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媒炒买国货为贸易保护 专家称误读中国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8日 20:40  环球时报

  西方指责中国搞保护主义  专家称是为国货讨回公道

  “买国货”被外媒炒成贸易保护

  本报驻美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管克江  青 木  本报特约记者  张贵余  本报记者  于景浩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包括发改委在内的中国九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在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的招标中优先采购国货。消息传出后,这个被国外媒体称为“买国货”的条款遭到西方媒体的“围攻”,指责中国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一下子大起来,然而一名熟悉WTO贸易规则的专家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九部委的文件能否和“买国货”条款划上等号仍有待商榷,况且在中国地方政府采购中,洋货享受超国民待遇,而国货则受到不公正待遇,中国政府的政策是对国货遭受歧视的一种纠正,符合WTO“无歧视”的公平原则。

  外媒指中国搞贸易保护主义

  英国《金融时报》17日报道称,中国出台“买国货”的政策必将会引发与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报道还援引在华欧盟商会主席伍特克的话说:“对这一讨论我们感到困惑,尤其是在中国的欧洲公司并没有从政府刺激计划中直接得到好处。”美国翰宇国际律师事务所在北京的合伙人齐默曼也说:“凡是歧视外国产品和服务的任何举动都是贸易保护主义。”

  《澳大利亚人报》17日以“中国‘购买国货’条款打击经济复苏”为题发表评论文章称,中国政府的保护主义举动,将会搞乱全球经济恢复步伐。经济学家早已警告说,任何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都将会让世界回到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代,并将世界经济推向无底深渊。

  美联社16日的报道说,在谴责美国“购买国货”条款后,中国自己也采取这种政策,这将加剧同贸易伙伴的紧张。《华尔街日报》17日援引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华金的话称,“中国已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

  德国《世界报》17日以“贸易保护主义:北京命令购买中国货”为题指出,这项措施将使中国产品在国内得到特权。德国《南德意志报》17日的报道称,中国这项政策是美国“只买美国货”后的又一贸易“毒药”,并表示中国政府此举是对世界自由贸易的沉重打击。报道哀叹道:“中国曾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希望。现在,希望终止。”

  专家称外媒误读中国政策

  针对外媒的尖锐批评,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个所谓的“买国货”条款事实上并非对外国货的限制和歧视,恰恰相反,在中国遭受非国民待遇的正是中国货。

  《环球时报》记者从相关消息人士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9部委早在5月26日联合发布有关通知,对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管工作进行统一部署。通知表示,目前在我国装备制造业招标采购活动当中,通过在招标文件当中设置歧视性的条件,限制国产设备使用的做法比较突出,在一些领域还相当严重。而且这种国货歧视现象不是近期才有,多年以来一直存在。因此,有必要对政府采购等行为进行规范,鼓励采购国货。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赵萍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观念是洋货优于国货,这也造成了国货在国内反而遭受非国民待遇的窘境。九部委的政策是对这一现象的纠正,无论金融危机有没有发生,中国都会这样做,和贸易保护主义没有关系。

  《金融时报》的报道也承认,中国政府接到了来自国内行业协会的申诉称,地方政府在经济刺激计划相关的采购中,偏袒外国供应商。瑞士信贷驻中国首席经济师陶冬表示:“在中国,地方政府的确有偏爱外国产品的倾向,但考虑到自由贸易对中国的经济是如此重要,这不是目前中国应该向世界其他国家发出的恰当信息。”《华尔街日报》则表示,中国的刺激方案提高了原材料和大宗商品进口,这让巴西和澳大利亚等资源大国从中受益,然而其他国家获得提振的期待却落空了。专家称,这可能是一些西方感觉酸溜溜的重要原因之一。

  完全符合WTO原则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现在贸易全球化程度非常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至于中国一些地方采购中将组装奔驰宝马列为国货,美国化程度很高的联想电脑,却被美国政府排除在采购清单之外。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赵萍认为,政府采购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根本无可厚非。事实上,考虑到运输成本等问题,各国政府采购都会采取就近采购的原则,这样做既经济又环保。

  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也表示,国外媒体称中国搞贸易保护主义显然是对九部委条文的一种误读。早在今年2月份,商务部就明确表示,中国不会步美“买美国货”的后尘,决不搞“买中国货”。中国的行为是对国货在国内遭受歧视讨回一个公道,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完全符合WTO“无歧视”和“国民待遇”原则。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