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岛”规划催生——新版海南梦
开放的程度就是发展的程度。海南岛这个中国的热带海岛,被称为世界上“少有的几块未被污染的净土”。建省20年之后,海南省启动国际旅游岛建设。这被认为是海南沉寂多年之后的再次发力。
海南岛长期发展的愿景,一度是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的概念,不仅是对内、对外的双重零关税,还有一系列的制度配套设计。而现在,一个以国际旅游岛为初步目标的设想已经在去年得到国家层面的批准。难以想象,一个仅次于台湾的中国第二大岛,一旦进入这样一种由开放到发展的制度设计,会爆发出何等的活力与能量。
改革开放以来,海南的发展模式,一直是以开放促发展,试图用足优惠政策实现跨越式发展。其“破格”行为,曾屡屡引人侧目。但在海南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破格之举,却与无数人的梦想息息相关。在每一次制度探索的过程中,海南的历届执政者和无数普通人一起,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成长。而现在,不再试图以激进方式完成原始积累的海南,在中国模式转型过程中,再次冲到前面,以阳关、沙滩、海水、空气和绿色,来勾画和实践在中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新使命。
海南岛的此番梦想,将要怎样实现?
解密海南国际旅游岛之路
区别于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深圳等经济特区,新的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统筹兼顾社会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政治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必须超越自身利益但又要通过自身探索和创新,拿出全国可资借鉴的东西
本刊记者/杨正莲 王辛莉 (发自海南)
备受关注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终于在2009年12月31日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
“这意味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将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中共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看来,国务院出台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若干意见后,海南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是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中央对海南发展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支持。”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经济却不发达。为了提振经济,海南这个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寄望于国际旅游岛建设,并由此引发了人们无尽的想象:是否要建成像香港那样的免税购物天堂?会不会有更具特色的旅游模式,比如豪华游轮上的博彩业出现?
2009年9月1日,海南省首家市内免税店在三亚正式开业,标志着海南向购物天堂迈进了重要一步。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仍然需要“争取”这种“特区”政策,这也成了海南这个中国最南方省份向前迈进的重要推力。海南省的决策者,为此曾经走过了一条颇不平常的努力路径。
“突出一个‘特’字”
2006年12月5日至7日,当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中共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在这次会议间隙接受了一项新的使命:努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突出经济特区的“特”字。
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这位新任海南省委书记的工作要求。就在这次会议前夕,卫留成刚刚从省长升为书记,“那时候还是省长书记一肩挑,我陪着去参加了这次经济工作会议。” 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林回福如此回忆“一定要突出特区的‘特’字”这个重要谈话的背景。
卫留成2003年10月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转任海南省委副书记和省长候选人,次年2月当选为海南省省长。他发现,尽管海南建省办特区已经十五年,但海南仍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标志之一是,2003年海南的GDP实现了1995年以来的首次两位数增长,但此增速也仅排在全国最后几位,固定资产投资更是排在全国倒数第二位。
习惯于推动大企业发展的卫留成,2004年开始在海南力推“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到2006年时,海南经济的GDP增速创1994年以来新高,但在全国各省排名仍然靠后,仅高于宁夏、青海和西藏。“那时候,海南有一个代名词就是‘落后、欠发达’,而其他特区当时已经蓬勃发展。” 林回福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自2001年12月10日加入WTO后,海南原来的特区政策越来越弱化,“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根源就在这里。”
像全国其他省市一样,海南的发展战略一度并不清晰。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关于“什么是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就有不少争论,争论的焦点则是在工业、农业、贸易、旅游和生态等不同的发展方向。直到1996年 “一省两地”的提出,海南省的产业发展战略才逐渐清晰,开始突出海南的区位、资源和生态优势,而海南的经济也从1998年开始逐步走出低谷。
“一省两地”是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简称。“这个战略一直没变,只是战术有一些调整。” 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林回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其核心就是保护环境,不能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不能五小工业遍地开花。” 1999年,经国家批准,海南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同年,海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卫留成来到海南之后,强化了海南的这一战略定位。他在2004年5月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明确表示:“未来5年、10年、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海南省能够真正影响中国的,能够给中国做出贡献的,不是海南的新兴工业,也不是海南的高效农业,而是海南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自然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旅游产业。”此后,卫留成多次强调,要瞄准建设国际一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并于2007年的中共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生态立省”。
海南发展旅游业,必须首先取得国家旅游局的支持。2007年1月23日,海南省分管旅游工作的副省长陈成面见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地点在海口市的喜来登酒店。邵琪伟当时在那里参加全国入境旅游工作会议。当天,邵琪伟原则同意了陈成所提的设立海南旅游综合试验区规划框架。
一个月后,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北京向前来沟通的陈成表示,国家旅游局全力支持海南申报“建设中国海南国际旅游岛综合试验区”,并建议海南省人民政府或双方共同组织工作小组进行先期研究,必要时可邀请国家综合经济部门和海洋主管部门牵头或参与。
2007年3月13日,邵琪伟在北京宴请到京参加两会的中共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和省长罗保铭。双方当即决定,海南方面由副省长陈成具体负责设立海南国际旅游岛综合试验区这件事,而国家旅游局方面,则由副局长王志发对接海南。
获得国家旅游局的首肯之后,海南省开始向国务院申请支持。2007年4月2日,卫留成主持召开了关于申报海南国际旅游岛综合试验区的汇报会。当天,海南省政府确定了一些关键性的内容,比如,原拟向国务院申请支持的8项政策,减为“两免”(免签证、市内免税店)两项政策,其他6项政策,则另具专文呈报国务院审批。
4月23日,海南省政府向国务院呈报《关于设立海南国际旅游岛综合试验区的请示》。而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也在三天之后的中共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报告中表示,要努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就要加大旅游开放,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要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载体,全面提升旅游开发开放水平。
这是中共海南省委和省政府第一次正式做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决策,并把建设国际旅游岛,与洋浦保税港区建设、农垦改革、完善省直管市县一起,列入四大体制改革创新任务。目前,后三项都已经得到中央批示并在顺利推进中。
其实,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呼声由来已久。至少在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陈耀看来,这次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对三亚一个试点的跨越,”陈耀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
三亚市在2005年下半年时,提出要在三亚建设旅游试验区,打造国际滨海旅游城市。彼时,世界小姐总决赛已经从2003年开始连续在三亚举行,其他国际大型赛事和庆典活动也陆续落户三亚。三亚的国际知名度日渐提高,亟需政策支持以招徕国际游客。“三亚是海南的一部分,三亚单独做旅游试验区难度很大,省委觉得要做全省一起做。”陈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经过沟通,国家旅游局2006年就表示支持在全岛搞国际旅游岛综合试验区。
相关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