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达芬奇三次上演变脸秀 警方受理刑事举报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5日 08:33  新华网
达芬奇 资料图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十八——

  达芬奇三次上演变脸秀 警方受理刑事举报案

  编者按:算上昨日发布的《沟通信》,达芬奇家居已经发布了三次媒体信函,风格各不相同,达芬奇家居在媒体面前三度上演“变脸秀”。这次的信中,“达芬奇”仍称其从未伪造过任何报关单或原产地证书,并大谈媒体杜撰谣言、迷惑消费者。在介绍退换货情况时,达芬奇坚称对于没有问题的产品,有顾客提出退货要求的,也不接受。事实证明,一个企业要化解信用危机,死撑到底行不通,只有坦诚面对真心悔悟彻底整改这一条路。如若不然,那达芬奇家居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另一个三鹿。

  达芬奇发信指责媒体造谣 否认伪造原产地证书

  昨天,“达芬奇”发出一封《致媒体沟通信》,信中仍只承认个别产品存在问题,并大谈媒体是以“造假”为预设前提,杜撰谣言、迷惑消费者。“达芬奇”还自比苹果品牌,称就连“IPHONE4也曾出现过手机信号问题”。

  “很多媒体报道都是以我们‘造假’为预设前提,对此我们不能接受。我们代理的意大利品牌的家具产品,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证明材料,均为意大利进口。而部分美国品牌中的部分产品通过保税区进口,本身不触及任何法律问题,也并不存在造假行为。同时没有任何执法部门认定达芬奇存在造假行为。”在这封信中,“达芬奇”称其从未伪造过任何报关单或原产地证书,并举例称没有一家卖场会确保销售的产品不出现任何瑕疵,汽车厂家也会有召回现象。

  再次坚称没有造假 不接受无问题退货

  达芬奇称,该公司意大利品牌的家具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证明材料,均为意大利进口,而部分美国品牌中的部分产品通过保税区进口本身不触及任何法律问题,并不存在造假行为,“同时也没有任何执法部门认定我们存在造假行为”。

  介绍消费者退换货情况时,达芬奇坚称“对于没有问题的产品,有顾客提出退货要求的,我们也不能接受。”达芬奇称,已注意到有一家律师事务所正在主动征集消费者,“我们认为与我们协商是最便捷的解决渠道。”

  暗示问题为“行业共性” 产地造假为潜规则

  在《沟通信》中,达芬奇家居“提请媒体注意”,“其存在的问题是行业共性问题还是企业的个性问题其在行业中是做得好的还是做得差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达芬奇家居的连番设问实际上是在暗示产地造假是行业潜规则。

  三次上演“变脸”秀

  算上昨日发布的《沟通信》,达芬奇家居已经发布了三次媒体信函,风格各不相同。从最初的新闻发布会开始,达芬奇家居在媒体面前三度上演“变脸秀”。

  7月13日,达芬奇家居董事长潘庄秀华在说明会上的哭泣,旨在博得公众同情。但第二天几乎一边倒的负面消息则打破了这一算盘。此后,潘庄秀华也向媒体表明,发布会后达芬奇家居重组了公关团队,积极应对媒体质疑。

  7月22日,达芬奇家居发布《公开信》,用62页的超大篇幅“澄清九大问题”。附件中还有从2005年,达芬奇与各厂家联手“打假”的扫描版报纸,以及大量外文合同,试图证实其权威性和积极态度。

  7月27日,达芬奇发布《达芬奇公司关于消费者问题的情况沟通》的邮件,语气虽然平和不少,但让人诧异的是,邮件中居然出现“诚恳希望贵报可以理解达芬奇公司的诚意,不要跟进这个方面的报道”的语句。

  在前三次危机公关均未引起正面影响后,达芬奇家居此次《沟通信》依然避重就轻,并且把同行拉下水。

  业内称其转移公众视线

  一位在家居圈打拼多年的业内人士认为,达芬奇家居公司“巧妙地偷换了概念”,旨在转移公众视线。他认为,达芬奇的问题并不是“保税区一日游”,而是在“一日游”过后却把原产地标成欧洲、美国,而不是诚实地告诉消费者,这些家具产自中国广东。

  “除了‘一日游’现象之外,达芬奇的材质号称实木,其实是三聚氰胺板,表面奢华质量却不合格,这必然是企业的问题。”

  达芬奇家居消费者欲抱团维权

  达芬奇家居造假曝光后,众多消费者开始“抱团”维权,发起集体诉讼。目前,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上百名消费者通过盈科律师事务所中国区总部及各地办公室,就达芬奇事件发出集体诉讼请求。

  相对于事件发生前期,从上周五开始,前来委托维权的消费者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两天仅在北京一地,就收到近20名消费者的维权请求,盈科律师事务所北京分所负责达芬奇维权事件总调度的一位张女士称。

  虽然目前还未计算出维权总额, 但此次发起集体诉讼涉及金额并不小。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负责人胡永鑫称,前来委托维权的上海消费者有40多位,其购买达芬奇家居涉及金额最高的有700多万元,最低的也有60多万元。“基本每个案子消费额都在百万元以上。”

  律师报案指控达芬奇涉两罪 警方受理刑事举报案

  因认为达芬奇公司不仅是欺诈消费者的民事诉讼范畴,而已经触犯了国家刑律,北京市双利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永福、刘琳昨日向朝阳警方报案,要求追究达芬奇公司涉嫌“虚假广告罪”及“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刑事责任,并认为达芬奇刑事罪名的构成与否将关乎消费者的维权诉求。

  昨晚,记者获悉,朝阳警方已收取了陈永福提交的报案材料,相关工作正在进行。受案的杨超警官表示,希望陈律师配合公安机关寻找证人证言、物证、鉴定结论等相关证据,争取早日达到立案标准。

  要不要给"达芬奇"改正的机会?

  今天凌晨,达芬奇家居致信媒体,再次对其家具问题发表声明。信中,“达芬奇”仍然坚持之前《公开信》中的说法,只承认个别产品存在问题。同时再次要求媒体“给予改正机会”。从这封信中,我们不难看出,达芬奇家居还没有从危机中清醒过来,依然在挣扎,继续在沉沦。

  不管从法律角度还是道德层面上来看,要不要给予某人改正的机会,得看其实施行为的动机、情节、后果以及悔过的程度。要不要给予“达芬奇”改正的机会,得由事实说话。那么在造假事件中,达芬奇家居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

  达芬奇们的问题需要“权威裁决”

  对这些涉及面广、影响巨大的消费事件,确实有必要给消费者明白的答案。而调查这些企业,仅依赖地方相关部门的介入恐怕还不够。就算有消费者拿出相关检测报告,证明达芬奇产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达芬奇也依然可以宣称,这只是个别门店个别产品的问题。味千拉面同样也可以这么说。如此的话,那些在全国各地都有门店的连锁企业,完全可以借此推卸责任,逃避应有的惩罚。

  对这些企业的质量监督,不应“冷热不均”。该是个别门店的问题,不妨由所在地相关部门查处,若是整个企业的问题,则应有个统一的说法,即由相关部门对这些企业做“权威裁决”,各地以此展开全面执法行动。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