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散户很苦恼 为啥总是慢半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11:39 证券日报

  作为经常与机构接触的个人投资者,记者很是惊讶机构为何如此关注新增开户数、散户投资思路这些“市井新闻”。仔细研读各机构投资策略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们是想要“逆大势而动”,避免追涨杀跌的散户行为。

  可怜的散户不经意间成了机构眼中的反面教材,难怪会发出了“为啥总是慢半拍”的感慨。如果将资金来源分为机构和散户两大类,关注从4月至今的资金变化,很容易可以发现当散户大举进入时,机构在悄悄撤退;而散户犹豫不前时,机构则在低位扫货。

  4月份机构加快抛售A股、B股和基金,成为减仓主力。有中登公司数据为证:截至今年4月底,以基金、QFII、保险公司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在银行托管专户的A股市值达20328.98亿元,比3月份增加3154.59亿元;托管的基金市值为248.45亿元,比3月份增加1.42亿。如果考虑到同期上证综指上涨了20.64%的因素,机构减仓A股约为383亿元,机构减仓基金约为50亿元。

  然而与此同时,散户大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迈进股市大门。数据显示,3月初时,由于大盘出现了略微的回调,A股每日新增开户数也跟着从2月份的6000多户一度降至4700多户左右,但随后就一路飙升,到4月12日,A股日新增开户数一举突破了1万大关,尤其是“五一”节串亲访友,炒股心得的交流之后,节后开市短短五个交易日,1万户激增至4.39万户。

  有业内人士分析,新增开户数与大盘同步走的现象说明,大盘越是在高位,开户进场的人就越多;大盘越是在低位,有勇气开户进来抄底的人就越少。A股开户数的变化无疑再一次印证了这个市场“追涨杀跌”的定律。

  有两位老股民的对话发人深省。甲说:回想五年熊市的时候,跌得我都心寒了。现在想想,那个时候如果一直持有至今,早发了。乙回应道:其实啊,炒股就像钓鱼,要有耐心。当大家都退出来不敢进的时候,才是买入的大好时机。甲连连点头:被套的,总是追涨的。有人说,牛市的时候,每个人都敢自称股神,因为炒什么都涨;事实上,真正经过熊市洗礼的人,才更能看清市场平静背后的暗礁。

  5.30大跌余悸未消,股指又以敢死队的神勇迅速振荡拉升,上涨步伐超出业内人士预料,大有收复失地之势。众人不由猜测,此次究竟又是谁在牵着大盘走?

  5月底QFII额度提高至300亿美元;6月初沉寂一个月的基金发行再次开闸。这些无疑都是机构在股指暴跌之后悄然进场捡便宜货的信号。一位市场人士感慨道,这些新基金真是勇啊,如此大步伐建仓,似乎不讲策略不讲战术。

  然而,大跌之后的散户又做何举动呢?

  记者采访中发现,现在的散户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盲炒跟风类,这些人多是在今年4、5月份入市,在大跌之后基本上都退缩了,再不敢相信股市遍地黄金的“鬼话”;一类找内幕听消息的,各个声称自己圈里有人,消息绝对可靠,还声称大跌前自己的某位亲戚朋友曾准确预言就是自己太贪心,没听劝;一类技术分析主导,还一类基本面分析主导,比如一位年轻女白领手里就持有两只

股票——万科和中国石化,不管2.27还是5.30,坚信价值投资不松手。

  如果说交易所里的大爷大妈,投资比较盲目,那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研究生们就显得相对理性的多。但咨询后记者发现,理性投资者也不外乎上述四大类,更有可爱的女生问道:ST股一天才涨5%?太慢了!当然,也不乏听消息、看技术、基本面三结合的民间高手,比如记者采访中问到的一位林同学,他说,他通过一些同学朋友得到所谓内幕消息后都要结合K线、MACD指标等进行技术分析,还要看公司基本面,最近财报,最后决定是否买入。大跌之后,与他类似的一些金融、管理系同学甚至开始结合市场变化做起了波段,每两三天换一回仓,收益率大概也能保证每日3%到5%。看来,大跌并没有吓退所有的散户,投资者也随着构成人群知识层次的变化,日趋理性并注重技巧。

  同样作为一名散户的记者本人不由思考:为何每次都是机构做着过山车走上升的前半截,而由散户快乐又刺激的冲到底部呢?下跌前夜,机构离场,散户进发;上涨之初,机构埋伏,散户畏缩。如果每次都不能准确把握市场趋势,或者不能手握白马、价值投资,而总是慢人半拍的话,倒还真不如买个基金放家里,坐看机构博弈,享享懒人福的好。正如一位坚持自己独立判断的散户所感言:如果要入市,那短线得短,长线就要长,不能盲目跟风。如果把握不住自己,那最好趁早退出。

  以日本股神是川银藏的一句名言作结束:股市是谣言最多的地方,如果每听到什么谣言,就要买进卖出,钱再多,也不够赔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