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 盎 北京报道
9月16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国土系统一位知情人士处获悉,为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土地形势,国土部的工作重点已经从土地审批转变为土地批后监管。而作为监管的基础,国土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正在加速完善当中。上述人士透露,构建完善的土地市场监测监管系统被定为今年国土部利用司今年第一位的工作。
国土部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运行进展很大,已有20个省(区、市)实现和基本实现从系统提取数据直接用于经济形势分析。
据了解,在国土部利用司最近召开的一次内部研讨会中,国土部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主任孙英辉表示,监测与监管系统要“在三季度实现通过监测监管系统提取数据直接用于国土资源形势分析”。
上述国土部官员表示,为实现国土部部长徐绍史提出的变“土地为一家管、大家用”为“大家管、大家用”的目标,推进监测监管系统建设,下一步酝酿将土地供应行业分类信息与项目审批系统相连接;将闲置土地信息纳入企业征信系统和客户风险预警系统;将监测监管系统与竣工验收系统相连,及时跟踪、监测供后土地的开发利用情况。
加强动态监测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管理系主任朱道林认为,过去也有地王,企业既然敢拍如此高价,自己会有成本核算,应该让其按计划操作。但是,政府要建立地王或者天价地监控制度,防止开发商囤地。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赵松此前向媒体表示,国土部对于“地王”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加强监管的方式,因而进一步完善土地监管系统也被提上日程。
根据国土部之前发布的《关于建立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的通知》,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由土地供应情况和地价走势两部分内容组成。为此,国土部分别委托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对土地供应情况监测、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对地价走势进行监测。
据了解,2009年1月,在原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和建设用地备案系统基础上开发的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广。监测与监管系统和中国土地市场网发布和公开的内容涵盖了土地供应(计划、公告、成交公示、结果公告)和开发利用的全部环节。
进一步完善
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朱留华此前向媒体表示,由于拉动内需还需持续一段时间,因此下半年国土资源部将对已审批用地开展核查、监管行动,并重点查看用地比率。
国土部利用司的一位人士在之前一次内部研讨中坦承,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系统汇总数据与土地供应的季报数据还存在较大差异,其次是历史数据补录进展缓慢。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的难点在于,由于各地基层利用部门人手短缺,调查人员往往不掌握实际开工、竣工时间,闲置土地的认定与调查人员信息不对称,造成目前开发利用数据录入不佳。
在技术层面上,据悉,监测系统在三季度会实现各地上报的土地供应总量手工汇总数据和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报表之间的完全衔接,以利于动态提取数据进行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
国土部法律中心人士在之前的研讨会上表示,监测系统目前要围绕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动态监测与监管。这其中包含几个内容。第一要关注中央4万亿投资落地的情况;还要把握重点行业土地市场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用地和工业用地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关注这些领域土地市场回暖带来的效果和潜在风险。
上述国土部利用司官员透露,下一步将会积极探索,把监测系统与整个利用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系统运行由外在的要求变为各地方的内在需求。
意见不统一
也有各方意见认为,对于不正常的地王现象,事后监管为何不能改为事前作为?为何不改变土地出让环节,来根本消除地王?比如取消土地招拍挂。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俞明轩教授认为,天价地有可能会形成风险,但这个风险是由企业自己来承担的。他表示,市场经济又叫风险经济,政府在天价地的问题上,不能替代市场去决定价值。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取消招拍挂其实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土地招拍挂推高房价,本质上是开发商垄断造成。开发商不管地价多高,只要有人卖,就有人拿地。而如果把住房开发商垄断打破,把不同的需求分割出来,包括放开集体用地市场,鼓励合作建房,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虽然地王甚嚣尘上,但国土部不能不准卖地,唯一能做的也就只能加强监管。”上述国土系统的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