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无锡臭水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0日 10:34 《财经》杂志

  太湖治理所带来的些许曙光,总是旋即被经济增长的压力所湮没

  □ 本刊记者 于达维/文

  “那天早上,我一打开水龙头,流出来的水像桔子汁一样。”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无锡居民房剑峰回忆起5月29日清晨的一幕,仍然记忆犹新。从小至今,在无锡生活了二十多年,这样的事情他还是生平第一次碰到。

  从5月28日晚间开始,这个280万人的江南古城就已经感觉出了异样。太湖地区大面积爆发的蓝藻拥挤到湖区北部的梅梁湖、贡湖地区,藻类死亡腐烂后又导致水体产生臭味;而这里恰恰是无锡市现有的三个水源厂中的两个的取水地,这意味着占这个城市七成的供水,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臭水。

  一直到6月4日,经过水利部门尽最大努力从长江调水补充,加上降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太湖水质,无锡市才完全恢复了自来水达标供应。

  “我们是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长朱威谈起这两天的经历,无限感慨。

  蓝藻凶猛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地处太湖北岸的无锡,自古就因得天独厚的位置,享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然而,5月31日,《财经》记者在这里看到的是另外一幅场景:已经肆虐两天多的蓝藻,把岸边的石块染成了绿色。从长江加大调水量以及对蓝藻进行人工打捞等,多少冲淡了湖水中的腥臭,但这种味道仍依稀可辨。

  目前,无锡总共有小湾里(牵龙口)、贡湖(南泉)和锡东三个水源厂,均来自太湖。自5月16日开始,梅梁湖水质变差,到5月22日,牵龙口水源厂已经停止供水;无锡不得不对城区供水进行调整,除了将锡东水厂平时承担的份额从20%提高到30%,其余70%则全由南泉水源地提供。

  但到了5月28日,随着南泉水源地水质也严重恶化,湖水开始变黑并散发出恶臭。一场“水荒”终于无法避免。

  当天,湖水中的溶解氧下降到0毫克/升,氨氮指标则上升到5毫克/升。这意味着,蓝藻爆发后已经将水面全部覆盖,并在太阳照射下死亡,直至耗尽水下所有的氧气。

  在贡湖水厂值班的周师傅告诉《财经》记者,从他个人经验来看,一般溶解氧下降到1.0以下,就会出现“河翻”,即水下的鱼虾都因缺氧窒息而死并随后漂浮上来。在正常情况下,溶解氧水平应该在5.0到7.0之间。

  “往年到特别热的时候才会出现,也就持续一两天,没想到这次这么严重。”他说。

  造成这场灾难的直接罪魁祸首,是地球上也许最原始、最简单的一种生物——蓝藻。蓝藻又叫蓝绿藻,属于原核生物,早在35亿年到33亿年前就已经出现。目前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其中中国已有记录的就有约900种。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长朱威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太湖中肆虐的蓝藻,主要包括铜绿微囊藻和鱼腥藻两种。这两种蓝藻所产生的藻毒素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也是引发肝癌的重要诱因之一。

  贡湖水厂的周厂长告诉《财经》记者,一旦蓝藻泛滥,只能用大量的高锰酸钾和漂白粉消毒;对于蓝藻死亡所产生的腥臭味道,自来水厂还缺乏有效的消除手段。

  因而,无锡城区自来水自5月28日晚就出现浓重的腥臭,不仅无法直接饮用,烧饭、洗手、洗澡都不堪忍受。

  河流湖泊中,蓝藻含量过高是否会对人体有影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从现有的实验结果来看,蓝藻分泌的藻毒素对肝、脾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与消毒剂漂白粉的反应生成物三卤甲烷(THMs)更是公认的致肝癌物质。在这次应急处理过程中所添加的高锰酸钾也属于强氧化剂,如果不能在后续处理中将其清除,有导致皮肤烧伤、内脏水肿衰竭的危险。

  太湖老去

  此次蓝藻大爆发,直接原因,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6月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所言,的确有天灾的成分在。今年以来,太湖的水位比往年偏低,加上4月以来气温明显偏高,这些都为蓝藻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温床”。

  抛开这些,这一事件实际上在给我们传递着一个更为清晰的信号,那就是太湖正在渐渐老去。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刘树坤对《财经》记者表示,任何一个湖泊都要经历从少年到中年、老年的过程,富营养化是其最显著的特性;伴随这一进程的就是蓝藻的增加,仿佛不断扩张的“老年斑”一样侵蚀湖面。

  在自然界中,这一“衰老”过程通常十分漫长,一般都有成千上万年;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这一过程往往被大大加速,甚至缩短到几十年、十几年。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太湖就开始出现了富营养化(即衰老)的征兆,到80年代末已经非常明显。“太湖成了太湖周围人的洗脚水。”刘树坤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这些氮、磷等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农田施肥、农业废弃物、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太湖流域的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倍,城市化率高达50%以上,流域内有37个大中城市及县级市,大小企业6 万多家在流域内星罗棋布。

  以0.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十分之一的GDP,在经济奇迹的背后,是不堪重负的“环境负担”。这个巨人产生的大量的工农业和城市生活废水,很多未经处理就被排入水域面积5551平方公里、河道总长约12万公里的太湖水系中。

  据太湖流域管理局的监测,近几年,太湖流域每年直接排入河湖的工业和生活废污水量,都在50亿吨左右;而太湖本身在正常水位下的库容也只有44亿吨,也就是说,每年排入太湖的污水能够填满整个太湖还有富余。

