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南宁创新政府采购管理体制 节约开支21.65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 11:11 经济参考报

  记者 刘伟 张周来

  本报南宁电 政府采购先行一步的广西南宁不断创新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在扩大规模、制度建设、信息化、体制改革、工程采购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实现了政府消费行为市场化,促进了廉政建设。1998年至2006年底,南宁市本级财政执行预算89.06亿,实际成交67.41亿,节约21.65亿。

  实施采管分离,完善监督机制

  南宁市自1998年在广西率先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以来,着力推进政府采购制度化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10多个管理制度和办法。南宁政府采购的创新做法曾获首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据南宁市财政局副局长刘志烈介绍,2005年,南宁市政府开始推行政府采购“采管分离”措施,同时将政府采购法与招投标法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市财政局负责履行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职能,成立政府集中采购中心,作为政府采购执行机构、集中采购机构,实现了三者之间职能划分清楚、运转协调的工作目标。

  在政府采购监督机制方面,南宁市努力探索形成

财政部门、纪检监察机关、
审计
部门以及其他与政府采购有关的行业主管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监管的行政监督管理体系。审计部门把政府采购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审计内容,每年都要对政府采购工作进行专项审计,并将政府采购纳入单位负责人离任审计的内容。

  与国际接轨,将政府投资工程纳入政府采购

  南宁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实施意见》,率先在全国将政府投资工程纳入政府采购管理,并在工程造价确定上与国际惯例接轨,实行无标底招标办法,按“控制量、放开价、由企业自主报价,最终通过市场竞争确定价格”的国际通用的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进行采购,从制度上、机制上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进一步规范了我市工程政府采购行为,

  刘志烈表示,从工程纳入政府采购管理的实践来看,工程采购的平均资金节约率在20%以上,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建筑市场的规范运行,预防了“工程上去了,干部倒下”的腐败现象的发生。

  首创政府采购网,使政府采购成为“玻璃缸里的鱼”

  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建设,是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和起点。近几年,南宁市通过建立政府采购网,创建信息公开和共享平台,加大对信息披露的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完善推进政府采购公开透明化新路。

  1998年9月,南宁市在全国第一个开通政府采购网站,并利用网站建立对办公自动化设备、公务用车等货物实行网上竞价采购体制,即采购人通过网站发布采购信息,供应商直接通过电子系统进行报价,由计算机系统按价格优先、投标时间优先的原则自动确定中标供应商。这种采购方式,提高了采购的效率和透明度,降低了采购的成本。“十五”期间,实现公务用车、办公自动化设备采购2.1亿元,资金节约率为5.7%。

  在信息发布方面,南宁市明确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层次,要求所有的采购信息都必须在指定媒体上公布,提高采购信息发布的透明度。监管部门随时查询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媒体的信息公告情况和对采购代理机构公布信息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对违反各项规定的行为不姑息迁就,查处结果向社会公布,以确保采购中的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纠正。

  刘艳说,南宁市将继续完善对信息公告的管理,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制定具体的信息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层次;加大对信息披露的监督检查力度等办法来强化政府采购的透明度,真正使政府采购成为“玻璃缸里的鱼”。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