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5月24日消息:最近两天,北方某大媒体连续就每年两届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发表报道,称“有黑幕”,提出“政府应降低对广交会的宣传,多扶持其他城市的其他展会”。对此,羊城晚报今天刊登了该报记者题为《还“广交会”一个公道》的采访报道,指出:有关方面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称,对广交会的指责“并无 根据”。
该文写道:针对有关报道,广交会的承办机构——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关负责人指出,说广交会场馆外倒卖摊位的“黄牛”多过广州火车站的票贩子,这话极不负责任,火车站的票贩子有多少?广交会馆外的“黄牛”有多少?没人作过量上的统计。
其次,报道提到花了十几万元“买”摊位,马上就有人查处,被清除出场,但被没收的摊位转眼又有新“买主”……对此,这位负责人说,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因为广交会中一旦发现“黑户”,该摊位就会一直被封到此届交易会结束。
这位负责人还指出,由于对展位分配认识的不同,空泛地指责广交会是没有道理的。实际上,每届广交会数千个参展摊位,都是由外经贸主管部门下放到各省市的,给谁入场券、行业比例如何,都由当地说了算。
对于有关报道所说的民营企业门槛的问题,广州市外经贸委李慧星处长说,从今年开始,民营企业在拿自营“出口牌”方面,与国企并没有区别,同为注册资金500万元人民币,不存在歧视。但她承认,广交会摊位有限,体制是延续的,总不能将原有的做得较好的国有企业拿下,一刀切地让民营企业上吧?
羊城晚报的报道还说:广交会现在还是外贸出口的“惟一窗口”吗?显然不是。像深圳的高交会、哈尔滨的哈洽会及上海的华交会等等,怎能说广交会垄断了外贸出口呢?
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随着出口形势的变化,广交会的确需要改革,事实上多年来广交会也一直在改革:比如,摊位紧张一直是广交会的难题。为此,今年春交会,在广交会主馆西侧增设了分馆,并在其南侧露天场地开辟石雕展区,总计增加摊位551个。
又比如参展产品,主馆内腾出的摊位主要用来安排“出口大户”机电和纺织产品,其中电子家电和纺织服装摊位分别比上届增加了11.4%和6.1%,而轻工工艺类摊位占总摊位的比重,则由上届的50%降为48.3%。
广交会的一个指导趋势就是,让生产企业直接与采购商接触,减少中间环节。今年春交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加大了对国际百货连锁店和海外商会的邀请力度,此项邀请数量分别比上届增长139%和11%,总数达到1224家。
为了从较大程度上解决广交会展位不足的问题,广州还特别为广交会建设新馆———位于琶洲岛的广州国际会展中心,预计2003年秋交会可启用,那将是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完)
羊城晚报的这篇文章后面,把相关报道附录如下:
报道一:《浙江民企指斥广交会黑幕》
●早些年的广交会是各级国有外贸公司和国有大型企业的盛会。现在,政策虽已不公开对民营企业设置准入障碍,但有限的摊位早已为“国字号”占满。一部分国字号“占着茅坑不拉屎”,而那些有好产品的民企却不得其门而入。
●(广交会)场馆外倒卖摊位的“黄牛”多于广州火车站的票贩子。花十几万元“买”到摊位,场馆内的“便衣”跟脚就来查处,驱逐出场,摊位没收。可奇怪的是,被没收的摊位转眼间就有新“买主”入场,接着再被驱逐出场…
…半个月的广交会开下来,同一个“黑”摊位就被倒卖好几轮。
●许多场内的省级国有外贸公司,并没有自己的主打产品。他们摊位上摆的,都是从场外民企手中“收购”来的样品,但(民企)每类产品每天要支付数千元至上万元的“陈列费”,一旦成交,交易额则计入外贸公司账单。
这些年外贸的市场化成分越来越大,而广交会的“计划”属性却始终未予改革。体制的僵化导致了市场的失衡,最后导致交易“变味”。
报道二:《广交会该改革啦》
●交易会不如改名叫“博览会”,因为很多生意都不是在交易会上完成的。况且,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展会也少有如此长会期、以当场完成交易为目的的。如此一来,每届交易会还可少搞一些成交统计之类的“虚活”。
●每次展会可分两期。比如,展会开12天,分成前5天和后5天,中间两天用于撤展、布展。前5天安排大宗产品及国家扶持出口的产品参展,后5天则安排传统产品。这能减少客户到处问价的时间,也可降低企业的参展成本,缓解摊位供不应求的局面。
●建议广交会应取消行政干预。国家若想扶持某项产品,可以降税、降费、给政策,没必要在广交会上卖弄“关怀”。摊位完全采用报名制,如果供求关系矛盾很大,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
●改变广交会作为外贸出口“惟一窗口”的垄断局面。政府应降低对广交会的宣传,多扶持其他城市的其他展会。这么大的中国,应该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