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证监会今研讨新股发行改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9日 04:22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方俊发自上海

  今日(1月29日),由中国证监会牵头,上交所、深交所和证券业协会共同举办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将在上海召开,主要议题是关于新股的询价与定价以及新股发行的思考和展望。

  多位参会代表昨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研讨会主要是对2009年6月份以来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进行总结评估,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修改完善。

  华生:上市首日破发也很正常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的参会者,主要来自券商、基金、保险公司以及上市公司负责人和学者等。届时,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沪深交易所掌门人、证券业协会会长黄湘平以及“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也将参会。

  巧合的是,本次会议是在新股频繁跌破发行价的背景下召开的。资料显示,自去年12月15日招商证券收盘跌破发行价之后,中国中冶中国化学等大盘股前赴后继加入了破发阵营;昨日(1月28日),中国西电等四只个股也跌破了发行价,“破发”现象正愈演愈烈。

  据悉,本次研讨会主要是针对市场各方对新股询价等环节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讨论,指出问题并进行修改完善。根据安排,讨论的主题主要包括新股发行中的询价和定价、如何理性看待新股发行和对新股发行的思考和展望等。

  研讨会发言人、燕京大学校长华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际市场上,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很多,因此中国西电上市首日破发也很正常,这也意味着以后询价机构不能随意报价,而且承销商将面临发行失败的可能。

  董登新:高发行市盈率将回归

  研讨会另一位发言人、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表示,新股破发是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中国西电上市首日破发就是一个信号,将逼迫发行市盈率回归。

  董登新指出,高发行市盈率只是暂时现象,未来肯定会是一个回归的过程,尽管这是一个阵痛的过程。发行市盈率向下回归,将真正构建“买者自负”与“发行人自负”双重约束的市场机制,发行者定价与投资者打新、炒新将变得审慎而理性。

  他认为,应首先从询价机制方面予以完善,即要从询价机制开始,实行一种倒逼机制,使新股的申购环节和打新变得更加谨慎,机构在彼此博弈的时候也会非常谨慎。“如果能让IPO首日破发成为常态,再大的机构和资金也不会盲目抬价凑热闹了。”

  华生也指出,尽管原来改革废除了“窗口指导”,新股发行定价实行了市场化,但发行审核仍然没有实现市场化。如果缺乏发行节奏等市场机制配合,那定价市场化在执行过程中难免就会走形。公司再融资等二次发行也就没有市场化,因此建议再融资行政审批放宽,定价更灵活。另外,在上市发行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应完善退市制度。

  (每经记者马超彦对本文亦有贡献)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上海:021-61283003深圳:0755-33203568成都:028-86516389028-86740011无锡:15152247316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