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热议新医改:单个方案解决不了看病贵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3日 22:18  CCTV《经济信息联播》

  今天,国家发改委在网站公布了《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社会各界就在提高医疗服务价格,降低药费和检查费之间,展开了热烈讨论,改革的方案,会不会降低大家看病的费用呢?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对此高度关注,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

  意见首先明确说,未来要逐步取消医疗机构自己销售药品的提成。改革过渡期间里,医院要逐步降低药品的加价率,总体加价幅度不能突破15%。必要的时候,还要对高价药品实行最高加价额限制。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也要适度降低。意见还规定,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价后,收入必然减少,但可通过增加财政补助,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和设立“药事服务费”等措施,进行必要的补偿。根据医疗机构的等级、医师的级别等因素,医院可以制定不同的指导价格,对患者提供服务。价格差距可以拉开,以便促进患者合理分流。意见最后还表示,中医和医务人员的诊疗、手术、护理等项目的价格,将会发生变化,适当的进行提高。

  针对发改委等三部委今天公布的《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记者随后也赶往北京的几家医院,采访了解患者对这次医疗改革的看法。对于这次三部委提高诊费降低药价的改革意见方向,多数患者都表示认同,但也有不少患者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在采访中,大多数患者告诉记者,提高诊疗和手术费用对自己的医药支出影响不大,而如果按照改革意见,花费最多的药价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价格,能大幅下降的话,患者的医疗支出和负担应该会有一定降低。一位患者说:“像我照CT,一次好几百元,现在真要能降下来,当然对我们来说好了,少支出不少钱。”不过,也有一些患者对这次医改新举措,表示了自己的质疑。有患者表示:“不管它降也好,涨也好,关键是看总体的医疗支出涨还是降,如果通体的降了,当然对老百姓老说是实惠的,但是如果改革后还涨了,那对我们来说就不好了。 ”还有部分患者认为,不管医疗费用是涨还是低,治好病才是医改的关键。一位患者说:“价格涨降,对我来说是次要的,关键是我花这个钱你的给我治好病,是不是,价格在次要考虑位置,关键是得看好病。”

  公立医院取消“以药养医”,药价可能会降,但是技术服务收费提高,会不会代替原先医院的药品加成,同样给患者带来负担?就这个问题《经济信息联播》连线采访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李玲教授,一起来听听她的观点。

  马洪涛:李教授您好,无论这个政策制订多么详细,我相信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最终的医疗价格。我看到今天有评论说,这是墙内损失墙外补,您怎么看?

  李岭:如果仅仅靠这个方案是解决不了看病贵的问题,因为这次价格机制的形成只是医改方案的配套措施之一,解决看病贵的问题需要综合医改的措施,因为我们知道老百姓看到的是最后的医疗费用,即使你现在能够控制价,你还是控制不住量,如果没有解决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可能会出现过度服务的问题,也可能价格还会升上来。再一个控制价格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因为医疗服务太复杂了,它可能按病种就有上万种,你控制不了,它替代性很强,很难控制价格,可能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如何解决医务人员的收入,也就是说我们从产品的市场可能最好过渡到医疗投入的市场,你如果能够控制医院的运行成本,医务人员收入和福利问题解决了,可能最终老百姓就能够得到实惠,所以让公立医院真正公立起来,才能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马洪涛:看病贵不是某一味药方能够解决的,必须开一个综合药方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李玲:没错。

  马洪涛:现在看就单独这个问题,降低了药品价格、提高了服务价格这样一个调整本身意义在什么地方呢?

  李玲:这是理顺我们现在扭曲的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价格,这是医改方向之一,只是措施之一而已。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