部分谈一点认证将来的工作。

  合格评定程序是WTO/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中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合格评定是按照规定程序,证明评定对象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的技术要求的活动。认证认可活动的主题是独立公开的第三方机构,而合格评定还包括由第一方、第二方等开展的各种检验、检查、鉴定、监视、等评价活动。随着贸易的广泛化和多样化、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以及贸易便利化趋势的要求,认证认可由于具有独立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的特征,在全球得到了广泛普及,尤其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机构、消费者和采购方往往采用认证认可结果,认证认可成为了合格评定的一种主要形式,构成了合格评定的主要内容。

  认证认可与标准关系密切。标准是认证认可的基础,认证认可是标准贯彻实施的最有效工具之一,二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技术基础设施,成为了贸易的桥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

  一、认证认可对经济、贸易合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

  认证是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在工业化国家率先开展起来的一种评价活动。20世纪60年代以后,认证工作在国际上迅猛发展,各国政府为确保产品安全,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市场,保护环境,促进贸易,实施了以标准和技术规范为依据的认证制度,建立了规范本国认证机构和从业人员行为的认可制度,国际上也建立起了相应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互认制度。

  我国的认证认可制度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从初期的产品认证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认证认可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目前,已经涵盖了产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食品企业卫生注册、认证机构认可、实验室认可和认证人员注册等众多领域。国家认证认可的管理及实施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认证认可制度的全面推行,认证认可在管理、质量、环境、健康安全建设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

  (一)认证认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市场行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公众利益、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手段

  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强化宏观管理,管好市场和质量。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在推动各种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贯彻,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质量管理等方面,具有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推行认证制度,可以促使企业按照技术法规之标准实施管理或组织生产,规范自身行为,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改善环境质量,强化健康安全,建立信誉、增强竞争力。对社会而言,通过认证认可制度的推行,产品质量满足需要、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健康安全得到保证、人们的质量意识得到加强、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增强,就会促使全社会自觉地保护环境,使管理制度先进、产品质量有保证的企业和产品得到社会和消费者的认同,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对国家而言,认证认可是诚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认证认可提供的产品安全信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自由流通和市场调控不可或缺的信息。通过认证认可制度的推行,能够切实起到规范市场行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公众利益,促进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对外贸易,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安全的作用。国家、企业、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构成推动认证认可工作的社会基础,加强认证认可工作,成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认证认可是我国入世后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

  我国作为WTO的正式成员,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履行入世诺言,实现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在WTO的原则下,经过多年的发展,以认证认可为重要内容的全球性合格评定,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普遍使用且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项国际规则。我国的认证认可制度,从引入开始就采用了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标准,以后始终保持了与国际的同步发展。入世以后,作为全球性合格评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制度,将成为联系我国与国际的桥梁和纽带。通过率先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将有效减少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对国际贸易构成的不必要障碍,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一次辐射和影响、带动其他工作与国际接轨。

  (三)认证认可是促进国际贸易的桥梁

  以产品认证为例。产品认证对产品提供正确、可靠的质量信息,指导消费者选购满意的商品。每种经过认证的商品都带有特定的认证标志,它表明这种商品是已经过第三方公正机构评价,其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特别是有安全要求的商品,更必须符合规定的安全标准,使消费者可以放心地购买经过认证的商品。同时,认证为销售方提高信誉并带来更多的效益。通过对经过认证的产品颁发认证标志可以把已认证产品和未经认证的产品加以区分,带有认证标志的已认证产品在市场上将会受到消费者的信任与欢迎,从而为销售方提高信誉并带来更多的效益。对于出口商品而言,还将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随着商品、服务跨国界流通,认证认可工作可以显著地减少社会重复检查费用。一个比较完善的认证制度,可以满足各方面顾客的期望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顾客只需要利用认证机构提供的各种质量信息,就没有必要再实施重复性的检验,缩短了商品投放市场的周期,节省了检测认证费用。据国外有关资料统计,实行产品认证制度后,约可减少80%的顾客重复检查工作量。

  可以看出,认证认可为贸易双方提供了良好的交易平台,降低了贸易成本,方便了贸易。

  二、认证与标准同呼吸共命运

  WTO/TBT中赋予了标准自愿性的属性,自愿性标准之所以被遵守和执行,原因之一是由于标准本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另一原因就是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社会再创造标准的同时也创造了认证。1903年英国的风筝的出现,标志着认证的诞生,百年来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几乎所有国家都把认证作为推动标准实施的最佳方式而苦心经营。ISO9000、ISO14000以及许多认证制度都发源于英国标准学会就是很好的例证。

  通过认证,促进了标准的应用;通过加贴在商品或其包装袋上的标志及相关说明,向全社会广泛的传播了标准化知识,认证成为普及标准化知识的大课堂。在市场经济完善的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不认识本国标准符号的是少数人,很多程度上是认证的作用。市场的作用无孔不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行政手段更为有效,认证的作用便是市场作用一种具体形式。

  认证认可又离不开标准。我国的认证认可工作已有20多年的历程,但与国际认证发展水平和速度相比,还存在差距。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是缺少认证用标准。认证的依据是标准,但也不是随便什么标准都能拿来作为认证的依据。因此及要开展认证,必须有适合于具体认证目的的产品标准,这是认证的首要条件。为此,1994年国际标准化机构ISO/IEC还专门发布了“导则7”,以指导日正用标准的制定和选择。

  认证活动也是验证标准效果的重要手段,在认证过程中发现标准的不完善、不适应之处,及时对标准进行修订改进,形成闭环,有利于标准的科学、完善,也有利与认证有效性的提高。

  三、中国的认证认可事业正在快速发展

  (一)中国的认证认可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01年入世前夕,国务院决定,把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合并,组建国家质检总局,同时成立两个委员会:一个是标准委,一个认监委。认监委的成立,是中国在入世形势下,为了适应世贸组织的规则,自主对国家政府机构进行调整的结果。

  国家认监委成立以来,我国的认证认可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和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四项大的工作:一是根据国务院的要求,整合了机构,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二是基本建立起了既符合国际规则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认证认可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把中国的认证认可事业融入到了国际的大制度中,中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已经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三是在国家认监委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下,各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部际协调机制由认监委牵头,到目前为止,已有25个部委和国家局有关方面成立了成员单位。为了开展好认证认可工作,认监委或专门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采取这种共同实施的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四是我国在认证认可领域的第一部法规性文件——《认证认可条例》已经颁布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使中国的认证认可事业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使我们的工作从此走上了有法可依、依法行政的道路。

  四年来,中国的认证认可事业进入了空前的发展时期。不论在管理体系认证方面、在产品认证方面、在从事认证的人员管理方面、还是在从事检测、认证的机构资格认可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截止到2005年5月,全国有169个认证机构、800多家咨询机构、100多家培训机构、八万多名从事认证工作的注册人员,2000余家实验室获得认可,认可各类认证机构103家,共半部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证书137014张,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认证证书10278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证书4638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认证证书3400张,强制性产品认证156000张,获证企业34000家,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10000余张。

  (二)积极参与国际互任为国际贸易便利化搭建桥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商品、服务跨国界自由流动成为发展趋势。认证认可的国际互认成为了国际贸易的客观需求,“一证在手,走遍世界”,即一个标准、一次检验、一次检查、一次认证、一个标志就能使商品得到全世界的用户和消费者的信任,避免重复检测、重复认证,降低贸易成本,使国际贸易便利化。

  为实现国际互认,我国在认证认可制度的建立及实施中做了如下工作:

  1,我国认证认可制度的建立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标准化组织的合格评定标准、到导则建立。如我国的产品认证制度按照ISO导则67、28等建立。

  2,我国认证认可的运行模式运用国际通行的做法。政府只负责制定政策和进行监督管理,不直接参与评价环节的工作,认可认证机构都要保持其独立性、公正性、公平性,认可机构还要突出其权威性,机构运行的要求按照国际标准或导则进行,认可机构按ISO/IEC标准17011、产品认证机构按ISO导则65、检测机构按照ISO/IEC17025运行。

