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成都综改方案:以社会事业为核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 10:02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左青林

  在申请综改试验区竞逐中表现比较低调的成都,以一份“以发展社会事业为核心”的试点方案,把握住了机会。

  成都为申请综改试验区准备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成都试验区框架方案>(以下简称<成都方案>)显示,成都要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四位一体”的改革路径,来完成综合改革试验田的改革探索使命。

  全面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增进改革的整体效应是成都决策者们对综合配套改革的理解。以此为理念设计的综改方案,呈现出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改革并重的思路。

  <成都方案>显示,成都有意推进资源配置机制改革方面进行尝试。如创新土地管理方式,探索城乡建设用地统筹利用和土地利益统筹分配的新办法,创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办法,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农用地规模流转办法,加快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作为西南金融中心,金融领域的体制改革探索,成都也要尝试。如探索产权市场、非上市股权交易市场、各类基金市场、票据市场和金融

不良资产交易市场等金融市场建设,形成国家级或区域性交易场所。

  而全面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成都试点方案中最大的亮点。

  实际上,成都市在此方面已有所试验。目前成都市打破城乡分割的行政管理构架,按照归口管理、城乡一体化的演奏,整合了规划、交通等30多个部门的管理职能,并在市、区两级设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专门机构。

  “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是成都赢得改革试验区名分的最大资本。”成都当地一位政策参与者表示。

  <成都方案>显示,成都要在如下社会体制改革领域进行探索。即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完善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体系;探索城乡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并轨;逐步建立城乡全面覆盖的社会综合保障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

  谋求六大政策权力

  对于新一轮申新热潮,

国家发改委的态度非常明确:综改试点要实现地方自主改革,不给具体优惠政策。但是,按现有体制,有些深层次体制改革,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

  对此,有专家分析,试验区最大的吸引力是以“试验”的名义向地方让渡了中央的部分职权,使地方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地方要寻求与改革目标相匹配的政策权力。”

  成都希望得到的改革空间有六个方面。

  首先,支持成都“试验区”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如深化机构改革,探索建立符合中心城市统筹城乡管理特点的政府机构体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能力。

  其次,针对目前城乡二元分割很多根源在于“规划权”高度集中,地方没有权力空间,成都此番特意提出,中央要支持成都进行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如建立统筹协调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的规划机制。探索增强特大型中心城市与国家规划对接和协调能力的机制,提高规划对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统领和调控作用等。

  和其他申请综改试验区一样,成都还希望获得在土地制度、金融制度、财税制度及对外开放权领域“先行先试”的权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