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鞍钢:十二五规划应弱化经济增长指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5日 00:47  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央政府对省级以及省以下政府不再考核GDP,国家统计局对省以下不再统计GDP,将地方政府从GDP增长竞赛中解放出来,转向公共服务竞赛  

  未来五年,中国将往何处去?

  答案即将揭晓。

  胡雅君

  在10月15日-18日召开的中共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将集中讨论并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文简称“十二五”规划)文件稿。

  中国正面临经济社会转型大考,五中全会上“十二五”规划如何定调,对于中国经济能否迎来下一个辉煌30年至关重要。

  就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参与“十二五”规划编制、发展指标设计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胡鞍钢。

  胡鞍钢认为,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规划应更好体现以人为本,人类发展指数(HDI)应替代人均GDP作为“十二五”规划核心指标。

  他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包容性增长”解读为“共享发展”,“十二五”期间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将地方政府从GDP增长竞赛中解放出来,让其转向公共服务竞赛。

  “十二五”应弱化经济增长指标

  《21世纪》: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发展指标设计上将会有何特点,关注重点上应如何调整?

  胡鞍钢: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发展指标设计应突出以下特点。

  一是以公共服务指标为主、经济指标为辅,反映了政府职能的重大变化和转型。大大增加了非经济指标比重,如反映资源环境指标、基本公共服务、人民生活的指标。

  二是以约束性指标为主,预期性指标为辅,反映了政府强化公共服务的责任。“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占总指标数比重的36.4%,而“十二五”中约束性指标数应争取占到总指标的50%以上,超过预期性指标数。

  我们对“十一五”规划进行中期评估发现,约束性指标安排发挥重要作用,从目前进展来看,8个约束性指标中,进展顺利的有6个,另有1个指标(森林覆盖率)由于缺乏数据难以进行准确评估,进展滞后的指标有1个(单位GDP能源消耗),目前已经完成规划目标的50.4%,经过努力完全可能在2010年实现规划目标。这表明约束性指标对于政府实施目标和行为有着明显的约束性,从而促使政府转型,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促进科学发展。

  在具体的约束性指标设计上,为落实监督,同时强化政府责任和约束力,我建议应做到便于分解到各地区、各部门。

  三是主动与国际接轨。规划指标不但是对国内人民的承诺,一定意义上也是国际承诺。“十二五”发展指标中建议采用人类发展指标,作为实现小康社会的最重要标志,同时将减少国际贫困线贫困人口、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人口预期寿命、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等部分“千年发展目标”纳入。

  总体而言。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规划应该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相应的“十二五”指标体系也应进一步弱化经济增长指标,从GDP为核心的指标体系转变为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指标体系。例如,以人类发展指数(HDI)替代人均GDP作为“十二五”规划核心指标。

  8%-9%是适度增长区间

  《21世纪》:由于在金融危机中保增长成为首要施政目标,“十一五”规划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困难重重。如何在“十二五”规划期间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如何协调增长指标与绿色指标?

  胡鞍钢:我认为核心在于解决好两个问题:

  首先,经济增长方针要转为“好字当头、好字优先”,追求适度增长,避免超高速增长。中国已经处在经济起飞的快速轨道上,“快”已经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好”才是核心问题,是我们始终需要追求的核心目标。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在8%-9%之间,也是中国经济适度增长区间,也是全社会净福利最大化的增长区间。

  “九五”处于这一区间时,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绿色发展的良性协调;而2001到2008年经济增长率提高不到2个百分点,但是却付出了巨大的资源能源消耗、生态成本、环境代价。以能源消费增长率为例,1996年到2000年是1.1%,2001年到2008年激增到9.72%。

  其次,是要进一步解决好中央与地方政府激励不相容问题。“十一五”规划中,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指标落实起来之所以阻力重重,症结就在于此。“十一五”规划将提高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的比重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但是在31个省、市、区的“十一五”规划中,仍有11个省、市、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控制耕地、节能减排等约束指标地方的积极性也明显低于中央。

  建立“气候适应型社会”

  《21世纪》:你曾建议“十二五”规划核心思想和基本思路之一是实行“绿色发展”原则,实现绿色发展战略,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三大支柱”上,新增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和实行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战略两大支柱。建立后两大支柱意义何在?实践中如何落实?

  胡鞍钢:“十二五”规划时期与此前五年规划时期相比,面临的最大的不同也是最大的挑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近年来外部异常气候大面积频繁发生大大地改变了中国发展的内部自然环境,不断地冲击正常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08年2月发生的南方雪灾,2009年初发生的北方地区、西南地区持续严重干旱,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因此我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远比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更大,未来发展最大的限制因素将是更为多发的自然灾害、环境灾害。而且它不仅是长期的重大挑战,而且也是短期的每天都发生的重大挑战。这就要求,国家发展战略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作出适应性地主动调整,制定“绿色发展战略”,将气候适应型社会和实行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战略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使其成为促进中国绿色发展、加强生态建设两大新支柱。

  具体来说,“十二五”期间要建立起“气候适应型社会”这根支柱,要求我们注重发展低碳经济,探索低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低温室气候排放的经济模式,开发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创新低碳消费方式,发展绿色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量,大幅度提高森林碳汇能力。

  “综合防灾减灾战略”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明显减少因灾死亡和伤亡人口,降低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要竖起这根柱子,就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降低经济社会应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这要求全面提高国家和全社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打造应对自然灾害的全社会安全网,降低应对自然灾害的经济脆弱性、生态脆弱性、基础设施脆弱性与社会脆弱性,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地方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优先事项,在土地利用、自然资源使用、气候变化适应、扶贫等相关规划中体现防灾减灾的要求。

  二是,提高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综合防范、城乡区域防灾减灾、国家自然灾害救援救助、自然灾害评估和恢复、卫星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信息化和产业化、减灾科技支撑、防灾减灾科技八个方面能力建设。

  从而实现从事后处置为主向事前防范为主,从减灾为主向防灾为主的战略方针转移。

  “包容性增长”即“共享发展”

  《21世纪》:胡锦涛总书记前不久提出“包容性增长”的要求,对此你怎么理解?为落实这一要求,“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应做出怎样调整?

  胡鞍钢: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包容性增长”,我认为体现了“共享发展原则”,即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持将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应该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更加关注低收入、贫困人口和残疾人口的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富民、惠民,实现民富和国强的有机统一。

  同时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逐步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提高居民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扭转不同地区、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包容性增长”,“十二五”时期政府要转变自身职能和目标。而这需要尽快改变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指挥棒”,中央政府对省级以及省以下政府不再考核GDP,国家统计局对省以下不再统计GDP,将地方政府从GDP增长竞赛中解放出来,转向公共服务竞赛。

  可喜的是,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主动创新,探索打破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机制,例如近日出台《四川省市(州)目标管理办法》规定,省政府考核各市(州)工作时,将不再下达GDP增长率指标,并确定了5个方面的“一票否决”指标,包括计划生育、耕地保有量、安全生产、维护稳定、廉政建设。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