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两住宅地块清淡成交 60日内付清余款令房企却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1日 16:22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杨冬 报道

  中央楼市调控政策不断,政府打击囤地举措频出,上海土地市场略见一丝“退烧”的迹象。昨天下午,位于松江区的环城路二号以总价7.5018亿元拍出,楼板价达8021.6元/平,溢价141%;同天拍卖的另一块宝山淞南镇长江西路南侧的388号地块,则被保利置业以6.18亿元摘得,溢价率仅为62.8%。

  可以看到,二幅地块成交的溢价幅度已经远没有“国十一条”颁布前动辄飚涨300%-400%那样来得疯狂。但也有专家指出,各个项目的土地属性各不相同,具体产品类型也不一样,不能单从楼板价的高低来判定一个区域甚至整个上海的土地市场是否遇冷。

  松江楼板价“掉价”

  根据市规土部门官方网站土地管理板块提供的权威信息显示,昨天共有4块土地集中交易,其中,占地5.84万平方米的环城路二号作为唯一的纯住宅地块吸引了最多的目光,共有29家单位领取了申请书,9家申请参与竞买。最终,由上海同济房地产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竞买人以高出第二报价近4000万元的价格拿下该地块。

  尽管溢价率依然高达141%,然而其最终8022元/平方米的楼板价,相比此前松江新南路一号地块每平方米降价2000余元。去年9月,某知名品牌房企以18.05亿元的价格夺得新南路一号地块,当时成交楼面均价为10134元/平方米。而同样是松江地块,昨天的土地之争最终定格在8022元/平方米的楼板价,相比此前下降不少。

  开发商竞拍比较谨慎

  对于昨天的三块地块拍卖结果都比较“清淡”的现象,业内人士分析,这是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国家楼市调控政策频发,让开发商看到未来楼市政策从紧的预期,从而在拿地上开始有所谨慎,以防过高溢价的土地给开发商带来过重的负担;第二,上海市政府在打击开发商“囤地”上有了切实的行动,近期收回了8块到期未开发的闲置用地,这种“杀鸡儆猴”的动作也威慑了开发商;第三,昨天拍卖的这些地块相对来说没有以前的好。

  至于淞南镇长江西路南侧388号地块的溢价幅度为何最低,业内认为,究其原因,相较昨天出让的其它几幅地块,该地块在出让文件中更加明确的提到了土地出让款的付款期限。据规土局相关出让文件显示,这块出让土地需在“本合同签订之日起60日内,一次性付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款余额”。此外,开发商现在无法长期“囤地”,还得支付50%的土地出让金,这让他们参与竞拍的时候比较谨慎。

  今年土地市场较理性

  “今年土地市场、商品房市场均会处于比较理性的状态。”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表示,虽然由于各个项目的土地属性各不相同,具体产品类型也不一样,所以不能单从楼板价的高低来判定一个区域甚至整个上海的土地市场是否遇冷。不过,从整个今年楼市状态上来做预测的话,今年土地市场也好,商品房市场也罢,均会处于比较理性的状态。 ”

  就拿地企业来看,昨天的地块竞拍者中鲜有地产“大鳄”的身影。对此,陈院长解释道,就目前市场的主体、品牌开发商而言,其土地储备量还是处于比较充足的水平。有此作为支撑,他们更关注地块的质量和升值潜力。“当然还有很多客观的因数,不能因为地产‘大鳄’的缺席就认为他们看淡当前的上海土地市场,我相信有好的机会,他们还是会出手的。 ”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