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广东丝绸集团改制创新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 00:07 中华工商时报

  老国有外贸企业的生机从何而来?

  新华社记者车晓蕙

  最近,广东丝绸集团通过公开转让程序受让了湖南丝绸进出口公司50%的股权,而在今年2月,广东丝绸以55%的控股比例参与重组了广西丝绸进出口公司。随着一系列跨省重组动作的完成,以广东丝绸为龙头的“南中国茧丝绸产业带”已初显轮廓。

  从全线亏损,到进出口总额超过23亿美元,位居全国丝绸企业第一位,广东丝绸集团通过不断改制创新,正在使一个老国有外贸企业重新焕发生机。

  股份多元化:四两拨千斤

  2000年前后,广东省市县两级的国有丝绸进出口公司大多数经营困难,有的负债累累濒临破产,行业面临全线亏损。广东省政府对广东省丝绸集团进行授权经营,全省地市两级的82家国有丝绸公司成为集团的子公司。如何盘活国有资产,让这些企业重获生机?

  广东省丝绸集团董事长蔡高声说,对传统的国有外贸企业来说,保持纯国有不行,简单地“一卖了之”也未必可行。作为丝绸纺织业这种竞争性行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体制不活是“致命伤”。

  广东省丝绸集团对属下企业实现了全面的产权制度改革,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相继摸索出7种不同的改制模式:包括主体重组、整体改制、整合重组、退出重组、建新租旧、抵押经营、依法破产。改制后的子公司国有持股比例一般下降为35%-50%,由经营班子和员工各占有一定股份。

  中山市丝绸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关天计说,改革的过程是痛苦的,经营者和员工持股,都是“真金白银”地拿出钱来,改革把企业与员工的利益紧紧捆在了一起,也把企业员工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中山丝绸改制前年出口仅有5000多万美元,基本没有净资产,改制后企业得到迅速发展,2006年进出口额达到5亿多美元,赢利2000万元,并且创出了自己的服装品牌。

  目前,广东省丝绸集团的82家子公司已实现全面赢利,近几年丝绸集团年利润率都达到20%以上。集团从1999年国有资产净值仅有1789万元,到2006年国有资产净值增加到3.6亿元。

  一手牵起国际市场

  一手牵起千万农户

  在蚕茧行业,人们常用“一年涨两年跌”来形容市场波动的频率,价格好时蚕农一哄而上种桑养蚕,不好时又会挖桑毁蚕,蚕茧原料供应不稳定,严重影响企业对外贸易。

  为了稳定行业基础,广东省丝绸集团发挥优势,在粤北、粤西等贫困山区大力发展蚕桑基地,支持各县市子公司发展成“公司+农户”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村镇集体签订“低补高就”的保护价订单,市场价格低时按“订单价”收购,高时则随行就市。

  目前,广东省丝绸集团带动建设的桑园面积达80万亩,带动了35万农户150万农业人口脱贫致富,年产茧从2000年的30万担增加到2006年的140万担。

  华南农业大学徐兴耀教授认为,广东省丝绸集团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科技投入从产业链前端做起,依托贸工农一体化优势,使科研成果很快普及到生产一线,真正做到了一手牵起国际市场,一手牵起千万农户,这是一些私营企业很难做到的,对丝绸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兼并重组:

  把国有外贸“由大做强”

  今年,已成功完成企业内部改制的广东省丝绸集团开始把触角伸向周边省份。通过成功重组广西、湖南两家省级丝绸企业,广东省丝绸集团将把广东丝绸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快速嫁接到资源丰富的内陆省份。

  蔡高声认为,伴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原有的一些国家保护性政策相继取消,来自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又层出不穷,加上

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等因素,企业承受着巨大压力。在内外夹击的市场环境下,国有外贸企业必须夯实产业基础,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谋求从解决“吃饭问题”向更高层次发展。

  在产业链的另一端,广东省丝绸集团加大了自主创新和科研技改能力,建立广东丝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同时发挥国有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地位,在佛山启动建设珠三角区域总部,加大丝绸纺织深加工等高端资源的整合力度。

  广东省丝绸集团自创的“SILQUE”(丝丽)品牌,先后在国内、香港及欧美15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丝丽品牌在去年

意大利米兰时装周举办了专场发布会,实现了中国服装品牌走向世界的新突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