  3积极推进双边认证认可结果互认,目前已经与亚洲、欧洲、美国、大洋洲、非洲的42个国家、60个机构签署双边互认协议63个。

  4,我国还参加了多个多边互认组织。参加了制定认证认可/合格评定活动国际规则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认可论坛、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和国际审核员培训与注册协会,以及亚太经合组织、太平洋四认可合作组织,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加入了IEC国际电工产品检测与认证体系、国际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体系、和防爆电器安全认证体系等产品检测与认证的国际体系,以及国际认证联盟等管理体系认证的国际组织。

  积极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是为了我国认证认可制度与国际接轨,为了我国认证认可制度国际权威的树立和国际承认度的提高,更是为了使认证认可在我国经贸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积极以参与国际互认,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认证认可的实践成果,扩大了我国在国际认证认可界的影响力,打通了我国与国际贸易交流的通道。

  (三)

  国际互认的基础是相互信任,信任的基础是各方有共同的运行准则,即规范认证认可活动的标准、导则,为此2002年国家标准委批准成立了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专门制定认证认可标准的国际组织ISO/CASCO相对应,负责跟踪、转化国际标准,制定认证认可国家标准。目前已经组织完成了认证认可标准体系的建立,已完成制定6项国家标准,还有10项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与ISO/CASCO的29项标准尚存在较大的距离。目前认证认可标准的制定、均是转化、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我国认证认可标准化的目标是通过积极跟踪、实质性参与,最终实现引导国际标准的制定,为我国对外贸易占据有利位置奠定基础。

  三、认证认可工作任重道远

  认证认可工作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技术基础设施之一,是便利贸易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刚刚运行4年的新的认证认可体系下,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1,提高认证有效性和公信力,使认证真正成为消费指南、采购依据、管理的基础。

  2,认证认可制度建设更加紧密与国家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相结合,解决“两张皮”问题;

  3,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特色认证认可制度发展战略,在与国际接轨和中国国情间建立适当的结合点;

  4,认证认可与标准应建立更加密切的互动、闭环运行机制,避免散兵作业等。

  国家认监委正统筹规划,逐步完善我国认证认可制度建设,使认证认可工作更好地为贸易服务,为经济和社会建设服务。

  李海清:刚才国家认监委许增德副主任阐述认证认可对经济贸易合社会发展的作用,分析认证认可与标准之间的重要关系,介绍了国家认监委的工作,并介绍国家认监委在下一步工作中将要解决四个问题,对他的发言再一次表示感谢。

  每个成员为保护国家的安全,保护人类和植物的健康,包括技术协调等等,制定相关的技术法规、程序,食品安全和动植物的卫生措施,这些措施不能对国际贸易的障碍,以及变相的限制。制定国际标准,或者没有国际标准作为依据的话,通过WTO向各个成员国通报,以制定相关的规定。下面请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主任黄冠胜向大家介绍中国的TBT、SPS通报咨询、评议情况,大家欢迎。

  黄冠胜: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给大家报告题目是从WTO各成员TBT和SPS通报咨询和评议情况。第一个贸易措施与贸易壁垒。第二,WTO关于技术措施的规定。第三,中国TBT、SPS对外通报的情况。第四,WTO各成员TBT和SPS通报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产品对人们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产生了环保、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各国政府为了保证本国人民的安全,提出的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由于各国发展不一致,于是在国家间形成了技术壁垒。

  另一方面,随着GATT和WTO多边贸易谈判不断深入,各国关税水平不断下降,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的实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约束。各国政府对进口调控的手段受到了限制,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需要采取新的手段限制进口,而规定产品技术特性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由于其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复杂性、手段上的隐蔽性、内涵上的歧视性和发展上的动态性而成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频遭这种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出口受阻,而且损失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常发展,甚至影响到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二、WTO关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规定

  WTO为了实现其促进国际贸易的宗旨,对各成员制定技术性贸易措施规定了一系列原则。WTO将技术性贸易措施分为两类,关于动物健康、植物保护和食品安全的措施被定义为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由WTO/SPS协定管辖;其他领域的措施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分为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几类,由WTO/TBT协定管辖。

  根据TBT和SPS协定的规定,各成员制定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必须用于保护人身健康、保护动植物鉴赏、保护环境、保证国家安全、防止欺诈等合法目标,必须以科学依据为基础,必须符合非歧视原则,不得对国际贸易构成不必要的限制,措施的制定必须遵循透明度的原则等。

  为了保证一个公开、透明、可预见的贸易环境,TBT和SPS协定都规定各成员制定技术性贸易措施时要通过WTO秘书处向其他成员进行通报,并给予其他成员至少60天的时间以对其提出评议意见为了履行透明度义务,各成员应建立通报机构和咨询点,中国的通报机构设在商务部,咨询点设在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

  三,中国TBT和SPS对外通报情况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从2002年开始正式向WTO进行TBT和SPS通报。截止到2005年8月,共向WTO发出TBT通报139份,SPS通报87份。SPS通报是根据入世承诺,在入世后一个月,也就是2000年底12月份,我们向WTO通报SPS,通报现行SPS措施140项。

  这些通报既有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措施,也有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认监、国家标准委等其他部门发布的措施;既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也有强制性国家标准。SPS通报涵盖了SPS协定规定的动物检疫、植物检疫和食品安全三大领域;TBT通报涵盖了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计量器具、特种设备、医疗设备、玩具等多个领域。

  四、WTO各成员的TBT和SPS通报情况

  中国加入WTO后,我咨询点一直跟踪、研究并组织评议其他成员的TBT和SPS通报。还从2002年起承担了对各成SPS通报进行汇总分析的工作,并将结果向WTO秘书处提交,得到秘书处和各成员的一致赞赏。

  我咨询点汇总的TBT和SPS通报情况如下:

  1、TBT通报

  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至2005年8月31日止,WTO共散发关于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的TBT通报6691份。这个图是WTO各成员TBT通报数量。

  从发出通报的成员构成来看:在WTO的148个成员中,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成员35个,发出过至少一个TBT通报的成员有29个,占82.9%;来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成员81个,发出过TBT通报的成员有51个,占63%;而来自最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32个成员中,只有4个成员提交过TBT通报,占12.5%。

  2、SPS通报

  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至2005年8月31日止,WTO共散发SPS通报5585份,这是一个通报数量的图。

  从发出通报的成员构成来看:在WTO的148个成员中,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成员26个,发出过至少一个SPS通报的成员有21个,占80.8%;来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成员91个,发出过SPS通报的成员有60个,占65.9%;而来自最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31个成员中,只有6个成员提交过SPS通报,占19.4%。

  五,、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发展趋势

  由于根据TBT和SPS协定的规定,各成员在制定或修订对国际贸易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性措施时,应向其他成员方进行通报,因此,对TBT和SPS通报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各成员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动态变化趋势。

  从通报来看,近年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呈现以下特点:

  1、技术性贸易措施数量逐年递增

  统计表明,2002年至2004年,各成员因制定技术性贸易措施而向WTO发出的TBT和SPS通报总数分别为2002年是1245件、2003年是1650件、2004年1560件,比WTO成立之初有了大幅度提高。从通报成员来看,通报数量名列前茅的成员多为发达国家,也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例如美国、加拿大、欧盟、新西兰、日本在这三年中共通报SPS措施数量为664件、213件、197件、175件、155件,分列前五位;韩国和澳大利亚通报数量也较多,分别为133件和80件。

  2、技术性贸易措施越来越关注健康和环保问题

  从各成员制定法规的目的可以看出,保护人类安全和健康、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维护国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对SPS通报的分析表明,2002年至2004年所有成员制定的法规涉及到食品安全的居第一位,为1097件;其次为动物建行和植物保护,分别为408件和406件。从通报涉及的热点问题来看,农兽药残留是SPS通报“永恒”的热点三年的通报量分别为127件、234件、208件;而在疯牛病、禽流感等疫病问题由于爆发的突然性,导致相关通报在不同年份数量差异较大,以禽流感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相关通报在当年陡增到66件;随着ISPM15号标准的实施,关于木质包装的通报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02—2004年分别为4件、5件、10件;而前些年的热点如转基因问题,这三年通报数量基本稳定在10件左右。

  WTO各成员发出的大多数TBT通报都涉及健康和环保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对这些问题更加关注。例如:2003年2月13日,欧盟公布了《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鼓励电子电器设备供应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回收、再生和循环利用报废电子电器设备,以减少普通市政垃圾的处理量。《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的目的是协调成员国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铅、镉、汞、六价格、溴联苯醚和多溴联苯等有害物质的措施。

