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邮箱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天气 | 答疑 | 导航

滚动 | 新闻总汇 | 国内 | 国际 | CBS | 产经 | 管理 | 会议 | 职场 | 名记秀
专题 | 区域经济 | 公司 | 债券 | 家电| 生活 | 专栏 | 产业 | 回顾 | 封面秀
股市论坛 | 沪市 | 深市公告 | 理财 | 银行 | 外汇 | 保险 | 期货 | 基金 | 招银财富 | 理财 | 网上银行 | 信用卡 | 金葵花理财
行情 新股 及时雨 要闻 焦点 公司 热股 B股 模拟股市
股票代码 股票代码检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中国资本市场正是这样一个英雄豪杰辈出的地方,十余年间,多少能人异士在这个舞台上一展身手,各领风骚三五年,留下了一段段股市传奇;而顾雏军和他的格林柯尔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2000年7月到2004年4月,不到四年光阴,顾雏军借力资本市场,转战于近十家上市公司之间,其间虽然历经风波,但最终成功掌控五家上市公司,涉足两大热门产业,缔造了又一个股市神话,格林柯尔系也羽翼渐丰。
但在荣耀背后,格林柯尔帝国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呢?
[发表评论]

 

  1989年,顾雏军第一次露面就带来轰动效应,但也带来了一场中国制冷学界的大辩论;1997年,格林柯尔以奇迹般的速度崛起,并成功上市,但随后却遭到了各方的空前质疑。 [发表评论]

顾雏军与格林柯尔神秘崛起:
顾雏军第一次出现在公开的报道中,应该是1989年1月6日。这一天,首都两份大报同时推出一条特大新闻:30岁的能源工程师顾雏军发明了“顾氏热力循环系统”--目前世界上“所有制冷、空调、热泵及热流体循环中最佳的热力循环系统”。
国内制冷学界的大部分专家对此投了反对票,这场辩论一直持续到1996年,最终导致了国内制冷学界与顾氏长达10年之久的对立。
1997年顾雏军创办格林柯尔公司,随后几年公司发展成为“仅次于杜邦和帝国化工的全球第三大制冷剂制造商(公司宣传资料语)”;2000年7月格林柯尔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其纯利在2001年中期已达1.5亿港币。[发表评论]
质疑声起:
2001年12月,质疑顾雏军和格林柯尔的报道见诸报端,内容针对两大焦点:1、顾氏理论争议多;2、制冷剂疑有泡沫。
文中并就相关事件进行了详细论述,这也导致了格林柯尔股价大幅下挫,市值两天损失了10亿港币。[全文] [发表评论]

2002年7月,曾经揭露“基金黑幕”和“银广夏陷阱”的《财经》杂志再度抛出重磅炸弹,矛头直指格林柯尔业绩--“作为香港格林柯尔上市公司惟一的供应商,天津格林柯尔2000年的销售额不过300多万元,这使香港格林柯尔利润过亿的业绩失去了基本支持”。
[全文] [发表评论]

绝大多数公司在被市场如此质疑之后,大多都无计可施一蹶不振;但格林柯尔却采取了出人意料的反击方式:大张旗鼓地在市场上大肆并购。[发表评论]

格林柯尔顺利入主科龙电器 协商处理科龙容声两商标

  据透露,格林柯尔已顺利入主科龙电器,此次公告最早将于12月27日香港圣诞假期后在深、港两地股市同时公布。(花费3.48亿)[全文] [发表评论]
格林柯尔系浮出水面 顾雏军成功收购美菱电器

  尽管顾雏军与合肥市高层商谈收购已有一年多,但此次成功收购美菱仍事出突然,此前业内几乎没有半点风声。(花费2.07亿)[全文] [发表评论]
格林柯尔出手亚星客车再伏悬念 重组接近尾声

  就在市场热传格林柯尔与南京斯威特集团竞收ST小天鹅的时候,格林柯尔与亚星客车(600213)洽谈重组的事情已经接近尾声。(花费4.18亿)[全文] [发表评论]
格林柯尔施“木马计”:击退万向1亿入主襄轴

  尽管襄轴集团从襄轴退出,早在人们意料之中,但此次襄轴突然宣布与格林柯尔联姻,还是让市场人士颇感意外。(花费1.01亿)[全文] [发表评论]
在上述收购活动期间,格林柯尔还先后小天鹅小鸭华意压缩ST冰熊等上市公司接触,虽然最后并未成功,但其势头之猛,真是令人大为吃惊。[发表评论]

尽管有科龙的成功扭亏在先,又有美菱、亚星、襄轴的成功并购在后,但顾雏军和他的格林柯尔始终摆脱不了市场的质疑,这次的对象是格林柯尔并购的资金来源。[发表评论]

收购行动耗资已超5亿 格林柯尔收购巨资从哪来

格林柯尔(8056.HK)2003年上半年的纯利只有50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了93%;而从2002年10月至今,格林柯尔在收购吉诺尔、上菱、美菱、西泠等四家冰箱企业时的费用支出就超过了5亿元。要是从2001年10月收购科龙算起,格林柯尔公开的投资总额更是已经超过了40亿元。[发表评论]

顾雏军“格林柯尔”系接连收购 巨资从何而来?

收购ST襄轴后,顾雏军已有4家A股公司和1家香港创业板公司,至此顾雏军精心打造的冰箱、汽车两大产业布局轮廓逐渐清晰,格林柯尔系已悄然成形。而据不完全统计,顾雏军4次收购共耗资35亿左右。[发表评论]

格林柯尔购小天鹅 顾雏军:我惟一不缺的就是钱

顾雏军:“我现在才9个亿的银行贷款。其实,家电企业做得好是不需要钱的。科龙冰箱、空调从来不赊账,款到发货,我们到美菱以后也要求这样。而我给供应商的钱要晚7-8个月的时间,因为我一般给他们承兑汇票,不给现金。所以我们现在惟一不缺的就是钱。”[发表评论]

收购资金从何而来 顾雏军称我的钱有国际背景

扬州格林柯尔注册资本10亿元,有8亿是真金白银,虽然科龙美菱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现金流,但目前仍没有公开披露过任何为母公司担保或提供融资的公告。顾氏的资金来源目前仍是个谜,但他提到“我的钱有国际背景”。[发表评论]

管理“是一种痛” 格林柯尔并购美菱胜算几何?
 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民营企业格林柯尔并购了国内两家著名的上市公司科龙和美菱,其意义是非同寻常的。综观并购美菱结果,渠道则可能是格林柯尔的最大渴求,至于管理很难说不是一种痛。[发表评论]
格林柯尔入主亚星客车 顾雏军进军汽车前景难料
 有业内人士称,收购亚星客车,顾雏军接手的可能是一个烫手山芋;顾雏军掌控下的格林柯尔能否像进军家电行业一样,在汽车行业里呼风唤雨,尚需观望。 [发表评论]
格林柯尔收购ST襄轴 顾雏军能否打造完美平台
 以总资产仅有6.93亿元,销售收入连年递减的ST襄轴,能支撑起顾雏军的宏伟理想吗?更何况,2月末刚刚摘星的ST襄轴,还要面临着摘帽保壳。[发表评论]

纵观未来,顾雏军和格林柯尔需要处理好两个方面:首先,整个体系的资金链条需要较好的维持下去,否则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其次,如何将旗下的多个企业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更是下一步的重中之重,如果并购的企业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带来良好的回馈,那么将会加倍地给格林柯尔系带来负面影响。
顾雏军和他的格林柯尔帝国未来将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来电:010-82628888转5173;策划:云舞;制作:云舞
  欢迎网友投稿 信箱:finance2@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