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和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违法行为。
会议指出,多年来,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筹集资金,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规模增长过快、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为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一要抓紧清理核实并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二要分类清理规范地方政府已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划清职能,规范运作。三要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管理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的放贷管理。四要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指导监督,抓紧制定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对清理规范后仍然违反规定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定义——
所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发起设立的融资工具,它以土地等国有资源和资产作为抵押,以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方式,达到向银行借贷实现融资目的。因其增加的是政府的隐性赤字,因此最初并未被人们所察觉。
隐忧——
地方融资平台巨量负债藏匿哪些隐忧
随着过去两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和规模的飞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担心,由于一些地方特别是县级以下政府融资平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清晰,操作程序不规范,一旦融资平台的项目投资不能收回成本,这些“隐性债务”就必然显性化,给这些地方的财政造成巨大压力,甚至最后不得不由中央财政和商业银行埋单。
高盛经济学家宋宇表示,虽然中国政府债务违约的总体风险仍然有限,但近期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规模的扩张不对称地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偿还风险。
而近期楼市成交量的暴跌加大了这种担心。“在一些地方,融资平台还款过度依靠土地出让收入,在当前楼市低迷的情况下,如果土地出让收益出现缩水,这些信贷资产的质量有可能打折扣。”沈明高指出。
影响——
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排查风暴袭来 影响力或超楼市调控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上世纪90年代末的那一轮信贷快速扩张,正是地方融资平台的大量举债直接引发了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坏账激增。为避免重蹈覆辙,央行、财政部、银监会、发改委等未雨绸缪,提前做出了应对。专家预计,下一项调控政策将是地方融资平台整肃,其影响力可能会超过房地产调控。
学者建议——
巴曙松:下一步规范和清理应围绕四个方面:
第一,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分类处理,对于省市一级财政收入比较稳定,偿还能力较强的,经过必要的规范和清理后,应该对它们继续提供贷款支持,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工;对于财政状况较差的县一级平台,则尽量不提供贷款;
第二,投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必须与实体建设项目对应起来,重点防范纯粹用来借钱的壳公司,这一部分违规行为要重点清理;
第三,对打包贷款进行项目的对应和清理,即是说银行把贷款所对应的项目一一打开和对应,从而明确不同项目的偿还能力和风险水平;
第四,引入更多的市场化手段。一方面,对一部分有现金流的投融资平台,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如转让股份、转让资产等形式,让他能够运行下去。另一方面,也可以发行城投债,可以将它视为一种准市政债,经过适当的规范、完善之后,还有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