  3、技术性贸易措施呈现“体系化”的趋势

  发达国家和地区由针对单一产品采取单一措施设置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到针对大类产品采取体系化的综合措施,这种做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更为巨大、深刻。

  2003年5月8日,欧盟公布了新化学品法规草案。REACH法规将世界上的化学品分为两类,一类是1981年以前上市的化学品,被称为现有化学品,总个约有70000种;另一类是1981年以后上市的化学品,被称为新化学品,有3万种,是REACH法规要求逐一进行注册、评估、授权或限制的化学品。REACH法规与以往的法规修订、增补不同,是一套全新的体制,将在世界范围内对以化学工业为起点、延伸到各个工业部门的产业界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并对全世界的货物贸易秩序带来巨大的冲击。欧盟企业总司司长Jean—Paul Mingasson先生也承认,“新化学品管理体制可能导致贸易壁垒产生和贸易水平全面下降”。

  日本拟于2006年5月底实施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农业化学品重新制定新的残留显亮标准。法规生效后,日本将禁止销售含有未制定显亮标准的农业化学品或农业化学品含量超标的食品。“肯定列表”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农兽药残留管理体制,且新标准涵盖面广,指标要求严格,其实施将直接影响我国几乎全部农产品、食品的对日出口。

  4、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扩散效应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也由于TBT和SPS通报制度的建立,各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相互借鉴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发达国家)制定的措施往往会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连锁反应,欧盟的“能效标识”指令、打活机CR法规、对转基因产品的规定以及美国关于疯牛病的措施被其他国家纷纷效仿,使得存在这些问题的国家的相关产品更加难以打开国际市场。

  针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这些特点和趋势,我国的政府和企业应该携起手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水平,跨越国外的措施;同时,对于一些国家带有歧视写的贸易措施,我们应该充分利用WTO这一多边贸易体制,展开双边谈判和多边磋商,直至启动争端解决程序来打破措施,推动我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我的报告完了,谢谢!

  李海清:刚才黄冠胜先生介绍了中国的TBT、SPS通咨询、评议的有关情况。上午李忠海先生也介绍了,我们从加入WTO到现在有四年时间,通报数量有三千个。我们有必要进行交涉,使对贸易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国家各个部门对这个工作非常重视,吴仪副总理也指出怎样打破国外壁垒。像刚才黄主任介绍的,WTO这么多成员制定这么一个措施,这是我们享受权利的时候,我们也准备积极创造条件,享受好我们的权利,我们建立了TBT咨询通报网站,网站上也刊登了有关的措施,在往上也及时进行评议,我们在这块做的还不够,希望通过黄主任的介绍,各个部门、中介组织、企业能够重视这个工作。WTO前身是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是1947年成立,1995年1月1日中止。关贸总协定是谈关税的,就是技术方面的要求对贸易的影响。东京汇合开始了技术壁垒协定的谈判。在乌拉圭谈判的时候,又形成新的技术壁垒协定和SPS协定。随着关税等传统措施对贸易的限制,技术措施对贸易的影响会逐步显现。大家从这个报告可以看得出来,下面欢迎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施用海会长对标准化与新贸易壁垒进行演讲,大家欢迎。

  施用海:谢谢主席先生给我一个发言机会。

  今天在大家研讨标准化与国际贸易问题的时候,我想说说标准化也有可能成为新贸易壁垒的一些想法。

  我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标准的问题,第二,什么是新贸易壁垒。第三,是讲讲标准化与新贸易壁垒。

  第一,关于标准化。标准已经有定义了,WTO/TBT协议里都对此做出了定义。标准是通过协议,协商一致建立的,并经权威机构批准的文件。该文件规定了活动或活动结果的规则、准则或特性,其目的是在规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我认为标准化是在一个特定范围内,比如一个区域,比如欧盟,或者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甚至在更大全球范围里,一定的范围里,规定的时间里,在这个范围里和这个时间里面根据标准进行生产贸易或者物流活动的这么一个过程。标准跟标准不同,它是实现标准的一个过程。

  国际贸易标准化问题,在国际贸易活动当中的一个过程。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的标准化向两个方面发展,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发展,就是横向,标准化所涉及的范围、领域越来越广泛。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它不仅仅涉及最终产品,还包括产品的生产过程、管理过程,甚至产品废弃后的处理,即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

  第二,不仅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也包括无形服务贸易。

  第三,不仅涉及产品,还包括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从横向来看,所波及的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广。

  从纵向来看,有一个发展,同一类产品的标准项目在细化,同一项指标指定的标准要求越来越苛刻。

  标准化的发展从纵向来看也好,从横向来看也好,越来越复杂,这是一个趋势,在国际贸易当中标准化发展是一个趋势。然而标准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国际贸易带来正面影响:贸易双方在一种统一的游戏规则下进行,使交易变得顺利,从而提高效率;有利于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有利于环境保护,使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标准化也可能对国际贸易带来负面影响:由于标准化自身存在的问题或实施不当,标准化有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障碍,成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

  之所以说标准化有可能成为新贸易壁垒,新贸易壁垒与传统贸易壁垒有四个方面不一样。

  第一,内容方面。新壁垒通过技术壁垒,比如为了安全这些方面制定一些法规,比如有美国UL认证标准,比如IEC底下有各种各样的标准,这都是技术性壁垒。还有环境贸易壁垒跟环境有关系的,大家也提到过,还有REACH,这是关于环境方面的。还有新的化学品规定,这也是从环境角度提出来的。还有社会性贸易壁垒,社会性贸易壁垒大家能够普遍接触到,比如S8000标准,对社会责任标准,一个企业你在生产过程当中要对社会尽到什么责任,对老公要做一些什么。还有动物福利的标准,在国际贸易当中,对动物不能任意宰割,对动物福利有五大原则,这是社会方面的。从贸易壁垒内容来讲,新贸易壁垒和传统贸易壁垒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传统贸易壁垒运用的手段和新贸易壁垒运用的手段不一样。传统贸易壁垒通过提高关税,制定许可。而新贸易壁垒通过制定标准,制定法规,制定合格评定程序,通过这个来制定贸易壁垒的。它跟过去传统的做法不一样。

  第三个,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传统贸易壁垒追求很明显是强调商业利益,我为了保护我这个产业。比如美国现在保护纺织品,我要提高关税,限制进口,把数量控制起来。新贸易壁垒追求的目标要好听得多,它是为了社会利益,为了保护人类的利益,包括动植物的利益,为了保护环境。追求目标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

  第四个,在发展趋势上也是不一样的。传统贸易壁垒像关税逐步走向衰弱,而新贸易壁垒方兴未艾,值得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失窃。

  第三个,我要讲的是为什么说标准化有可能成为新贸易壁垒。一个理由是发达国家是主导了国际贸易标准化的游戏规则。虽说国际标准主要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电信联盟来制定和管理,主要发言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还有些国际标准是由欧美国家制定的,然后强制别的国家实行。当前欧盟要实行的新化学品的规则,要REACH制度,虽然说明年要实施,但现在已经对贸易产生影响。这个规定里有一个跟知识产权有关,新法规里引入检测数据实行知识产权,谁先注册这个数据,知识产权就是他的,别人要注册的时候要付给第一个注册人钱。有些国家检测是不承认的,特别我们中国,检测手段可以了,应该得到公认,但是欧洲只承认美国等发达国家,我们中国他不承认。

  另外一个,化学品法规涉及到下一个产业和下一个产品,统统包括。化学品这个东西很多都有化学品的成分,将来它对所有企业、所有产品都会产生影响。现在欧盟已经发表玩具,他马上根据化学品的规定,把这个规定已经放到玩具这个法规里去。新制定的玩具法规,里头的化学品要控制含量,要注册、要评估,这些东西统统放到玩具法规里。我们中国今后向欧盟出口玩具,就要按照新的化学品规则进行,除了原来的规定以外,还要增加化学品的规定。这对我们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玩具产业会带来影响。

