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业庆
针对有些人提出的“去年我国经济已出现重要转机,积极的财政政策到了该逐步淡出的时候”的说法,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日前出台的一份报告称:积极财政政策目前不宜淡出。
该报告认为,从需求方面看,积极的财政政策还要再坚持一段时间。因为在建的国债投资项目需要继续完成,供大于求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性改变,物价水平仍然较低。
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必须与投融资体制改革能够接得上,与资本市场的发展能够跟上,另外,储蓄通过股本形式向投资转化这种机制也要真正形成。现在有钱的人不敢搞实业投资,如原本在西部的一些私营、个体企业投资有开始抽逃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炒股的现象,因为股市交易成本比实业投资成本低(只交印花税,不交所得税),而目前实业投资比股市投资的风险还大。因此,必须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如果实业投资上不去财政政策就很难淡出。
同时,该报告还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即便是淡出,也必须考虑几个因素:一是国际环境。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很大,还不宜降低财政政策的力度或淡出。二是市场主体的预期是否普遍转好,民间投资是否跟进。如民间投资能够稳定增长,才能考虑淡出,目前这种苗头还不明显。三是配套改革的需要。如果配套改革还需要财政政策挺一段就要再挺一段。但是,从目前的事实看,这三方面因素都还没有提供财政政策现在就可以淡出的依据。
据了解,过去三年中央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累计发行国债11206亿元,“九五”期间债务收入占GDP比重为4.0%,虽高出“八五”期间1.6个百分点,但仍低于世界各国通常采用的债务风险指标。过去三年全国基本建设累计投资37586亿元,其中国家预算内投资累计投资3985亿元,占全部基建投资总额的10.6%。这些措施带动和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对拉动经济增长率具有一定的作用。
与此同时,中央还采取其他财政措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例如过去三年国家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累计支出1090亿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累计支出553亿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累计支出1065亿元,三者合计2627.6亿元,这些财政经费支出又带动和刺激了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仅过去2年全国城镇受益人口高达8400万人。实践证明,没有利益补偿机制,没有国家财政分摊成本,中国社会就难以稳定,中国内需就难以扩大。因而,该报告认为,这几年如果没有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增长率有可能掉到6%-5%以下。
报告最后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淡出需要进一步研究。既不能不考虑财政本身的承受能力,也不能不考虑还有多大发债空间以及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因为财政政策毕竟是一种政策手段。现在财政政策主要是作为扩大内需的一种手段,用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将来怎么样引导它把国债变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衔接的一种工具,变为金融投资的一种工具,需要进一步研究。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淡出?如果不能淡出,财政承受的极限又有多大?用什么方式淡出?怎么样同有关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这些问题都需要很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