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通用将悍马品牌售给四川民企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6月4日消息,四川腾中重工收购美国通用公司悍马品牌一事,经历了昨日热闹的喧嚣之后,今日越来越多的质疑声音开始出现。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科尔尼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向新浪财经表示,我们能够看到这项交易中唯一的收益是腾中重工的一夜成名。
他同时又尖锐地说:只可惜重工行业不是一个消费品行业,不需要其品牌家喻户晓,只需要其品牌在所属行业中具有领导地位。一掷亿金去买一个虚名,实在不是一件明智之举。
“腾中重工购买悍马是一场必输无疑的赌局。道理很简单:任何一个对亏损资产的成功收购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扭亏为盈的价值创造方式。兼并收购中的价值创造方式有三个方面:第一、提升销售,即通过收购后以自身企业的营销优势与被收购企业的协同效应(如:品牌担保、经销渠道、现有客户群等)帮助被收购企业提升销售。第二、压缩成本,即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手段对被收购对象各运营环节的成本削减帮助被收购企业压缩成本。第三、战略协同,即通过对被收购对象的战略资产的转移使用或者特定市场的战略地位的控制达到收购方集团整体效益提升的目的。如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和转移使用,将自身产品通过被收购方的的渠道扩大销售等。”张天兵说,而在腾中重工对悍马收购这场交易中让人看不出任何价值创造的机会。
他从三方面对自己观点进行了解析:
首先,腾中重工无法为悍马提升销售。在北美市场,消费者早已抛弃了高耗油的悍马,导致其销量连年下降,即使是腾中重工自身应该对这个市场也不会报多大的期望。而在腾中重工所期望的中东和中国等市场或许还有增长的可能。然而,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将导致这个增长期望会落空。其一,新市场的开发需要强有力的市场营销能力。悍马在通用旗下时在这两个市场营销能力的不足很难由腾中重工来弥补。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悍马品牌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场吸引一部分忠实的用户,是与其“美国”形象紧密关联的。在品牌策略中,悍马是极其典型的具有“原产国家”(Country of Origin)优势的品牌。而当“悍马”成为一个中国品牌,其原有的品牌价值将不复存在。
其次,悍马在腾中重工的旗下无法通过压缩成本获取利润。作为一个成熟的大型制造企业,通用有着成熟的成本管理手段。其之所以无法按照市场压力进一步压缩成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当地工会的力量和人员的成本包袱。因此,通用在甩掉悍马这个包袱的同时必然将3000个人员就业作为一个重大的谈判条件。这里我们无法设想腾中重工能比百年通用有更好的成本管理手段,也不认为腾中重工能够在收购后立刻对悍马进行大规模裁员以达到成本削减的目的。因此,成本压缩这条扭亏为盈的道路也行不通。
第三,腾中重工收购悍马所能够得到的战略协同效应也非常有限。根据其公司介绍,腾中重工的主要产品领域是重型机械设备,包括路桥设备、建筑和能源设备,并涉足特种车辆生产领域。其原有的客户群体是工业领域的客户,而悍马的客户群体是小众的个人消费群体。在客户群体及经销渠道方面两者基本没有重合。而在产品研发能力、产品技术应用及生产设备使用等方面,其产品线的显著差异性也导致其互相协同的机会几乎没有。因此,腾中重工与悍马合并所能得到的战略协同效应也非常有限。
张天兵认为,在没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创造方式的前提下,腾中重工不但无法从投入悍马的5亿美元中得到任何收益,而且注定将接过通用扔掉的悍马包袱,卷入一场持续亏损的梦魇中。“我们无从猜测腾中重工为维持悍马未来的运营准备了多少资金,但在美国市场,重组一个企业并维持其正常运营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对于一个收购成本是5亿美元的交易而言,准备数倍于此的现金来支持重组并维持其正常运营是必须的。可以想见,几年后如果经营不善,即使腾中重工因无法维持这样的开支而决定退出的话,悍马品牌的残余价值将所剩无几,而腾中重工的退出成本也将是巨大的。”
“我们能够看到这项交易中唯一的收益是腾中重工的一夜成名。只可惜重工行业不是一个消费品行业,不需要其品牌家喻户晓,只需要其品牌在所属行业中具有领导地位。一掷亿金去买一个虚名,实在不是一件明智之举。”张天兵说。(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