  第二,知识产权大多数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通讯产业的迅速发展,高科技产业及其产品的标准日益凸显。而这些标准中都存在知识产权问题,这些知识产权往往又被发达国家所持有。显然,在这样背景下的标准化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障碍。我国DVD出口就遇到这样的困境。目前,我国DVD企业每出口一台自有品牌的DVD产品,就要向DVD专利持有人缴纳大约20美元的专利费,而每台DVD的出口价格已跌到29美元。根据DVD企业与4C集团签署的合同,即使企业在被授权使用的技术基础上改良开发出的新技术,仍归4C集团独占或许可。

  标准化有可能成为贸易壁垒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因此,我们支持我国政府向WTO提出的关于《标准化终止式产权问题》的提案。正在提案所指出的那样,“国际标准制定和采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已对各成员根据TBT协定要求采用国际标准、便利国际贸易造成阻碍。WTO应该考虑到该问题对多边贸易的消极影响,并就与该问题相关的多边贸易政策进行探讨。”

  李海清:下面请科技部发展研究中心产业与区域发展部部长高志前先生就科技战略规划中的标准化战略问题发表演讲。

  高志前:大家好,应该说技术标准问题是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本年度世界贸易报告以技术标准作为主题正式反映了这样一个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认为这是WTO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它已经对世界贸易、对于在WTO的舞台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生的一系列并日益发展的摩擦和矛盾引起了重视。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多种途径,从技术标准本身来说,由于它最终是依据于科学技术,所以我从科技方面来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关于发展的问题,历来是WTO关注的一个主题,但是对于如何解决发展问题,确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政策。我认可对于技术标准问题一个本身是我们在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待技术标准问题。正如大家指出的,技术标准在促进国际贸易,同时促进了生产,正在产生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而这种负面影响自从关税壁垒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走向前台的时候,这种影响有扩大的趋势。我们从通报量上已经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对于技术壁垒通常分成两大类,包括SPS和TBT,从发展趋势上来看,像这样一个曲线,我们可以看到SPS增长量比TBT增长更快。我们从走势上可以看出,并且从我们国家近几年遇到的问题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对于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关注是越来越高,而且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对SPS通报量的增加是非常必然的。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对于我们国家未来的影响,可能SPS影响会更多一些。前年、去年,欧盟连续发布关于化学品的政策和电器的两个指令,实际上最终都是因为它关系到人身安全,关系到环境。而这两个指定的范围非常之大,最近的两个列表也是从这个角度提出的。纯粹由于工业品合格问题,所谓按照《世界贸易报告》所指出的,关于产品配套的问题所产生的标准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我们国家加入WTO之后,市场双向开放,但是中国出口产品比国外进口受到更大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事实上要承认双向的开放至少在最近一个阶段我们所获得的利益恐怕比外国投资者获得的利益相对要小,但这并不意味着长期永远是这样。开放是我们最终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关注到三个重要贸易的障碍,一个就是反倾销,一个是技术贸易壁垒,再一个就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和技术壁垒双方很难分开,大部分技术壁垒都有知识产权在那儿支撑,技术标准作为技术壁垒,主要是因为存在产品差异。两个国家对于产品的要求不一样。我把它分成以下五个方面的差距。

  第一个,收入差距。同样的产品为什么一个国家产品要求非常高,而另一个国家却不那么高呢?首先是收入差距问题。欧盟和美国对转基因食品看法的差距,特别是欧盟对食品和发展中国家对食品标准就可以看出来,发达国家收入很高,消费者有能力更多去关注自己的人身健康和安全的问题,以及环境的问题。中国人,我们说对环境忽视,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解决自身温饱问题,当他解决自身温饱问题的时候,就会提出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概念就要扩展到转基因。

  第二个,环保差距。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环保差距很大,具体数字不举了。环保差距也是历史造成的,也和这个国家发达水平相关。对于发展中国家大量讨论的是发展和环保的矛盾,谁放在第一位,以及怎么处理相关关系。我们也知道如果现在放弃环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目前的发展,但是对于将来来说是很沉重的包袱,很难达到平衡。

  第三个,能耗差距。技术壁垒里有关于能耗的标准,能耗标准对发展中国家也是制约因素,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能耗要高,有很多因素,包括技术因素,包括制度因素,也包括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因素。

  第四个,劳动保护差距。这里首当其冲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收入水平的问题,当一个工人你问他是更多提高保护水平,还是有一半工人因此要下岗呢?恐怕他的选择我们会理解。

  第五个,技术差距。发达国家科技都很发达,而发展中国家不发达,这个问题和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它之所以不发达就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低,投入少等等一系列综合原因。我们可以从专利的角度看一下技术差距,现在专利里边90%都是发达国家,在我们国家也是一样,发明专利70%以上都是国外申请的,通过专利形成标准,通过标准再一次对市场垄断。

  发展中国家包括标准认证体系方面,以及市场发育方面比发达国家落后很多,这里面也是有很多因素,不具体讲了。

  总之,现在所形成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技术标准上的差距,是一些综合因素造成的,其中也包括历史性因素,比如说我们现在污染很多,我们发现发达国家空气也好,天也蓝,是地理就那样吗?不是。英国伦敦曾经是酸雨最严重的地方,但是现在从河流到土壤一片生机昂然,到处都是绿色。所有高污染、高能耗,按照经济规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当然发展中国家当时还是在感谢发达国家能让他们有工作去做。但是现在我们却看到我们在承担这样一些加工利益的同时,却要承担越来越沉重的环保问题。所以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从现实因素来看,我们现在正处于工业发达时期,前一阶段我们还讨论中国是不是处于重工业阶段,不管怎样,大量的原材料能耗、大量的

能源消耗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中国还是处于中低端的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在产业结构上就决定是一个高能耗,高耗材这样一个结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发展路子。

  提高产品标准的途径有很多种,包括提高技术开发能力、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等等,我们把这些问题汇合起来可以看到这就是发展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发展问题就解决了。当然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发展才能最终解决和发达国家在技术标准上差距的问题。发达国家自己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之所以他在最近十年来对一些产品的标准不断往上提,也是有一个发展阶段。如果我们比较起来看,不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权利利用技术标准保护不管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

  正因为这样,市场是不能来解决这样一个平衡的问题,必须靠国际市场,就像现在仍然在WTO论坛上讨论的能源问题一样。对于这样一个认识的基点,我们选择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从科技的角度来一下认识。首先我们看到当代技术标准,施会长也谈了对技术壁垒新旧的认识。我的看法,传统的生产模式标准和知识产权份额相对比较小,而对于以知识生产为主的模式,中国不是一个知识经济国家,但是我们已经通过全球化被融入这样一个氛围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科学技术如果想进入市场,必须要经过知识产权这样一个阶段。也就是说标准所起的作用位置前移了,在产品领域里大多数产品都是经过长期使用之后自然形成的。在高技术产品里,我们看到产品还没有进入市场已经在争执这个状态,产品在研发的时候就开始考虑,这个变化是很大的。可以看到技术的发展在当今生产模式里,形成一个新的路线图,我们借用一个最时髦的词。从产品、从工艺、从设备,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载体,要经过知识产权的保护,然后形成标准,形成标准之后会起到两方面作用:

  第一,是形成一种技术依赖,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发展,就像微软现在的标准一样,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抑制了新的技术的出现,因为它已经被垄断了。

  第二,是市场准入,你不符合它这个标准,你也很难进入市场。所以技术标准实际上已经成了比获取知识产权更重要的手段。

  所以技术标准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要按照技术标准去考虑研究和开发,就像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研发考虑市场的需求,现在标准成为经济向科技提出要求。对于技术标准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也是一直在关注的,我们标准体系、标准研究制定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直到90年代末,我们真正建立市场经济之前,应该说我们标准体系还是在计划经济的体系下,可以看到很多政府在那里起作用。WTO所提出的关于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特点,我认为可以理解成为是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情况下市场失效的结果。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整个标准体系也在进行调整。科技部从“十五”已经提出三大战略,人才专业、技术标准。从2002年、2003年又和质检总局联合组织实施了技术标准专项,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是技术准入工作。

  第二是制定技术标准,特别是高新技术、公共安全、社会公益等技术标准。

  第三,研究与重要技术标准配套的检验手段。最后是开展企业和地方技术标准体系。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里也对中国标准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

  首先我们提出的是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间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未来十五年基本工作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在这里所谓自主创新的地位、方式和目标有以下具体内容。

