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六月二十九日电(记者栗建昌 门广涛) 虽然世界经济增势趋缓、国际需求不断下降,但是,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却呈持续上升态势。
中国国家海关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泰国、香港等主要亚洲国家和地区去年对中国大陆的出口均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以上。今年一季度,除印尼以外,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大陆的出口增幅同比又超过百分之十,其中,菲律宾的增幅高达百分之七十二。
海内外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表明中国已成为以外需为主的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市场,中国内需持续扩大、经济快速增长对亚洲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国际金融学会主席庞约翰说:“中国内需强劲,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不久可能取代日本,成为亚洲经济的龙头。”
近来,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欧洲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和日本经济衰退三大因素影响,刚刚从一九九七年金融危机中复苏的亚洲经济再次陷入困境,增速下滑。
在外需不振的情况下,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坚持推行包括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发国债等在内的扩大内需政策,不仅使本国经济保持了充沛的活力,而且为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
一九九六年以来,中国内地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百分之八点三的速度递增,去年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预计今年上半年的增幅仍将保持在百分之八左右。
国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住房、旅游、电信等新消费热点的形成,全国消费市场充满勃勃生机。过去五年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十四万六千五百一十三亿元,年均递增百分之十点六。今年上半年同比还可望上升百分之十点三。
北京外交学院国际经济系教授江瑞平说:“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不断增强的内需拉动,因此不会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威胁,相反,只会使它们从中受益。”
事实上,中国旺盛的国内需求对亚洲经济的拉动作用早已从多方面显现出来。许多亚洲工商界人士已把中国视为他们的主要投资地和出口市场之一。
过去五年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达两千八百九十四亿美元,其中约四分之三来自东亚;进口的八千多亿美元商品中,半数以上产自亚洲。
今年初,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将长期坚定不移地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与这一决策相呼应,国家经贸委近日接连公布了多个行业的“十五”规划,其中包括一项把全国汽车产量提高百分之五十五的计划。今后五年,中国大约要进口价值一点四万亿美元的设备、技术和产品。这对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意味着更大的商机、更多的财富。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给亚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世界银行[微博]调查表明,中国加入这一国际组织后,台湾和日本的出口将增加一倍,东南亚的出口将上升百分之二十。
目前,越来越多的亚洲工商界人士正在实施或制订立足中国市场的二十一世纪跨国发展战略。较早进入中国的泰国正大集团已累计在华投资四十多亿美元,兴办了一百八十多家农畜产品生产企业。集团董事长谢国民说,正大集团一直看好中国市场,今后要在商业领域“大做文章”。
一九八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劳伦斯·克莱因说:“把中国视为亚洲经济中最重要部分的时候到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