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建言推人民币国际化以促沪金融中心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1日 11:17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0月30日下午消息,多位专家在于上海举行的“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学术研讨会上表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人民币国际化。

  今年3月25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要求上海在2020年以前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专家们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如果不做好准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恐怕会错过最好的时机。

  对金融中心建设形成制约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用“原罪论”解释了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低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制约: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客户还都是海外中资或华侨企业,当地居民对人民币价格透明度的怀疑使他们不愿介入人民币结算业务。

  他认为,人民币本地化受阻导致难以在当地建立相应规模的境外人民币市场。“没有人民币国际化,上海金融中心就不能扩大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幼文也指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不是一个封闭独立的过程,它必须依靠于国家经济和金融的整体国际化。没有人民币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研究》编辑部主任徐忠也表示了相同的观点。

  多措拖促人民币国际化

  针对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多位专家提出了建议。丁剑平建议,将人民币与大宗商品交易相捆绑,在有定价权的国际交易,如政府采购中,强势推行人民币结算。

  事实上,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上海的正式启动,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实质性的关键一步,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装上了“加速器”。

  与会的多位学者还表示,成熟的人民币债券市场,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前提,也是人民币成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前提。

  丁剑平指出,对比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我国的市场结构不合理,债券市场高度不发达。徐忠认为债券市场,尤其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资本市场大规模扩容,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行政学院教授周炼石则表示目前我国债券市场手续繁琐,发行时间长的缺点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鼓励人民币债券的发行以及吸引国外公司到上海发行债券,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短期突破点,也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专家认为,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必然将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从单一的主权货币,逐渐成为区域结算货币、全球结算货币,最终成为储备货币,与此相对应,把上海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应当是一个阶段性的发展过程。(瑜昱 发自上海)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