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3日电(记者 周婷玉、黄小希)名为“公立医院”,实则是“营利”医院——近20多年来,我国的公立医院日益为“名不副实”而尴尬。卫生部等单位联手启动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将致力于改变这一状况。
23日公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于2010年开始,选定16个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其中,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思想的第一条便是“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
卫生部部长陈竺说,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就是一条: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和主导地位。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表示,这意味着我国公立医院将重新回归公益性,这也是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难题的正道。
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1月底,我国共有公立医院1.4万余家。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终端,公立医院集“看病难、看病贵”等矛盾于一身,是每次医改都绕不开的“堡垒”和“重头戏”。
这次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以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指导意见明确,公立医院要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将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渠道改为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种。同时加大政府投入,保障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以此减少医院营利的动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公立医院的定位就是追求社会公益目标。当时的医院主要由政府投入,医药收费很低,医院与医务人员都吃“大锅饭”,提供医疗服务、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是其唯一目标。
“但这样的体制也有弊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较弱,服务效率较低,总体技术水平不高。”曾深入调研过我国医改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说。
随着1978年改革大潮涌起,我国的公立医院开始向“医疗市场化”进军。北大医院消化科主任谢鹏雁教授清楚地记得1985年——我国的“医改元年”。
“这一年提出对医院实行放权、让利、搞活,鼓励创收。此后,医院的规模、效益发展迅速,我的收入也明显增加。”他说。
公立医院“市场化”改革使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大幅度增加,缓解了“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等突出矛盾。但同时我国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也日益弱化,“以药补医”机制使得公立医院尽力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居民医疗费用大幅上涨。
据统计,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20倍左右,但所负担的医疗费用却增长了130多倍。医疗费用的快速上升,导致我国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日渐显现。
“公立医院应该用最少的投入来保障老百姓健康,而不是机构利益最大化。”李玲说,要从根本上改变公立医院的投资经营主体“身份”,让医院院长、医生卸下包袱,公立医院才会变得“名副其实”,老百姓才能真正获得好处。
在总结已有经验和长时间调研的基础上,我国决定将“公益性”确立为此次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北大医院院长刘玉村说:“让公立医院理性地回归公益性,也是一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表现。”
在努力降低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同时,针对大医院“一号难求”的困境,指导意见指出,要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完善服务体系;同时强调要重点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以分流大城市的就医压力。
目前,我国共有2.6万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由于对医生的不信任,许多人不去离家只有几分钟的社区卫生机构,而宁愿去大医院排队。
为真正实现分流病人的目的,我国还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其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其对病人的“吸引力”。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这被卫生部部长陈竺称为基层医疗服务走出人才困境的“牵牛鼻子”之举。这意味大医院不仅为自己培养医生,还要为社会培养。
此外,我国还要求公立医院要加强管理“练内功”。指导意见指出,公立医院要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改善医院服务,通过采取预约诊疗、急诊绿色通道等措施,优化服务流程,缩短病人等候时间等。
指导意见还明确,要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以满足老百姓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