  日积月累,原本再健康的“肾脏”,也注定难以承担。根据太湖流域管理局2007年2月发布的统计数字,太湖流域省界河流水质94.4%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整个太湖水域,有超过八成的面积为中度富营养水平,即总磷水平处于0.2到0.6毫克/升,总氮水平处于2到6毫克/升之间。

  一般认为,当湖水中的氮含量是磷含量的15至20倍时,是蓝藻大量繁殖的最佳条件。

  从蓝藻爆发频率和强度的统计数字也可以看出,太湖在过去二三十年间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老的。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蓝藻水华首先在无锡的五里湖出现,但其爆发成为一种现象,却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80年代中后期,每年都会爆发两到三次,分布范围也逐步扩大到太湖梅梁湾等区域;及至90年代中后期,每年爆发的次数则增加到了四到五次,爆发区域也逐渐向整个大太湖扩展;到了2000年,进一步的监测结果显示,连太湖的湖心区域都开始出现严重的水华。

  治污“长征”

  鉴于太湖水质日趋恶化的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务院有关部委就会同苏浙沪两省一市,发动了多次声势浩大的水污染治理运动。

  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1998年12月的“聚焦太湖零点达标”行动——1999年1月1日零点前,太湖地区1035家重点污染企业必须全部实现达标排放。不过,到了1999年年底,太湖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与一年前相比,反而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态势。

  根据国务院1998年正式批复的《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 年规划》,提出2000年太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出入湖主要河道水质,要达到地面水III 类水质标准,实现太湖水体变清。

  在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长朱威看来,最初的规划显然都过于乐观,“没有预料到治理太湖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专家透露,当时在规划“太湖水变清”时,估算每年进入河道和湖泊的工业废水只有5.4亿立方米,生活污水的年排放量也只有3.2亿立方米左右。

  但在《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中对于“九五”计划得失的总结中称,在要求“变清”的2000年,太湖流域仅点源污水排放量已经达到15亿立方米,这尚不包括农业养殖业造成的面源污染。这部分污染源的贡献,要占到污染物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现在的问题是,“即便所有排污口都达标排放,”朱威对《财经》记者强调,其排放量也已经远远超越太湖的纳污能力。按照目前的排污标准,氨氮含量的最严格标准是10毫克/升,这在国家地表水标准中仍然是劣于五类的2毫克/升的5倍;而且只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对其排放总量实际上难以控制。

  2004年,在庆祝太湖流域管理局成立20周年举行的太湖高级论坛上,水利部原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乾清就直言不讳地表示,“按现在的城乡排污量和达标排放的标准治理太湖,太湖流域的水永远达不到清洁地面水的要求。”

  该中心主任马军博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就指出,虽然多年来政府在治理太湖中做了很多工作,但不能忽视的是企业的发展速度比较快,长三角更有超越珠三角成为世界工厂的趋势。“不能说努力是白费的,但是这些努力确实被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所带来的更大规模的排放抵消了。”

  不无讽刺意味的是,目前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已经超越工业污染,成为太湖富营养化的“最大贡献者”。

  “凤凰涅炏乭?

  此次蓝藻袭城事件,会成为一个新的转折点么?

  在6月2日召开的无锡市委常委会议上,无锡市确定不久将正式启动治理太湖、保护水源的“6699行动”,其中包括六大应急对策、六大工作机制、九大清源工程、九大治污措施。

  以其中“九大治污措施”为例,包括提前关闭规模以下化工生产企业;沿湖地区排污口封堵、截污和水域功能区断面达标;所有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禁止新建排放氮磷污染物的项目和限制氮磷污染物排放总量等。

  会议要求,大家必须以“凤凰涅炏”的决心,义无反顾地进行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

  然而,正如朱威所提醒的那样,治理太湖不是无锡一个城市或者江苏一个省的事,也不是哪个部门或哪个单项措施可以解决的。即使1984年12月成立的太湖流域管理局,目前只有水利调度的职能而没有环境污染的监督权,作为空间也都相当有限。

  一些专家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业内早已有这样的说法,“环保不下水,水利不上岸”,即环保和水利部门互不过问。这么多年的经验或者说教训表明,部门之间缺乏协作,也是太湖治理多年来事倍功半的原因。

  要理顺的,绝对不仅仅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要真正实现引清、截污、生态修复等综合处理措施,就需要太湖周边的江、浙、皖、沪三省一市的上下游共治,“以整个流域为单元进行治理”。

  但是由于利害不尽相同,这些协调起来难度无疑更大。无锡市政府一位退休干部就对《财经》记者抱怨说,在治理太湖上,无锡一直以来可谓是不遗余力,因为太湖关乎无锡的切身利益。但是对于上海、浙江来说,虽然也在搞,但是力度一直不太大,“所以,无锡的努力往往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刘树坤对《财经》记者表示,上世纪80年代末,他们曾经和日本专家共同制订了太湖治理方案。

  当时估算,如果要把太湖的水质水平恢复到80年代初的水平,要花费2500亿元,这包括了对湖体本身和整个流域的治理以及污染源的搬迁;现在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的话,大概需要5000亿元。

  “要十年解决问题,大概一年要投入500个亿,所以政府必须要下大决心。拖得时间越久,后果越严重。也许到了五六年后,无锡就真的没水喝了。”他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