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正文
 
华南期货:豆粕信心恢复有待时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7日 12:03 华南期货

  豆粕(资讯 论坛)期价经过大幅下跌之后,后期跌幅将趋于缓和,但由于豆粕市场人气受到重挫,市场信心仍有一个恢复的过程。由于大豆(资讯 论坛)目前处于"天气市"中,后期宽幅振荡的可能性较大,期价仍有机会向上反弹,豆粕将跟随大豆反弹,因而我们也不宜过份杀跌。

  豆粕 信心恢复有待时日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华南期货研发中心 苏东荣

  一、全球大豆供求发生逆转,密切关注产区天气状况

  中国和美国新豆产量有望丰收给予国际大豆价格较大的利空打压,全球大豆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大豆供应从去年的严重紧张到今年的供过于求。但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产区的天气状况仍然应该是我们关注的关键。今后的3-5周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左右大豆价格走势的关键时期,投资者需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8月份,中国和美国的新产大豆仍处于结夹的关键期,天气依然是市场炒作的主要题材。据美国全球气象服务公司(GWS)发布的气象特刊称,在8月份的头两周,美国中西部的大豆种植区天气普遍良好,有时气温会变得非常温暖,绝大部分地区不会出现过度的高温。降雨基本上是零零星星的,玉米种植带的绝大部分地区至少出现适量降雨。气温将会降低到70到80华氏度。从该天气预报看总体而言,美国大豆产区8月份天气较为利空,但天气是变幻无常的,大豆、豆粕期价后期宽幅振荡的可能性较大。与此同时,我国气象部门的最新预测称,8月上旬东北地区降雨量一般有40-70毫米,部分地区有80-150毫米,天气状况对当地新豆生长极为有利。如果在未来的3-5周内,美国和中国的大豆种植地区没有发生严重天气灾害,大豆的价格趋势将继续向下运行;但如果出现异常天气,严重影响到中国和美国当年大豆产量,则可能刺激大豆及豆粕走出一波报复性反弹行情。

  二、中国大豆进口大幅下降,大豆豆粕市场压力减轻

  据新华社援引海关数据称,世界最大的大豆采购国,中国2004年1-7月进口1078万吨大豆,较去年同期下降12.1%。因信贷紧缩和迟滞的国内豆粕需求,在最近几月里,中国压榨商购买放缓。官方的数据显示,中国大豆进口今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下跌11.9%至890万吨。美国农业部把2004-2005年中国大豆进口预估下调100万吨,因蛋白质豆粕需求下降。大豆进口的减少将减轻国内大豆、豆粕市场的压力,但在国内新豆上市以前,整体库存基本能满足需求。近年来,南美大豆产量增长势头迅猛,从进口大豆成本来看,南美大豆报价明显低于美豆报价,这将打压国内大豆和豆粕的价格。南美强劲增加的产量对国际大豆市场价格构成很大压力,对国内大豆豆粕市场产生一定的利空打击,该因素将限制大豆豆粕期价反弹的高度。

  三、国际市场利多因素增加,国际大豆现货价格回升

  美国农业部在8月12日公布的月度供需报告中,对新豆产量的预测数据,完全出乎市场预计的水平而大幅降低,8月供需报告中调低了2004/05年度美国大豆产量,USDA在完成2004/05年度作物第一次调查之后,预估美国大豆2004/05年度产量为28.77亿蒲式耳,美国农业部7月报告中的预估为29.65亿蒲式耳。较上月下调6300万蒲式耳,行业分析师预估为29.4亿蒲式耳,市场平均预测值为29.65亿蒲式耳;平均单产下调为39.1蒲式耳/英亩,上月报告39.9蒲式耳/英亩;美国新豆结转库存为1.9亿蒲式耳,较上月预测下调2000万蒲式耳,市场平均预测为2.51亿蒲式耳;美国陈豆结转库存为1.05亿蒲式耳,与上月报告持平。这一切数据的调整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营造利多紧张氛围,抬高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为自己产品的的销售创造较高的价格。这与美国去年8月之后不断调低数据,制造利多,引发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何其相似。虽然报告中有关大豆供求状况的许多数据的真实性都值得商榷,但这种调整至少表明美国农业部的一种政策取向,而这种意图抬高本国新豆售价的花招,美国政府已屡次使用并在去年获得空前成功,相信精明的美国商人没有理由不故伎重演,而对此一向反应敏感的商品基金也绝不会无动于衷(报告出台当天基金一举减少了近三分之一的净空头寸就是明证)。而且,国际大豆现货价格开始回升,CBOT大豆8月合约从8月2日的583美分/蒲式耳强劲反弹到8月13日的高点712美分/蒲式耳涨幅高达22%,巴西大豆的现货出口基差报价也持续走强。目前美国大豆部分产区已出现历史同期的创纪录低温,结合前期的多雨天气最终可能形成早霜的担忧已逐渐引起市场的关注。

  四、国内豆粕需求低于预期,豆粕期价反弹压力沉重

  7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总量为140万吨左右,8月份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在90-100万吨,月底油厂和港口大豆期末库存累计310万吨,未来一个月内我国大豆供应量合计为400万吨。在后期市场供应已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豆粕需求的恢复预期则成为当前多空双方对峙的焦点。市场人士认为8月份国内豆粕消费情况不会出现明显改观。得出此推断首先是基于今年第一季度的禽流感疫情对我国家禽养殖业曾造成重创,家禽养殖企业和个体在后期恢复生产时均心有余悸,加之后期安徽巢湖地区再此发现禽流感,养殖业者更是望而止步,根据有关方面的报道,今年上半年全国饲料工业产品总产量3677万吨,同比下降11%,其中配合饲料产量2824万吨,同比下降8%,浓缩饲料745万吨,同比下降20%,预混合饲料108万吨,同比下降25%,而到6月底我国家禽存栏同比下降12%,生猪存栏下降15%,由此可见国内饲料及其原料市场全面恢复尚需时日,饲料业的持续低迷局面势必将严重制约豆粕需求,并对其价格反弹幅度构成压力。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预期未来年度里世界大豆供应大幅增加、而需求相比保持平衡增长的前提下,对于未来大豆价格的走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未来3-5周的美国及中国大豆种植区的天气情况。由于大豆目前处于"天气市"中,后期大豆宽幅振荡的可能性较大,期价仍有机会向上反弹,因而我们也不宜过份杀跌。短期内从技术指标上看,KD值处于20以下的超卖区,短期内有可能出现技术性反弹,其反弹上档将受前期由支撑线转变为压力线的压制。

  看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这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