  首先,把自主创新摆在首要位置。有三个方面,原始创新、引进创新、集中创新,目前我们以引进创新、集中创新为主,我们希望有原始创新,但是必须有大量的积累才可以。

  其次,要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要建立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实际上,如果我们在战略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可以在某些技术标准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我们在基础战略上已经做出这样的部署,在某些有优势的地方是可以做的。但是从总体来说,这种劣势是一个发展的问题,我们只能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考虑应对战略。所以基础性贸易壁垒的问题,基础标准差距问题,以及我们所提出的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问题是一个长期战略性的任务,国家要从战略高度给予长期支持。

  科技部在长期部署当中,把基础建设放在科技基础条件之上,这里有一个专门的专题,安排这样一个项目。包括预警系统研究都列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可以想象经过我们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努力,可以为我们技术标准的建设,缩小和国外的差距,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是科技在这方面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也是有限的。比如农产品的问题,农产品的技术差距、科技差距,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整个农业生产体系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解决分散农户这样一种生产模式的话,特别是目前我们农户这样一种文化和经营素质,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要想解决农产品生产质量,恐怕很难达到。这次WTO提出以标准为主题的发展报告,我认为对于我们应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它也提出研究和分析的框架,这里提出的问题很多,有很多甚至可以说非常学术、非常专业的,从WTO贸易发展报告里面有这么多学术内容来看,也是不多见的。当然我看了一下它的结论,这里还是有很多值得商讨的问题。虽然我们可以说标准对于贸易的影响,总体来说是正面的,但是不能忽视它的负面作用。国际协调作用对于兼容性标准还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信息不对称的和外部性标准,也就是说对于安全标准和环保标准,他认为国际协调的作用很有限。意思是什么呢?国际标准在这里以及WTO的协调作用大概是很难的。

  另外,它提出技术标准的引进,如果是为了保护本国工业,很可能会导致贸易的减少和本国福利损失。这可能是一些专家研究的一个结论,如果这条结论成立,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国家会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来把别人产品打败。因为既减少贸易,又减少福利,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真要考虑一下,一个国家采取技术贸易措施,它的利益何在?当然可能的一个因素是没有经济利益,或者经济利益很小,可能是有政治利益,比如争取农民的选票,这些问题我们都要考虑在内。我们要从长期利益来看,如果不看到这一点,解决这个问题也很难。

  另外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这个报告里面提出了不同专家的研究结论。我关注一下基本特点是这样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举的例子是农业,影响很小。第二个,有些例子指出来,身在发展中国家的人会觉得很可笑,粮食影响很小。而我们知道非洲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粮食自己都不够吃,他将来出口的会是机床还是粮食。现在判断这种影响可能小,但是将来会越来越大,这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最后,我们知道经济发展各国都有反垄断的措施,中国也在制定。对于专利、对于知识产权现在已经提出如何使它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既不要影响创新,又不要影响专利者的利益。同样对于标准也是一样的,我们现在也要提出,谁来限制标准的垄断。谢谢!

  李海清:非常感谢高主任,在我们国家十五重要科技专项里,他主持战略专项与技术的研究,并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感谢高主任。高通公司是以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公司,在全国科技产业利占有重要地位,下面有请高通中国区总裁孟樸发言。

  孟樸:谢谢李司长,谢谢在座的各位,很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参加这次研讨会,我也注意到我是企业界为数不多的代表之一。在这之前正好结合前面各位领导讲的,我自己有很多感想,由于时间关系,挑两点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个是我上午听了李忠海主任讲的,我觉得他讲得非常好,其实讲到一点就是标准化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推广。从今天题目来讲,我们讲到的是标准化与世界贸易,你如果撇开世界贸易,没有世界贸易,标准化对中国发展有没有帮助?我们大家需不需要?我觉得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作为一个消费者来讲,我自己觉得标准非常重要。上午李主任也提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例子,讲得非常生动。所以我觉得这些就是体现标准对一个国家来讲,发展战略里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一点,在世界贸易中,因为标准化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游戏规则,怎么在游戏规则里按照中国的发展情况能够最大限度保证中国消费者、中国的国家利益,这比较重要。

  另外一个感想,李主任也专门提到,他是大概我见到的政府领导里为数不多的反复强调说标准化是企业的事,他讲了两遍,说企业要来做这些事。我平常听到比较多都是政府官员讲,我们要怎么做标准,我们需要怎么做。这点我感触比较深,我演讲里提到一点,我们的观点,这个标准在制定的时候,国家是为了大众的利益,国家有国家的利益,所以一定会介入,技术行业标准不是影响到人们生活、国家安全的,有很多标准国家不应该参与太多,这跟在座很多领导讲得不一样,但是我们还是觉得很多标准,特别是技术标准,因为信息不对称,因为发展很快,因为它跟很多行业的关联比较大,所以实际上你看到国际上标准的趋势,政府的介入会比较少,完全靠大家协调、共同发展起来。

  我自己比较有感触,中国就从社会来讲,有中国的国情,但中国的国情比较复杂的就是,实际我们有最优秀的公司、最强的公司,像我在的行业里,移动通信,中国是最大的市场,移动通信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我们这些公司都是很强的公司,不代表我们中国的科技发展就低。可是我们所有这些企业,包括优秀的企业,在国际标准、中国标准制定中,有没有真正发挥一个企业代表国家能够比较积极参与,我自己看到的,说实在的,负面的比较多。我们这行里很多优秀的公司,不管运营商还是厂商,企业根本没有重视,企业做标准这部分的预算。有的外国公司,这都是共同发展,特别在我们这个行业里,你一个标准,不管外国的中国标准,如果没有运营商参与,你很难想到它能够实行。所以有的外国公司专门请中国的一些企业,就是技术人员去国外参加国际组织,希望能够把中国厂商利益、运营商利益反映进去。国际标准建立大多数都是协商的,你没有协商,以后冲突会比较大。但是很遗憾,有一半因为语言无法交流,另一半就出去逛街或者游览。看到参加这类会议的中国代表不是特别经常。借这个机会,希望各部门都注意一下。在标准制定里,会有利益纠缠不清的情况。这算是我的两个感想。

  我讲几个问题,虽然大家今天讲的都是壁垒、限制,我还是想从技术公司来讲,怎样通过标准化,能够达到技术创新。因为我们常讲,会上领导也讲,企业也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真正体现大家做高科技不同行业的人,怎么在行业里做技术创新,这些是带动社会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所以从技术创新来讲,特别是我们所处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变化非常快的行业,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个人在这个行业里不进则退,任何时候都要非常努力做技术创新,但是做技术创新是有风险、有代价的,很多时候大家看到一些公司在它取得一些成绩后面的光环,你忘记了这些公司在起来的时候所做的付出。比如高通做的标准,一方面大家承认它是技术非常好的公司,同时对它的业务模式不一定理解。你看到高通公司在过去20年的历史里,CDMA做好,我们讲白了,开始收钱是这两年的事,前面十几年非常辛苦,一个很小的公司要把别人没有用的、不相信的东西一步步做起来,别人不愿意做的东西把它产业化,靠小公司的力量,任何时候你都不能说是做得非常大。所以高通公司做的非常好的地方,它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产业化的重要性,光靠一个公司这个事没有办法成功。

  今天上午有人讲到产业化怎样能够和研究成果结合。通过技术授权,这使得全球有非常多优秀的公司、优秀的人员能够一起加入到推动新技术前进的事业中来。

  讲一下标准化。刚才我提到,对于我们来讲,特别在技术行业,从市场上怎样能够有最好的技术,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我们看一下世界上发展的趋势,实际上标准的制定还是要留给市场来决定,政府最好保证技术中立的原则。因为从标准制定来讲,并不是说没有任何规矩可以遵循,这个上面列了一些通用的标准原则。

  第一个,发展过程中的透明性是非常重要的,能不能保证标准开发中的透明,通过协商,因为你是很多利益集团,根据自己的利益在里面做的协商。所以你要意识到这一点,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讲到标准的时候,会想到这个东西跟没有利益,有的都是外国公司或者某些个人有不好的想法才有利益的追索。但是你要想到制定标准的时候,都是不同的利益集团,并没有哪个A利益集团比B利益集团更好一点,更友善一点,都是在做协商。虽然没有很多研究,但是我们很多标准会出来,为什么会出来?是因为根据外国标准来做的。有的标准是两个同样国内的标准在竞争,通常我们拿出来就是协商失去共同的敌人,这个标准就出不来了。

