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达芬奇天价家具造假案追踪:看假洋鬼子的真面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2日 15:39  新华网

  “洋”标签背后还有多少“潜规则”——达芬奇天价家具造假案追踪

  新华网上海7月12日电 (记者周琳 俞丽虹) 价格动辄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号称“意大利原产、实木制作”的“进口”家具,却被曝光是东莞生产、使用的是密度板等材料。11日,上海工商部门对涉嫌伪造产地、存在产品质量的达芬奇家居正式立案调查。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事实上,此类“贴牌”生产不仅是家具行业的“潜规则”,在地板、厨具、瓷砖等建材行业也并非鲜见。贴上“洋”标签就好卖,一方面是部分企业严重缺乏诚信,另一方面则是国人盲目“崇洋”的消费观作祟。

  质量低劣仍天价

  11日,记者跟随上海工商部门的执法人员来到位于上海市青浦达芬奇家居的一家仓库。仓库主管徐伟峰表示,这里几乎所有家具都是意大利进口的,且销往全国各地。

  第三方检测机构、国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人员现场对达芬奇的一款床头柜进行了破坏性取样检测。该中心副主任楼明刚表示,初步检测结果显示,这一床头柜的台面是由密度板制成,表面贴有三聚氰胺纸;抽屉的面板是由树脂做成,背板由多层板贴三聚氰胺纸制成,地板由刨花板制成,并非实木材质。

  而就是这款同型号的床头柜,在达芬奇家居延安西路展示厅内,原价标称为132600元,促销价仍高达92820元。

  在达芬奇家居延安西路展示厅,一位缪姓消费者告诉记者,2006年他花了200多万元购置了一些达芬奇家具,包括沙发、椅子、茶几等,使用不到一年,一些地方就出现坏损,如沙发的横档断裂等。“本来买这些产品是出于对品牌的信任,现在我已经彻底彷徨了。”

  另一位郑姓消费者则表示,自己刚刚买了150多万元的家具,目前还没有拿到货,“我是在展览会上订的,当时销售人员告诉我,这些家具是达芬奇的老板直接从米兰家具展上进货购入的,是‘意大利原产’。”

  目前,上海工商部门已对达芬奇家居立案调查。上海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处副处长郑宏表示,工商部门对达芬奇的相关展示厅和仓库进行了现场检查,封存了部分相关产品。经初步检测,达芬奇家居的部分产品并非完全的实木家具。

  针对此事,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11日发表声明称,达芬奇“在国内销售的意大利品牌家具,均为在意大利生产并原装进口至国内”。

  产品标签“迷雾”多

  上海市家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徐关荣对记者表示,达芬奇家居的产品定位比较高端,并不是这个协会的会员单位;但如果其产品真的并非意大利原装进口,则构成了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

  徐关荣介绍,此前协会与会员单位一起,制定了家具行业买卖和订制合同,并通过工商部门发布了示范合同文本。根据示范合同及《上海市家具行业产品标识标注规则》的规定,除了家具的名称、型号、价格等,企业还必须清晰地标注以下内容:一是家具产品的类别,如家具是实木的,还是人造板的;二是基材,主要包括可视部位,如门、面、顶线、脚盘等使用的材料,木类家具需要标识使用了何种木材;三是辅料,如抽屉用料等。此外,家具的产地也必须标明。他说:“如果产品标签与实际内容不符,就有可能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位在家具行业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表示,每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大型家具展会上,有很多“洋品牌”都会到现场采购,然后把产品拿到国外重新贴牌,再销往中国市场。“去看看就能明白,哪有那么多原产海外的品牌,国外人工那么贵,产量也不会太大。”

  记者走访一些建材家居市场也发现,所谓的“洋品牌”俯仰皆拾。不少橱柜、地板、瓷砖的产地都标称为“进口”,来自“意大利”“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

  中国家具行业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表示,家居行业造“洋”的手法,一般是与国外品牌合作,每年给外资品牌一定的费用。而这其中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产品是不是真的原产进口有待考证;二是标上“进口”后不仅价格飙涨,也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青睐,但价格昂贵缺乏依据和标准。

  拿什么来监管企业诚信

  “消费者不要盲目崇拜外国的品牌家具。”朱长岭说,“事实上,我国的家具制造水平已经与国际水平相差无几,没有必要非理性地追崇进口品牌。”

  针对家居行业“假洋鬼子”横行的现象,朱长岭表示,全行业都应对这种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加以抵制,把有违规行为的企业赶出市场。此外,监管部门也应切实负起责任,让假冒伪劣产品无法进入市场,对破坏行业规则的“害群之马”严肃查处,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孙元欣表示,监管者还必须首先弄清“国际品牌”的概念,对所谓“洋品牌”进行一视同仁的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和审查力度,以杜绝‘洋’品牌在宣传过程中刻意夸大品牌知名度、误导消费者的现象。”

  同时,企业诚信缺失,也是家居行业问题频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讲师唐跃军认为,诚信是企业最核心的基石,但如今部分企业一味追逐经济利益,不择手段走捷径。“企业讲诚信需要大环境,单单一家企业诚信,其他企业都不诚信,就意味着这家讲诚信的企业反而会吃亏,很可能收不到回报。如果没有整个行业、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诚信能坚持多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