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稀土出口管理符合世贸规则

  ⊙记者 李雁争 ○编辑 衡道庆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28日表示,中国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和贸易都实行有序管理的做法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不会把稀土作为讨价还价的工具。

  朱宏任在回答有关“中国稀土出口”问题时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出口国。

  已查明的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55.7%,出口量占国际市场份额的90%以上。在中国的稀土以往的生产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开采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企业环保意识薄弱,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记者了解到,池浸工艺每开采1吨稀土,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000立方米尾砂,每年造成1200万立方米的水土流失。中国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但是中国的稀土却没有“物以稀为贵”,由于产量过剩,企业之间竞相压价,中国稀土一直以很低廉的价格销售。

  朱宏任指出,“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和贸易实行了有序管理,这样的做法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中国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既要考虑促进经济发展,又要考虑保护资源环境等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

  在政府对稀土产业的有序管理下,稀土的资源价值终于得到体现,稀土类上市公司的利润和股价也水涨船高,以包钢稀土为例,其三季报预计全年净利润增长1200%。

  “中国不会把稀土作为讨价还价的工具,中国希望在合作、发展和共赢中实现与各国在稀土资源利用上的互利合作,同时保护好这样一个不可再生的资源。”朱宏任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