  后面还有一些原则,在标准的发展中对知识产权的认可,这一点我觉得通常有一个讲法,我没有研究很深,我提一个问题可以看一下,通常讲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争论我记得最开始是从DVD开始,我相信DVD产业有很多挑战,因为每一个产业都有高峰的时候,有衰弱的时候。但我自己不是特别能够接受,因为要交知识产权,所以使得DVD全行业亏损。这个我不赞同,有两点:

  第一,首先你有没有认可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是有价值的。

  第二,通常知识产权收费,前面几个演讲的人都提到,它有一个相对可以遵循的原则,合理的、非歧视的,特别非歧视的,通常你有这个原则在里面,如果要说亏损,那大家都有这个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讲,还是蛮公平的,有很多人都要交。目前,国内A厂家跟B厂家交钱,其实是一样的。前面讲了几个数字,有21、29,不管交多少钱,这个钱是厂家交的一样的,所以有的企业做的好,有的企业做的差,我相信还是有企业自己的问题。最重要的,虽然它是无形的,但要把它看成有形的资产。明天我回家要卖一辆汽车,就是因为他要收车轱辘的费用,所以我要卖了它,你相信吗?

  前面演讲有人提到博卡公司和高通公司的纠纷,因为博卡在美国法庭起诉高通,说高通没有遵循在WCDMA授权上采取合理的非歧视的原则,这个比较难定义。这个东西不是一个定量,本身是一个定性的说法,这一点为什么特别重要,所有这些标准又回到市场中,让市场来检验,因为高通公司已经跟全世界60多家公司签署了WCDMA的技术许可,所有的技术许可,收钱不管多少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博卡,还是其他公司,不是说你来我不喜欢你,我就不给你了,或者你是A国家的,我就不给你。市场是通行的,60多个世界一流公司都已经跟高通签了授权,所以那个起诉就比较难成立。这就是我所做的介绍,谢谢大家。

  李海清:感谢孟先生作为今天第一个企业代表做了发言,讲出了自己的心声,政府应该为他们创造条件。当然不是所有标准都是企业进行参与的,比如食品安全的标准,这是一个公众的责任,我们要区别对待。食品在全球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的安全,是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日本明年六月份将要实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标准问题,可能有一百至两百个标准,在茶叶上有两百个涉及到残留的限量标准,这些标准也会对我们相应产品贸易产生影响。目标是保证产品安全,但会对产生负面影响。下面我们欢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张云华博士就标准化、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做发言,大家欢迎。

  张云华: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下午好。我发言的主题是标准化、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现在食品安全问题是所有人,很多部门都关心的问题,食品标准与食品安全以及国际贸易也是密不可分。

  首先讲,标准是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FAO和WHO认为国家食品控制体系有五个组成部分。从这个分析来看,食品安全标准是贯彻于食品安全体系非常重要的主线,其中在法规里标准,实际也是一种法规,在控制管理、检验服务,以及实验室服务。实验室服务里头它又是作为标准分析的方法和基础。国务院发展中心在2004年联合30多家各国以及150多位专家共同提出来我们食品安全的战略研究,在这个里面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成果里头的很多内容已经被相关的政策,以及我们即将出台的食品安全法采纳。

  食品安全标准还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准则和依据。其中从WTO实施SPS和TBT可以看出,它是采用标准,尤其是采用现有的标准是非常鼓励和支持的。同时食品安全还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从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来看,比如疯牛病,还有其他一些影响很大的共同食品安全问题来看,对世界各国贸易上造成很大的影响,一般损失都是数以亿计,而对我国也是这样,我国在这方面表现得可能比其他国家还突出一些。以我国肉蛋为例,在世界上产量是第一,但是出口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只占1%的份额。再以农产品出口为例,农产品外贸出口份额总量虽然是上升的,但是这些年来在相对比例上来看,是有所下降的。

  第二点,我国食品标准化工作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法律方面,我国出台的标准法以及食品卫生法,还有正在讨论中的食品安全法,这都是我国在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方面的成就。另外食品安全体系也逐渐形成。到2003年底,我国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相关的标准已经有2619项,同时我国国内标准也逐渐与国际标准接轨,而且在某些标准方面还走在世界前列,比如说罐头、啤酒等食品的安全标准。我国积极参与了CAC的工作,在CAC标准确定中也即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食品安全标准还很低,很明显一个例子,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比如奶粉的标准,现在一些乳品企业收回来的羊奶有优劣之分,优质奶就做了液态奶,而品质不好的奶就做了奶粉或奶片。为什么?因为奶粉和奶片食品安全标准不是那么先进。他做了这个产品以后,还是完全符合我们国家的标准,所以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某些方面食品安全标准水平还是比较低。

  另外,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之间还有一些交叉和矛盾,甚至是冲突。有一个案例,关于早产奶,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说法,互相之间打架,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有些产品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以遵循。

  同时我国制定标准的科学基础还是需要加强,尤其在危险性评估方面,在生物性危害评估方面水平比较低。风险评估是比较重要的内容,比如最近卫生部关于油炸食品的警示,还有美国关于薯条致癌的问题,这个产品到底对人体有多大的危害,以及有什么不良的影响,这些都需要通过严格的风险性评估进行最后的确认。

  第三点,我讲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发达国家之间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组织比较多,ISO、CAC、OIE、IPPC,尤其CAC体系是目前最重要的食品标准。WTO也提出CAC标准的重要性,CAC在实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一体化上获得相当成就,为范围广泛的诸多食品制定国际标准和许多特殊规定。

  另外,欧美和日本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做的比较先进,同时标准与法规结合起来执行比较容易。

  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去年国家对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的决定,已经有了一个指导性的意见,随后又成立了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领导小组,虽然说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担心的一点是什么?食品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过程中可能还会面临一些困难,所以我们提议是否可以成立食品安全标准委员会。为什么呢?也是食品安全方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它的职能是协调食品安全的工作,但是在现实中协调能力还是有待加强,相类似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以及国家标准委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

  第二点,以风险分析为基础,加强食品安全的领导工作。其中关键的方面就是关于有毒有害残留物限量的检验,以及这方面风险分析。

  第三,制定检验标准。任何食品都有很多环节,最后才能到达消费者口中,从生产者到销售流通到最终消费者环节,整个过程的食品安全体系。

  第四点,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宣传贯彻与强化实施。这点也非常重要,标准制定了,但是它具体的实行还是需要很大的努力,尤其是生产企业比较众多,执行起来可能更困难一些。

  第五点,推动标准的国际化进程。首先一点是CAC分委员会以及标准的制定工作。再一个提高我国国际采标率。

  下面是我们调查的四川井研的案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政府以及门户在标准制定执行过程中是缺一不可。以这个公司为例,这是一个生产冻猪肉的生产企业。它采用国家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国际标准主要是什么呢?是新加坡的一个标准。从标准的采用到出口有将近两年的时间,其中进行修订,在执行标准化过程中他进行了近千项在技术方面的规范,2002年出口新加坡,到2004年底有1300万美元的出口额。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国家食品企业要想出口难度很大,不仅要遵循国内的标准,有时还要遵循国际标准,这是一个基础性工作。

  再一方面是政府,政府在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过程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制定了当地一些切实可行的规范化、标准化、安全养殖操作规程,给企业以及当地创造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再下来就是看农户,井研县农户在执行标准化安全养殖也比较好。井研县是无疫病区,同时品牌效益比较好,当地猪肉价格相对其他地区来说也要高一些,但卖得快。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李海清:感谢张博士,下面请今天下午最后一位发言人李顺德先生发言,大家欢迎。

  李顺德:大家好,能坚持到现在很不容易了,我也能体谅大家,我尽量抓紧时间。

  我是专门从事知识产权研究的,从知识产权来讲,以上的发言人已经讲到这样一个主题,在这个当中也涉及到很多标准和知识产权的关系问题,按照会议要求给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从中国的发展战略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从我的角度来讲,只能更多从知识产权角度来思考战略发展这样一个问题。我今天参加这个会议收获很多,主要是来学习的。今年5月份,曾经组织了一次关于标准化发展战略的研讨,可惜没有参加。

