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价格变数(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1日 15:52  《第一财经周刊》

  对于还在坚守外销的生产商来说,还有政府的出口退税保证它们在压价后仍有利润空间。2007年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曾给华宝鞋业带来了不少的压力。“退税从13%降到11%,等于企业就没有了出口创汇的补助。”张华荣说。

  今年6月中国对于钢材、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等行业的出口退税税率进行了调整,纺织业并未做调整。中国的鞋材现行的税率约为15%,“不少鞋厂就是靠这存活的。”东莞银升鞋业董事长祁耀昌表示,在有一定的利润保障的时候,他们更愿意把产品出口到国外去,虽然他们不得不承受一些额外的风险。

  多年来,这些力图保证自己利润率的工厂源源不断地为沃尔玛提供商品。

  厂商或者贸易商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进入沃尔玛对产品的监控系统,但大多数工厂的老板并不愿意这么做。对于他们来说,把产品卖出去是最重要的。“有时候工厂可能连合作方都不知道,更不要说产品会卖到哪里去了。” 广州麦普贸易有限公司区域销售总监邹鸿杰说。

  从3月开始,沃尔玛在美国全国开始新一轮的压价促销活动(Rollback)。根据花旗集团分析师黛博拉·韦恩斯威格的统计,最初推出的一万多件促销产品降价力度达到了20.5%。

  店里表示促销的橙黄色标识不断增加,到6月,累计参加压价促销活动的产品达到5万多件。原本8.88美元的记忆海绵枕降到6美元,这只够在麦当劳买一个超值套餐;268美元的22寸平板液晶电视降到198美元……除了Rollback,还有季节性清仓的服装和鞋类,印花T恤降到了1美元,蟒纹平底女鞋降到了6美元。

  人民币长期低估,让如沃尔玛这样以美金定价的贸易商拥有强大的议价能力。“而且,国外的各种税费没有国内那么多。”现任东莞市皮革鞋业协会副会长的银升鞋业董事长祁耀昌说。

  所以,尽管这些商品的价格低到离谱,但国外贸易商从中国采购的利润空间还是很高。以一双利润空间有30美元的鞋子为例:研发和贸易商可以各赚10美元,终端渠道赚5美元,工人和原材料只能平分剩下的5美元。

  “贸易商提出的条件越来越苛刻,在和贸易商谈判时,价钱都是一毛钱甚至一分钱这样加,比如出厂价从4.3美元讲到4.4美元就已经不错了,很少能一次提到5元的。”祁耀昌表示,自己的鞋厂在不亏本的情况下都会和贸易商尽量协商,保持一个好的关系。

  “现在已经出现了中间贸易商主动找工厂的现象,这个在过去从来没有过。”世界鞋业(亚洲)总部基地经理文海斌说,现在已经有3家年采购量在七八百万的贸易商找工厂了,以前都是工厂找贸易商。但他们的价钱压的还是很低,希望找单价比较低的工厂,工厂仍然掌握不了定价权。

  这些大约绕了半个地球,出现在门罗市沃尔玛的货架上的商品并不让华莱士太太觉得好奇。作为顾客,华莱士太太并不知道自己付出的钞票具体有多少人来分,每个人能分到多少。她想到自己用得多的、中国生产的商品时,脑海里会出现密密麻麻的工人在生产线上一件接一件地生产衣服,或者组装电脑时忙乱的样子。而对那之前或者之后发生的事情就不太清楚,也不是那么关心了。

  没什么别的商店能像在沃尔玛一样,一站买齐冰冻海鲜、轮胎测压计、棒球手套、夹脚拖鞋、全套卧室家具、133件装的电钻工具套装、能睡十人的三房式帐篷和电话机……哪怕是在半夜三点半。

  “我觉得沃尔玛卖的东西质量不错,价格比其它很多商店可要低得多了。”住在曼哈顿的弗朗西斯·罗德里格斯说。她创建并维护一个叫做艾克泰西帝国(Extacy Empire)的资讯网站,当她还住在布朗克斯的时候,她甚至曾经和家人搭乘一个半小时的公交去怀特普恩斯的沃尔玛购物,“但是省下的钱绝对值了这些麻烦。”但是,随着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和中国人力成本的提高,华莱士太太、弗朗西斯可能将会买到更多来自于墨西哥、越南等国家、地区的商品—特别是服装鞋帽。

