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哲 在5月15日举行的2009年陆家嘴金融论坛上,央行行长周小川针对上海建设金融中心提出了七点想法。其中包括借鉴世界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保持国际化、对外开放、与香港的配合以及制度的完善等。
第一,周小川首先建议上海建金融中心抓住世界金融中心的特征。周小川说,世界上有些金融中心是历史上多年形成的,有的国家金融中心发展得比较晚一点,各有其特点。“所以上海不仅仅要参照几十年、几百年形成的金融中心所具有的特点,也要参照当前科技、特别是网络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然后需要更好地想清楚,究竟将来金融中心聚集的是哪些最关键的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第二,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时候,周小川强调国际化、对外开放是根本的宗旨,“如果不能在这方面迈出重要的步伐,路途可能就不见得那么顺当了,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第三,上海建设金融中心过程中,与香港金融市场之间如何能够更好的加以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是个同样值得不断去探索的问题。
第四,周小川指出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存在一个潜在的优势:中国是一个储蓄率比较高的国家。而机构在资本市场融资的时候、路演时,一个是找金融中心,另外也去找钱多、特别是投资基金比较多的地方。比如中东和英国的爱丁堡等等。而上海作为一个有大量投资基金和投资人才聚集高地,在发展金融中心方面是具备这方面优势的。
第五,周小川说,通过这次金融危机,市场发现要更好地在承担风险和风险控制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但中国的国情是,从投资的特征来看,中国人不是一个非常乐于承担高风险的群体,机构同样存在这个偏向。所以,如果中国金融业要讲全球化发展、创新型社会、自主创新,投资资金的取向可能需要鼓励,在一定程度上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第六,周小川提出,在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时上海需要不断的明确和改进游戏规则,但主要来说,要看参与者接受的程度。首先是法律体系方面,应该不断地健全和改进,如果有个别不适用于金融中心发展的法律,应该考虑有没有局部变通的可能性。其次还包括会计准则、公司治理准则等方面。
第七,对于上海的金融中心建设的任务,周小川认为还需要创造很多条件。他表示一行三会都会大力支持当地政府实现这些条件。“在吸引人才、税收、市场准入、基础设施和信息环境方面,都需要作出改进,有些方面是更实质性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