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贸易结算启动打开人民币外流出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7日 07:28  南方都市报

  流动性涨、涨、涨,如何根治?

  让人民币国际化,贸易结算启动打开外流出口

  中行于6日正式启动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这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将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进入实质运作阶段。

  人民币贸易结算不仅能让境内企业受益无穷,分析人士说,人民币国际化还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必然选择。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打开人民币流往境外的出口,增加人民币的国际供给,从而减轻国内流动性不断膨胀的压力。

  人民币国际化迈首步

  境内企业受益无穷

  中国央行等六部门上周发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中国政府的更大雄心付诸行动;中国政府希望人民币成为地区贸易的一个计价和结算货币。7月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已迈出了重要一步。

  诞生的首单业务中,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联手上海电气集团;交通银行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花落上海丝绸集团股份公司。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以人民币报关并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出口贸易结算。记者从中国银行获悉,该业务种类包括进出口信用证、托收、汇款(包括预收预付款和货到付款)等多种结算方式。目前,依法注册成立并获得进出口资格的企业,经试点地区政府推荐及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委确认后,可以参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对于境内企业来说,能用人民币结算显然受益无穷。”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对记者说。

  首先,有利于规避汇率风险;锁定财务成本,估算企业预期收益;相比于可兑换货币结算,有利于精简流程环节、手续,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有利于没有外汇收入的企业减少外汇兑换损失;有利于降低选择人民币融资产品时的衍生费用。

  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相关人士表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就是,境外企业是否接受。境外企业和境内企业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收到一笔人民币资金很快可以在未来贸易中支付出去,人民币资金头寸便于控制;其二,境内进口商倾向于用人民币结算,由于进口一方属于买方,在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境外出口商不得不接受这种结算方式以维持贸易伙伴关系。

  不过,目前人民币存在一年升值1%-2%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境外出口商愿意接受人民币,随即在境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买入人民币远期,可以锁定1%-2%的收益。

  “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创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新领域。”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随着人民币作为贸易项下支付结算的发展,商业银行可以减少原来因外汇支付结算而保留的外汇头寸。事实上,随着近年来人民币的升值步伐,商业银行一直因此遭受损失。以前用外汇支付结算时,由于网络、外汇头寸、成本等优势,很多客户愿意到外资银行办理业务;而人民币结算后就可把优势转到中资银行,尤其对中资银行的境外分支机构而言,有助于客户资源的扩大。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施后,开创商业银行许多新业务。首先,境外商业银行可以在境内指定商业银行开立人民币账户了,这在过去是不行的。开立账户后,铺底资金可以向境内代理银行购买人民币。

  此外,境外参加银行开立账户后,如果人民币资金不足,境内代理银行可为其在限额内购售人民币。

  中国属被动输入膨胀

  人民币国际化是根本解决办法

  “人民币国际化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必然选择。”招商证券分析师杜长江表示。

  杜长江称,改变国际货币体系才能从根上改变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近几年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由于全球美元本位导致的全球流动性膨胀,中国属于被动输入。

  为此,对待目前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必须从国际货币体系的大局出发,才能找到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积极参与修订和改变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当然人民币国际化道路漫长,这也决定了我国未来几年的通货膨胀压力一直存在。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打开人民币流往境外的出口,增加人民币的国际供给,从而减轻国内流动性不断膨胀的压力。

  渣打银行中国区研究主管王志浩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向海外传送人民币流动性的问题。王志浩说,中国央行已经与一些经济体签署了三年期人民币互换协议(图5)。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协议具体将发挥什么作用。一个观点认为,执行这些互换协议能够将人民币流动性传送至海外市场,推动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不过,这些互换协议的规模并不大,即便执行和扩展了这些协议,也不清楚它们会有多大作用。其他观点则倾向于将这些互换协议视为外交手段,可能会用在收支失衡的情况下,认为它们与此次试点的关系不大。不过《办法》向海外银行提供了从国内市场购买和借到人民币的手段,因此这可能会成为向海外市场传送一些人民币流动性的主要手段。

  贸易结算空间大

  人民币国际化好处不小

  从更长远来看,人民币的贸易结算未来空间较大。哈继铭表示,中国目前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微乎其微,正如日本的上世纪70年代;但日本从1980年代开始推动使用日元进行贸易结算。10年期间日元占出口结算的比例扩大到40%(图1)。

  哈继铭称,此举尽管短期内给国内银行带来的新业务收入可能较为有限,但长期潜力较大,因为人民币贸易结算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后续来看,人民币与其他币种之间的相关衍生产品有望逐渐得到发展,人民币债券发行业务也将逐渐发展壮大,而中国的银行在这些业务上相比国外银行显然更有优势,有望带来更丰厚的收益。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货币的国际化好处多多。以美国为案例来看,由于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国因此所享受到的利益大概占到美国G D P的0.5%到1%的水平。如果我们取一个中值,大概是占美国G D P总量的0.75%的水平。

  这个水平是什么样的概念?我们先假设人民币处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以2008年中国大约30万亿人民币G D P总量来看,0.75%的好处,每年大概是2200亿人民币略多一些。

  但10年之内,在乐观的条件下,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构成比重很难超过15%(图2、3、4)。

  高善文称,现在美元的比重在60%到70%之间,欧元估计在20%-30%之间,其它主要是日元和英镑。人民币的权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幅度超过日元的可能性并不会很大,即使我们现在付出很多的努力。因此,占国际储备总量的10%可能是一个比较现实的估计。

  这意味着按照2008年G D P的总量来估算,中国从中可以获得的好处是2200亿人民币的1/6,大概是360亿人民币。

  “人民币贸易结算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如是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展开和形成规模,不仅取决于我国结算体系的现代化程度和运作效率,而且还取决于作为国际结算货币所应具备的其他两大功能:一是能否解决结算过程中,人民币头寸盈余状态下境外投资者的“保值”需求,即规避通胀和汇率风险所带来的人民币相对购买力下降的问题;二是能否有效引导和控制人民币头寸盈余状态下的“增值”需求,即人民币持有的动机不能排除追求财富效应的投机活动。日元国际化失败,就是因为它的金融体系无法提供日元头寸“增值”和“保值”的功能,让它所追求的结算货币目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规模效应。

  本报记者 龙金光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