  中国的一些制造商已经不得不提价了。“两个月前已经开始逐渐调价了,再不调价就活不下去了,如果订单量只有几千件,即便是对老客户也会提价,现在幅度最低也在5%。”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钟浩森说。

  中国最早的牛仔裤出口就是这家公司做的,在5月份的广交会上,老客户在钟浩森那里尚有一些讨价还价的余地,但是对于新客户,则一律提价。产品打版以及加上来回沟通的时间等,开发新客户的成本大约比老客户高出30%,经营风险也比知根知底的老客户高,因此他没有给新客户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不能接受他们提价的订单就开始寻找“中国制造”的替代选择,它们流向了东南亚和中南美洲地区。

  一个马来西亚的华人已经多次游说桂明军,让他把工厂从宁波迁到马来西亚。“我比较了一下,觉得马来西亚的各种成本低了很多,如果有一天在中国没有利润了,我肯定 得搬。”桂明军说。

  在东莞厚街镇上,似乎很容易就碰到一个与制造有关的人,他们也许是某个厂区的制鞋工人,也许是鞋盒包装厂的老板,更有可能是鞋材市场里的批发商户。因为在不到30分钟车程的范围里,可以在这个小镇上找到十多个专业鞋材市场—濠畔鞋材市场、远隆皮料市场、河田皮料市场、鸿运鞋材广场,即便叫不出名字,路人也能轻易地告诉你这些专业市场的方向。

  但是如果到了东南亚,这些厂商们还需要重新构建这种供应体系。

  要想改变现在的出口依赖状态,它们的另外一个选择是转向内销市场。在1980年代中期,以罗默(Romer.P)、卢卡斯(Lucas.R)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新增长理论”,为一些资本密集型企业提供了可能的发展模式。

  张华荣过去曾在内销市场上吃过亏,几年前为了几个自有品牌投入过亿,但市场反应并不好。他归结于外销企业缺少做内销市场的经验,渠道和铺货都不熟悉。现在在华宝鞋厂里,工人只能在厂区里找到一家华宝自有品牌的鞋店,在厂区的另一条生产线上生产。

  但张华荣正在试图改变出口企业的被动状态。

  除了关注网上的分销平台,入股国外三四线品牌被张荣华认为是学习市场运作的最好方式。“内销市场仍是未来发展最为重要的一块,”张荣华不愿意放弃“东莞模式”,在上游聚集的厚街鞋材市场附近,他参与投资了一个项目,希望把“前店后厂”的“店”也搬到东莞。

  虽然知道“成效可能要十年甚至更久才能看到”,但张荣华依然对企业的前景很乐观,“传统制造业永远是生命力最强的朝阳产业。”他说。

  “我的公司最近也在做品牌转型方面的事情,做了一个品牌在香港销,这肯定是一个趋势,前期不计成本的投入也是必须的,但有一点,这么多家外销企业转内销,有几家能成功?现在我看到很多工厂也在转型帮一些已经在国内把品牌做起来的企业做贴牌,但这个还是少数,但每个人都在想出路,想办法,转去越南,墨西哥这些国家我觉得在短期都不会看到成效。”香港鞋业商会会长方志刚说。

  更多的资本密集型企业正在开始内部转型,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方向延伸。

  银升鞋业董事长祁耀昌说,从效益上讲,他更愿意接外单,只需要生产,不需要费神销售;从感情上讲,他更希望做大自己的品牌,他开始到全国各地的商场亲身实践,了解加盟商需求,甚至带着设计师去了两三趟法国、意大利,向那里的设计师以及行业协会学习。

  来自中国的人口红利,让世界经济过了几年低通胀的好日子。

  现在,弗朗西斯觉得自己一天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面对着各种“中国制造”:电脑显示器是中国制造的、家里的5台平板电视都是中国制造的、DV是中国制造的……他们一家最珍贵的回忆也存在一个中国制造的移动硬盘里。

  最近她正在试一种叫做SmartOnes的瘦身食谱,要是没有那个中国产的红色微波炉帮她加热冷冻的瘦身套餐,“我绝对会活不下去的!”她很夸张地说道。

  这个快乐的美国女孩还没有意识到,她的生活可能会发生变化。

  (实习记者陈云泽对本文亦有贡献)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