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时评:各路零售大军挺进广州新城中心

2001年07月11日 11:52  人民网-华南新闻 

  本报记者 陶小淳 通讯员 曾海燕 陈伟良/文

  目前,“外资”、“台资”、“深资”、“沪资”、“港资”各路零售大军正重兵屯集珠江之南的广州海珠区,随时伺机挥戈挺进。阵前乍似无人叫战,阵外已见刀光剑影。一切迹象预示着,2001年,广东零售市场将出现鼓角相闻的壮观景象。

  圈抢商铺“稀缺资源”

  已在深圳湾与国际巨头有实战经验的深圳“万佳”的老总徐刚说,“商铺是一种稀缺资源,你占了地头就意味着后来者没有机会了”———这似乎已是各路领军者的共识。不约而同地,跨国零售兵团沃尔玛、家乐福、万客隆、吉之岛等都相中了珠水之南的海珠区这片热土。

  6月中旬,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圈地广州大道南,作为其进驻广州的第一家店址。沃尔玛具体地点是在距离地铁三号线、客村立交和原珠影厂各1公里等距离的地方,占地面积为2—4万平方米,停车位达1500个,为山姆会员店。业内人士认为,沃尔玛选址眼光相当独到,足可以“一箭三雕”:如它与西边前进路附近的家乐福超市有一定距离,而广州大道和地铁三号线又将从城北带来大量客源;此外,它的下一步是瞄准洛溪大桥以南佛山、番禺等地的客源,进而辐射整个珠三角。

  在国际市场上与“沃尔玛”早是对手的“家乐福”,此次先行了一步,早在去年就投资数千万元抢占了在前进路和南田路交界处的万国广场这个有利“地盘”。另外,在江南西路与宝业路的交界处,10万平方米的江南城即将是一个可以媲美“吉之岛”的大型综合超市。在江南大酒店对面一度停止建设的江南控股中心也被商家看中,即将启动装修,成为超大规模的家居广场。而与江南城遥遥相对的是位于江南大道中和江南西路交汇处的“江南文化商业广场”,其投资额达6亿元,面积11.6万平方米。此外,6月20日,“宏城”、“好又多”分别与相关地产商签订合作协议,前者在新港中路约3000平方米的分店将于年内开工,后者两家位于南洲路和宝岗大道的1万多平方米的商场年内都拟开业。另外,“万客隆”、“吉之岛”、“屈臣氏”、中国零售第一强“联华”等也纷纷到海珠区探路,随时准备长驱直入,其中,“吉之岛”相中海珠购物中心,有意将其作为在广州的第3个据点。

  挺进新城市中心

  以一市一地之力,海珠区缘何成为境内外零售商家集中角力的胶着之地?

  众商家异口同声地说,挺进的思路跟着广州市的城市规划向东向南掘进。

  作为华南的首要商埠广州,其城市发展的一举一动都是商家们关注的。

  随着广州市年来城市发展规划的调整,番禺、花都两地撤市改区,原在广州城南的海珠成了未来广州的中心城区,且其面积是东山、越秀、荔湾三区之和的1.5倍;其次,“三年一中变”之后,12条桥飞架,路网改造畅通,内环路横贯,3号地铁正施工,4号地铁已计划,使“河北”车辆大量涌入海珠区,使区内人气更旺盛。从1996年到2000年短短5年间,海珠人口飚升至124万;其三,海珠区房地产已成为全市销售量最大的市场,目前有500多个地盘,越来越多地吸引了高、中、低收入的不同层次的人群落户此地,为该区零售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消费群体和购买力;此外,该区的城乡结合部占全区面积三分之二,可谓地广路畅,正中世界级零售集团开设购物广场、超级市场或会员店多用单层式、占地面积要求达1—5万平方米的“下怀”。而相对地,海珠区原有商业网点的供求长期失衡和较单一的业态,意味着需求大、利润的潜力高。目前,该区居民人口结构与十年前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结构也随之步入了升级换代的阶段。海珠正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万千宠爱集一身。

  安得猛士守四方

  角力,并不因谁的温良恭俭让而退却一毫半厘。

  与选址的稳、准、狠相比较,沃尔玛在所有的公开场合都显得温文谦逊、刻意收敛任何锋芒,并每每以深圳本土商家在竞争之后与沃尔玛都得到很好发展为例证。但有业内人士分析到,数据显示,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到目前经营状况仍是亏本。如果不是从长远的战略考虑,任哪一个商家都不会如此去做。沃尔玛与深圳商家的竞争结果并不见得入世后会在其它城市重演,因为沃尔玛当时只处于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的初级阶段,且受制于当时我国实行的零售业政策,它的规模效应远远未发挥出来。时至今天,沃尔玛本土化的程度已大大提高。沃尔玛在中国的销售增长近来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仅深圳一家“珠江百货”单体店,今年以来1-4月份销售额的增长同比已达71.8%,速度可谓惊人,与国内一些企业靠网点的增长加大销售额不可同日而语。一家沃尔玛如此,还有家乐福、麦德龙,及已叩响城门的法国欧尚和英国的TESCO,旌旗猎猎,兵强马壮。

  选址只是一个表象,竞争的剑早已出鞘。要抢时间冲破自身积累速度的有限,民营企业早在年前就纷纷合纵连横,走资本联合联盟之路;国有企业则急于挣脱体制的束缚,改制的呼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涨、这样急迫过。

  但是,谁来为我镇守疆土、呐喊摇旗?“万佳”的徐刚谈与对手过招时,一再强调人才的急迫需要。这个话题的背后,预言了一个事实:包括沃尔玛、联华等在内所有进入和将进入广州的计划中,都将延请本地专才,这势必造成本地商业人才大走位。但是,中山大学经济学教授董小麟透露,由于该行业目前利润较低、待遇不高,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较少流入到零售这一行业;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沙振权认为,广东尤其缺乏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商贸经营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中低层管理人才。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的李小和反映,目前零售业的人才需求量仅次于IT行业,人才短缺,大卖场很多管理人员是台湾人。大规模扩展将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是,各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即便是商贸专业,对连锁商业的针对性尤其不强,在广东各大高校中,仍找不到连锁超市的专业或课程。广东唯一的零售上市公司广州友谊的副总张广忠也说,目前,广东流通业缺乏大作为的企业家,无论是国企还是民营,广东流通领导层在视野、观念、素质、能力上都存在较大缺陷。必须迅速造就一批新型企业家。国营企业领导层的问题是根本性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将在很大程度制约企业的发展。他反映,即便是经千考万挑才进入国企的高质素新人,三两年后又流走了。

  相比较之下,外资零售企业有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其高层管理人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挑选,基层操作人员培训系统投入较大。

  业内人士呼吁,是否应向上海学习,上海零售企业参照国际经营标准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和人才培训体系,其高层管理人员可以在全球和全国范围内挑选,基层操作人员培训系统投入较大。广东是否也应在现代商业多层次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训上建立完善的优惠政策和人才培训体系?如政府建办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企业集团建办职业培训学校等等。

  看来,将军决战绝不仅在疆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