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透过间谍门反观我国经济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3日 00:27  中国经济周刊

  张魁兴

  力拓“间谍门”事件发生后,有专家指出,对此事件的反思不能停留在对“潜伏者”和“内鬼”的道德谴责上,也不能停留在对其背后商业贿赂的严查上,更应反思的是国家经济安全的状况。

  早在2006年,温家宝总理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扩大开放中重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我看来,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恶意并购已经构成了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回溯前几年,我国大型超市80%以上已被跨国公司收入囊中;跨国公司大举进军我国大型制造业,并购重点直奔工程机械、电器业等领域的骨干企业;多个领域本土品牌相继消亡,一些领域技术呈现“空心化”。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曾提出要提防外资企业恶意并购,他说,“如果听凭发展,将十分危险”。

  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已经显现,甚至日本一家刊物称,中国经济有可能被外资左右,有可能发生连锁性破产。虽然日本有“吓唬”我国的意思,但我国许多骨干企业被外资吃掉、我国外贸依存度达80%为世界之最,这都已经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民间经济分析机构安邦集团提供的数据还显示:近10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行贿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在中国调查的五十万件腐败案件,六成以上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在众多外资并购案中,是否存在“贿赂门”、是否存在“间谍门”,没有调查不好说,但一味否认恐怕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尽管说力拓“间谍门”有多重警示意义有点酸,但真要吃一堑长一智还是很有价值的。比如,透过力拓“间谍门”我们看到,与发达国家比起来,我们一是没有一部经济安全法;二是没有一个统一有力的协调机构;三是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更远远不够。在这种语境下,发生力拓“间谍门”事件,甚至一些领导干部排斥或干脆拒绝接受“国家经济安全”这个概念,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更多政经新闻请关注中国经济周刊网(www.ceweekly.cn)。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