  从现在来讲,标准化发展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标准化战略,刚才有很多人已经介绍到了,和我们国家很多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有密切的关系。

  在这里我介绍几个信息,国家已经启动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从今年1月份成立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的领导小组,由吴仪担任组长。有20个专题,有一个专题就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这是由我们国家质监总局牵头,大家参加的。上周已经开了课题的启动会,现在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也就是说,在我们国家知识产权制定过程当中,已经把标准和知识产权问题作为重要问题纳入其中,现在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还有一个信息,我们国家现在正在启动专利法的修改,我们专利法的修改在今年也正式开始启动,也进行一些专题的研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有关的会议上,提出了20多个专题,其中也有一个专题就是直接涉及到我们的标准问题,叫做关于强制性标准中的专利问题研究,是作为专利法修改的议题,这个课题我也参加了。在国家知识产权过程当中,还有一个跟我们今天研讨题目很密切的,就是由商务牵头的关于知识产权滥用问题的研究。那个当中也要涉及到标准问题,这个课题我们也都参加了。

  从我们现在来讲,在其他领域,或者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直接介入的有这么几个方面,正在开展研究。现在这些都已经启动了,今天我就这些讲一些问题。我想讲四个问题,一,知识经济和新经济的发展将国际贸易标准和知识产权联为一体。我想这个问题不用展开讲,大家都很清楚。具体来看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现在的WTO实际上已经把国际贸易标准和知识产权捆绑在一起,从我们介绍当中,现在在WTO当中一揽子协议,有知识产权协议,有TBT,还有SPS,在WTO这个框架之下,已经把国际贸易、标准和知识产权绑在一起了。第二个国际贸易中的纠纷充分反映出国际贸易标准和知识产权结合的趋势,这里有很多案例,我一举大家就知道了,有DVD专利许可、思科诉华为、欧盟针对温州打活机的CR法案、彩电安全锁、欧洲玩具、电子电器安全标准。

  第三点,标准和知识产权已经泵为国际中不可忽视的非关税壁垒。

  第二个问题标准中的知识产权不容回避,这个不用展开论述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知识产权进入标准已经成为定局,原来我们讲标准可以排除有知识产权的,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可能性了,你知识产权通通排除出标准,是不可能的。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在一些产品的标准当中,一些工艺技术的标准当中你很难把知识产权排除掉,除非你不制定这个标准。

  另外,我们应该看到不同类型的标准与知识产权的关联程度有所不同,由于看到这点,不同类型的标准,这个我不用仔细讲。

  第三,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与标准也有关联性,现在看来关联性最密切的知识产权首先是专利,其次也涉及到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的问题,还有计算机软件,涉及版权保护的问题。这些和我们讨论技术保护是非常密切的。

  第三大问题,知识产权不能滥用。现在标准和知识产权一结合,就会造成知识产权的滥用,会形成非法垄断的行为。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在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有很多条款都具体涉及到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问题。

  第二点,知识产权的滥用可能构成非法垄断。我强调一点,滥用有多种形式,但是并非所有知识产权滥用一定构成非法垄断,不要认为知识产权一滥用就是非法垄断,就用反垄断法。

  第三点,标准中知识产权滥用有可能成为非法的贸易壁垒。

  第四个问题,标准化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个是我们要进行研究的,现在并没有思考很成熟。我个人认为现在在标准化战略涉及到知识产权,涉及这么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妥善解决标准化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二,正确处理标准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三,防止利用标准进行不正当垄断。

  第一个,定位问题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健全标准管理机制。从标准管理机制上要设计好,从标准管理机制上来讲,从我们国家发展标准的话,应该把它规划好,现在标准管理机制看起来和国际上有些规定还是有冲突的,或者说和WTO有些规定也是不相符的。第二个,建立开放标准体系。目前我们整个标准体系,开放的程度还不够,也需要经过很好的战略研究,在这个问题上要有所突破。第三个,正确界定政府对标准的监管职能。前面的发言人已经讲到,发展中国家特点,政府对于标准的干预力度比较大,如果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来讲,政府对标准的干预应该是逐步的,特别对于具体产品类似这样一些标准,将来肯定主体在企业,而不是在政府,现在像我们来讲,有这样一个体制,恐怕也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来重新考虑,政府应该管什么,不应该管什么,更有利与整个标准事业的发展。第四个,妥善处理标准的国际化问题。像我们说的,我们如何更好使我们的标准走样国际成为国际化,另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讨论。

  第二点,正确处理标准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在这个里头,我认为如果进入标准的知识产权,根据我个人的研究,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则需要将来考虑的。第一个是必要性原则,凡是要进入知识产权,拿专利来讲,应该是必要的,不是说把专利放到标准里,越多越好,应该是能不进的就不进,必不可少的才进。知识产权进标准,恨不得所有都进去,实际这是不对的。我觉得不论是制定国家行业的标准还是企业的标准,都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凡是进入标准的知识产权是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才能允许进,不是这样的,不能让它进。第二个,公开性原则。凡是进入标准的知识产权必须向社会公开,使各界都能够知道这个标准里头进入了哪些知识产权,涉及到哪些,必须先告诉大家。不能说不告诉你,你一用了,我告你侵权了。第三,就是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就是说,对于标准当中的知识产权应该是开放的,作为标准本身是开放,知识产权额应该是开放。另外这里头涉及标准当中的知识产权,不能说我限定只能谁进谁不进,符合条件都可以进,不符合条件谁也不能进。第四个,是合理无歧视原则。如果进入标准当中的知识产权,在将来实施标准当中,对于标准的实施,涉及到知识产权应该符合这个原则,那是前面讲到的原则。第五个是公益性原则。进入标准当中的知识产权,和标准结合以后,应该符合社会公众的最大利益,也就是说要促进技术的创新,推动技术创新,而不能阻碍技术创新,要能够在知识产权的权利人、社会公众利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第三点,防止利用标准进行不正当竞争和非法垄断。一,对标准进行知识产权反垄断审查,应该成为标准市场准入的必备审查程序。实际上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我们应该很好地借鉴过来。产品要进入市场,必须有一个准入制度,我们要加强这个环节的监控,类似专利池的标准一定要进行审查,通过这样的审查来做预防他利用标准和知识产权的结合进行非法垄断行为。二,对标准涉及的知识差全实施信息披露与禁止反悔原则。这个在国外也提出来了。信息披露原则是指为了推广这个标准和豁免自己的责任,要求提案人在有专利的这儿,必须在纳入标准之前要披露。禁止反悔什么意思?如果你不披露,在这个标准制定过程当中你不披露,你不说,等这个标准制定完了你再说这里还有我的专利,按照禁止反悔原则,对不起,你这个专利在人家实施标准的时候,就不算侵权,等于对你是一种惩罚。为什么?因为你在先的时候没有讲、没有公开,等标准定完了以后来一个马后炮,这不行。三,强化对交叉许可和专利联营协议的审查和监管。特别在知识产权当中涉及到专利,专利的交叉许可,还有专利池、专利联盟的方式,这与标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应该对这类组织严加惩罚。四,积极推动和促进开放实施标准。现在有些报告对于标准进行开放,开放标准,并不是开放知识产权。开放标准就是说把很秘密的东西公开,便于大家实施。你要实施标准,涉及到知识产权还要给他提交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这样做,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像事实标准,大部分都是企业的,我们从机制上、政策上要给予这方面引导。五,建立对强制性标准的知识产权强制许可机制。我个人想的还很不成熟,如果在将来强制性标准当中,涉及到个人也好、企业也好的知识产权,比如说在制定过程当中,你找他了,他就是不愿意写进去,而现在从国家利益或者国家根本利益来讲,这个标准必须制定,而且是强制性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可以考虑使用我们在知识产权讲到的强制许可,不论知识产权权利人是否愿意提供标准的限制,把你的知识产权放在这个标准里,然后制定这个标准,限制你的知识产权,这等于说对国家重大利益可以这样做。

  这都是很不成熟的想法,以后我们要继续做这方面的课题研究,也希望跟在座,特别从事标准化研究的同志探讨,因为我们侧重从知识产权角度,将来在这个方面大家进行沟通。我就介绍到这儿,谢谢大家。

