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邮局”遭查处 POSTNET:都是炒作惹的祸

2000年12月20日 09:04  新闻晨报 

  邮政局眼中:POSTNET部分业务违反邮政法POSTNET眼中:都是炒作惹的祸给人感觉:POSTNET更像超市便利店

  前天夜晚10点50分,记者赶往乌鲁木齐路1号丙POSTNET采访。POSTNET店左面墙壁上醒目地摆放着300多个信箱,“EMS国内国外快递”等字眼非常醒目。尽管如此,它给人的感觉不像是邮局,倒是像便利超市。

  小店,红白相间、窗明几净,工作时间只有两个穿红白衣服的店员,营业时间从早上7点半到夜晚11点。店内复印机、配钥匙机、名片制作机器一应俱全,活脱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夜晚11点50分,记者在采访时,住在不远处上海宾馆的一个比利时商人急急忙忙来到该店发商业传真。他说,现在宾馆商务中心、外面服务商店都关门了。

  POSTNET经理说:都是炒作惹的祸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赶到POSTNET做采访时,POSTNET上海经理谢京和记者一见面就说,POSTNET不是“美国邮政”,“我们只是卖服务的便利店”。媒体将POSTNET炒作成“洋邮局”,结果遭致查处。

  据谢京介绍,和罗森、良友一样,POSTNET也是一家便利店,只是“他们卖的是食品,我们卖的是服务”。POSTNET经营的服务除了出租信箱、EMS快递外,还有复印、打字、传真、名片制作等共计20种服务。

  只是上月15日,POSTNET(中文译为宝驿或宝信乐)在上海一开张就引起了国内媒体的极大关注。媒体纷纷把它称做“洋邮局”,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打出“到洋邮局寄东西”、“第一家美国邮政公司登陆上海”、“美国邮局潜入上海滩”等说法。12月8日,国家邮政总局发言人指出媒体报道失实,POSTNET不是美国邮政公司。12月9日上海各大媒体登出《上海宝驿变相经营邮政违法》消息。

  邮政局:查处“洋邮局”有法可依

  据有关执法部门人士称,“洋邮局”受查处,主要因为它违反了《中国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8、9、15条。

  第8条: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9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伪造或者冒用邮政专用标志、邮政标志服和邮政专用品。

  第15条:邮政企业依法设置邮亭、邮政报刊亭、邮筒、信箱或者流动服务时,有关单位或个人应当提供方便。

  “洋邮局”:一次重创性的打击

  和邮政有关的业务究竟占POSTNET多少比例?谢京告诉记者,出租信箱、快递等与邮政相关的延伸服务只占15%。但这15%的业务将来却会构成收入的主要来源,属于核心业务范围,如果真的取消的话,将会是一次重创性的打击。昨天遭受查处后,POSTNET中国大陆第一店决定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述此事,如仍不能撤除处罚,将上诉法院。

  在上海信[微博]箱出租、EMS标牌四处可见,而上海众多的快递公司也都从事平信等邮政专营业务,整顿快递市场刻不容缓。

  “洋邮局”的整顿预示着规范邮政市场的开始。

  本报记者樊巍

  在国内开展特许经营

  不能照搬美国模式

  宝驿公司的店铺,是美国POSTNET的特许经营加盟店。但特许经营加盟店并不能够照搬特许者的全部经营范围。市工商局的有关人士说,在美国被许可的,在我国可能就是不容许经营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会长说,特许经营的前提是要合法。即便宝驿公司获得美国POSTNET的特许授权,可以使用POSTNET,但在我国,POSTNET无论是作为商标还是商号,都没有注册,因此宝驿公司以POSTNET名义开展业务是违法的,它只能以“宝驿”的名义进行。

  记者看到宝驿店铺里张贴的一张宣传品上,印着“庆贺POSTNET浦东店”的字样。下面的同贺单位有“中国特许经营协会”。工商部门指出,我国并没有“中国特许经营协会”这样的组织,只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本报记者徐斌忠)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Air及视网膜屏iPad mini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
  • 苏鑫:诺奖得主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
  • 徐斌:未来你希望孩子移民哪个国家
  • 叶檀:房价上涨到令人绝望
  • 李迅雷:中国稳增长无助化解金融风险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