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印尼企业扶贫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4日 17:43 经济观察报

  2007-06-25

  本报记者 安东 印尼报道

  憨厚的印尼苏门答腊岛农民苏帕尔曼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65岁的他目前拥有2公顷的土地用来种植蔬菜和粮食,另外还有一辆小卡车。“现在我卖农作物产品可以赚到 150万印尼盾(合195美元),而且不会远离我的家。”要知道,两年前他还不得不冒险非法砍伐森林来维持家庭生计。

  所有的变化都发生在2005年,苏帕尔曼参加综合农耕计划之后。

  这项计划是由新加坡金鹰集团旗下的造纸企业,亚太资源集团专门设立的扶贫部门社区发展项目部发起的。苏帕尔曼接受培训后,在自家附近开垦的田地里种植各种蔬菜瓜果,养殖了项目部赠送的两头牛,进而不断滚动发展。

  在苏门答腊岛上廖省的克林奇镇上,当地颇有名望的亚斯赫曼也是通过获得帮助成功的人之一。他过去曾在工厂的一个小卖部工作,在参与了亚太资源集团社区发展项目部全额担保的小额信贷帮助下贷款买了一辆汽车接送员工上下班。他的车队现在已经扩充到 20辆车,每个月有1万美元的收入。

  这是非政府组织的一个有良好效果的企业扶贫案例。亚洲

开发银行驻中国社会发展部经济学者斯波尔说:“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和亚洲大部分国家还处于初始阶段。我认为此举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企业影响范围内的当地社区家庭总收入为企业影响范围之外家庭的两倍多。”印尼茂物农业大学以及印度尼西亚大学对这种扶贫模式研究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作为联合国全球合约的成员之一,亚太资源集团自 1998年以来在印尼廖省推行的周边村级社区扶贫实践与思想,作为发展中国家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案例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认可和推广。

  亚太资源集团在廖省每年用于社区建设项目的投入不少于400万美元,联合当地的百姓,先后建立了四个农民扶助会,帮助周边百姓建立了 85个地方中小型企业,创造了140份工作合同和1303个就业机会。

  苏帕尔曼的范例也并非一开始就为人接受。许多村民在起初很怀疑这个项目的动机,因此并不想加入。还有一些人将该项目当成一次性的福利,把提供给他们的牲畜杀掉饱餐一顿。“但是最终我们设法赢得了他们的信任。”社区关爱扶助中心负责人马哈利介绍说,“苏帕尔曼之所以成为综合农耕项目的代表是因为他是第一个相信我们的人。”

  渐渐地其他的村民逐渐相信这是有利于他们自己利益的。苏帕尔曼的村子中共有 80个农户,现在已经有 60户加入了该项目。

  马哈利介绍说,社区关爱扶助中心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的作用其实只是“发起者和推动者”,有 100名培训人员和农民吃住在一起,但农民才是真正的参与者和执行者,他们是最核心的人员。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亚太资源集团的扶贫模式注重于村级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而非一次性的投入,注重于对农民的观念的更新而非纯技能的培训。

  “中国的企业仍然认为单方面捐建学校或者其它设施就足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助理兼NGO村级扶贫项目主任刘冬文说:“他们不是只追求利益,也希望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但是不懂如何去做。廖省的社区发展项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社区发展模式为中国的企业展示了应该如何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当然亚太资源集团在开展这项扶贫项目中也受益匪浅,1998年印尼排华风暴中,华人背景的亚太廖省浆厂在当地农民的保护下安然无恙。

  这种社区发展模式正在被中国扶贫基金会有意引入中国,考虑如何做到本土化,负责该项目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如果老百姓需要喝绿茶,就不要给可乐。”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