  李海清:谢谢李教授刚才精彩的发言,我们今天下午第一个以知识产权为开始,最后又以知识产权为结束,可见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下面是自由发言时间。

  丁蔚:我讲一下关于标准化问题的思考。我讲一下我们对于标准化的理解,让大家理解我们在标准化问题方面的想法。

  我们公司标准化战略叫做开放标准的战略。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我们公司从建立开始就把我们公司定位为标准化战略。第二个,标准化的现状。第三个,Sun对于标准化的理解和建议。Sun公司把标准作为技术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知识产权。

  我举一个例子,标准化跟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关系,通过考古发现,一个社会的群落如果他们选择用很尖的小的骨针作为他们的标准化工具和选择比较粗大的石质针作为生存工具,我们可以发现,利用第一种骨针形式发展的群落,他是收集食物,生存在山洞里,是定居的群落。相反,如果使用比较粗大、坚硬的石针群落,他就是食肉族,是生活在账篷中。什么意思?标准化可能会对一个社会的发展带来根本的影响,发展出不同的种族。

  我们认为标准化是非常特殊的公众物品,我们从前面可以看到,标准化影响社会的发展。既然影响社会发展,那么它就是一定是由群体所推选而出的政府部门来管理这样一件事情。为什么它不是公共物品呢?标准化里可能有一些技术内容,所以我们把它定义为带有杂质的公共物品。我们今天谈标准化都是公权和私权带来的问题。

  标准的类型,产品安全、环境保护,还有质量标准,技术接口标准。我们Sun公司强调开放标准,让大家在质量上进行竞争。

  前面谈到这么多标准,都是有不同的组织来进行完成的,标准市场自古以来都有,但是到了20世纪初叶,人们才开始有意识、有组织进行标准化研究活动。我们认为标准化发展有几个阶段,第一个成立商会,这是标准化的一个雏形,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大家在一起为了一个市场来形成一个协议,通过这个协议形成市场推广。然后是国际标准化,然后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然后是行会,最后一个是联盟,这是比较新的形势,几个企业为了一个目标短时间结合在一起,以生命周期标准化来完成这样一个市场活动。在这个组织里他们都是付钱可以来玩的游戏。目前我们认为Open source是它的一种反应,这就是我们总结标准化的一些现状。

  下面我们可以看一下标准化现状的一些内容,我们认为标准化基本都要做到,都有一些公平、公正的程序来是这种标准,而且他们能支持开放性、全球化,前面提到IPR的体系,一个就是合理无歧视原则,还有一个早期披露的合理,这是我们认为应该提倡的一种原则。第三种就是不收费原则,这也是要大力提倡的。最后一个是开放原代码的方式。这些都是标准化通过合法授予形式进行推广的,最后成为调控市场看不见的手。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对于这一块的理解。第一点,既然标准是公共物品,我们就大力提倡标准,政府在标准化中的作用,如果一个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东西没有得到政府控制或认可,会给发展带来灾难。大概强调这么几点,国家应当制定一些原则、方法来指导标准化组织开展工作。第二个,他们应该通过组织认证,控制标准的结果。政府在标准化过程中强调它的作用。

  前面讲了政府在标准化中的作用,我们还是强调企业应该作为标准化的主体,政府在原则上进行把握,企业在技术上具有优势,所以我们认为企业应该成为重要的研发力量。但是我们有一个建议,现在很多IT信息技术发展非常快,正式性的组织像ISO、IEC很难跟踪快速的信息化产业,没有行业的标准来推动标准研究的话,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像今天早上李主任谈到,他认为协会标准应该成为重要的组织部分,而且要给协会标准赋予更多法律的力量。

  第三点,我想谈到我们是将标准和互操作性作为两个标准来考虑。一个标准不一定带来互操作性,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技术的互操作性,以减少成本等。

  第四点,我们对于RAND的想法。我们提倡早期披露的合理,尽可能披露RAND,完成费用的谈判,然后给标准实现及产品的制造的成本带来透明性,不能到最后才披露。完了以后,我都不知道我的成本是多少,所以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现在我们将

操作系统全部开源,为什么?在一些核心的技术平台上,没有Rovaln—Ercc很多工作就无法开展。

  最后一点,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标准化战略。我们要强调一下,我们要实现以用户为核心的标准,我们看到在ISO里面有个组织是来收集企业用户需求的,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标准化从标准的需求到标准的开发,到标准的认证,再到标准的维护,实际在这个生命周期里没有用户参与是无法达到标准化真正要求,因此我们觉得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建议还是要以用户为中心开展标准化的研究工作,根据中国自己现实条件来建设自己的标准。

  前面就是我通过我们对标准化的理解,以及我们对标准化现状的理解,最后通过四点讲了一下我们公司对标准化的理解,谢谢大家。

  李海清:中关村科技园与Sun公司的老板在

中央电视台有一次对话,问Sun公司成功的因素是什么?他们讲了三点,第一人才,第二人才,第三人才。我对这个印象比较深刻。国外企业很重视标准法规的实施,不仅标准,还有我们相关的法规制定,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我们标准定的很高,但是做不到也不行,也要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

  今天我们进行了整整一天讨论,比我们预定时间延长了半个小时。我想谈谈个人的想法,通过今天的讨论,要对标准和相关的技术法规、食品安全、卫生措施,对正常每一个相关的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每个人的健康、安全,每个人作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措施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能因为对贸易的影响我们就否定,对它持否定态度。我们制定这些措施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产品质量,达到技术协调。这些制度的制定,本身能够达到保护的目的。从这方面讲,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重视标准建设问题,只有提高标准,才能提高安全、卫生、环保等等方面的水平,才能提高每个人的能力。我记得江青到国外说国外的月亮是圆的,这是拍资本主义的马屁。现在我们在北京很少看到星星、月亮的,但是前不久我到新疆喀纳斯是可以数星星的。

  标准的问题不仅仅是标准,有标准、技术法规,这是TBT管辖的,还有动物卫生、植物卫生,这是SPS管辖的。与标准密切相关的,就是制定标准要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技术法规、评定程序也都要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如果你制定这些措施不是基于国际标准,允许你使用,但是这个使用是有条件的、受约束的。在TBT方面,这个措施不能达到自己的保护水平,有环境等特例条件,否则就要按照国际标准制定措施。我们国家的标准,在我们技术法规强制性标准作为一个重要体现,不管国家标准,还是地方标准,它不是全部,有很多要求,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会议四个主办单位做一个总结。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为期一天的研讨会即将结束,我要对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出席今天的研讨会表示由衷的感谢。特别要感谢WTO分析统计司参赞Robert teh先生,以及各位领导和专家所做的精彩演讲,同时也要感谢承办此次研讨会的商务部、国际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WTO经济导刊,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WTO经济导刊,他们的组织使我们的会议顺利进行。标准委李忠海主任以及Robert Teh先生等嘉宾都做了精彩演讲,使我们了解了标准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多边经济体制的介绍。同时我们更深入全面了解我国在标准化建设的现状等等,也了解我国认证认可工作在近年来取得的成就。我们还具体了解信息通信技术及食品两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建议,同时我们也了解了我国向WTO提交标准化知识产权的提案,以及进展情况。

  听了这些介绍,我有一个突出感受,那就是在标准化和国际贸易日益密切、逐步加深的情况下,我们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与之相关的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等方面,制定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参与标准化领域的规则制定。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标准化建设方面,我们既要看到已经取得的长足进步,同时必须认识到我们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更加深刻理解我国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更要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同时实施标准化战略也是标准化对当今世界和贸易发展的影响。在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方面,最核心就是标准体系的建设,我们既要加强核心领域方面的研究,通过原始性创新、基层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创新等方面,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同时我们要推进标准化前进的工作,我们还要加强其他成员使用的标准以及其他法规,以便进行有效应对。

  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家都应参与到标准化工作中来,完善相应的法规规定,以便提供制度保障。今天的研讨会让我们加深对标准化的认识,但还有一些问题。今天的研讨是有成果的,在此我希望大家、特别是新闻界的朋友对会议内容进行宣传,今天的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圆满完成预期目标,这样的活动绝对是有益的,但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今后将与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共同类似的活动,还要组织相关的活动,谢谢大家。研讨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