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5.12大地震一周年记(3)

  马云在青川

  这一次四川慈善之旅,马云不仅仅是提供百万元教育援助的“老板”,还是这个县城的“经济参谋”

  文 | 本刊记者  雷晓宇

  马云就站在那里。

  他戴着一顶黑色短檐软帽,双手抱胸,抬抬脖子,向更高的天空中张望。他的样子看起来和在乡下高尔夫球场的第18洞边谈并购事宜的时候没什么两样。但他看到的不是草坪、溪流、清爽的空气和彬彬有礼的球童,他面前的世界非常残忍,他只有看看天空才觉得不那么压抑——路边无人清理的巨石,被泥石流冲刷过的没有植物的山庄,无数冲破坚硬地表的黑色十字架,永远失去再看亲人最后一眼的机会却面无表情的老人……

  2009年3月29日,马云来到了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他的到来能为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提供什么呢?

  日程表显示,这是一次艰辛的旅程。且不谈车祸危险和余震不断,马云还需要忍受往返长达16小时的山路车程、两次在残破的公路边的午餐,以及整整48小时无法上网的生活。

  其实,马云已经来晚了。10个月来,这位著名的中国商业偶像第一次入川。他率领的这支装满了三辆物资越野车的工作小组已经是阿里巴巴集团派往四川的第16批人员了。

  不过,他并不因此有所愧疚。那天下午三点钟,我们把车停在一座干涸的小河滩边,坐在碎石头上吃午饭,周围是大片明晃晃的油菜花、狗尾巴草和乱窜的蜜蜂,不时有拉着砖头和圆石的大卡车呼啸而过。马云站在经久不散的尘土里,挥舞着一根刚折下来的野草,对我说:“现在过来其实更理性,头脑发热什么也做不好。”

  马云何曾头脑发热过?我看不出来。即使当年收购雅虎中国有点嫌疑,但在参与灾后重建这件事情上,他从一开始就非常理智。

  去年5月12日,马云身在莫斯科参加APEC会议。下午,他陆续接到同事和朋友的短信。3小时后,他通过美国代表从CNN确认了中国发生大地震的消息。当天晚上,他和李连杰通了电话。李连杰告诉他,情况比想像的更严重。

  “我看着电视,问自己可以做什么,阿里能做什么。我可以让一万多年轻人来搬砖头,我也可以像王雷雷那样来挥铁铲子,可是10万解放军都已经来了。阿里的作用在灾后工程。企业能做的事就是创造就业机会。天灾人祸永远都有的,要找到可持续的发展途径。如果不恢复经济、解决就业,就没有希望。只有房子没有生产机制,重建就是空话。”

  这番话可以看作是马云的“灾后宣言”。一周之后,阿里巴巴成立了灾后重建工作小组,马云担任组长,副总裁彭蕾担任副组长,以2500万人民币的专项基金,对口支援极重灾区青川县。

  这一次青川之行,马云的任务是为当地提供一项百万元的教育援助、进行一次小型的农村经济调查,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准备在当地成立一家非营利公司。马云希望自己不仅仅是个出钱的“老板”,还是这个县城的“经济参谋”。他为自己制定的参与重建期限是7年:“7年如果还做不成,就是无能。7年之内,持之以恒。”

  7年。要知道,他当年率阿里巴巴赶超雅虎也不过就花了7年。

  一次农村经济调查

  青川是个闭塞的小县城,距离成都300多公里,和甘肃陇南相邻。狭窄蜿蜒的山路边不时可以看到因为撞击而报废的农用车。地震时被毁掉的砖房屋顶就那么豁着,像道伤口。

  进入县境之后,热闹了不少。不时可以看到路边挂着气宇轩昂的标语:“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有些地方砌起烟囱,开起了砖厂——砖头是目前最热门的消费品。有些地方在修加拿大人援建的木架房,据说会被用来做农家乐,搞旅游开发。经过一片山谷空地的时候,有人很兴奋,指着那些支起一半的蔬菜大棚,说:“去年6月,我们就是在这里给孩子们放的电影—《功夫之王》。”

  最后,车停在东河口村头,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村支书姓王。他是一位头发凌乱的老人。他脸上有种永恒的苦笑表情。他和他年轻的儿子一起来迎接我们。地震的时候,他的家被埋在了山脚下,无影无踪。在外打工的儿子回到家里陪伴父亲,只有他会说普通话。

  在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地下百米深处,掩埋着八百余位遇难者——马云脱帽致敬,但并不激动。情绪已被时间稀释,剩下的是反思和行动。

  板房安置点在村子南边的一块空地上,这里以前是耕地,种植廉价的茶叶和油菜花。现在,80来户村民有公用的厨房、厕所、浴室和希望小学。他们只有一台电视机,正在播放重庆电视台的电视剧《战北平》。有女人在准备中午饭。彭蕾凑过去看,她们吃一种黑色的晒干的土豆片、豇豆干和米饭。“还以为这是一种土特产呢。”彭蕾说。

  老人告诉马云,这里的特产其实很少,有茶叶、核桃、蜂蜜和一些中药材。经过反复提醒,他才想起来有魔芋这样东西。几年前,有人在村里开了家饮料加工厂,但是很快就倒闭了。再几年前,有人为村里做了一项土地使用规划,除了中学、小学和社会福利中心,还有一项叫做“一类工业用地”。

  “用来做什么?”马云问。

  “木材加工厂。”老人说。

  “可是木头很少,不能砍。”儿子说。

  “这是个大问题。”马云指着树在村口的规划图说,“没有资源,也没有人。年轻人都走了,老的人留下来,没产业,没工作,没收入,怎么生活?只能靠种植,但是油菜花又能卖上多少钱呢?”

  “这已经不是救灾问题了,是农村经济问题。扶贫是很艰难的,我们回去要好好商量。”马云握着老人的手道别。离开之前,总算有点小花絮打破了沉重的气氛。马云在安置点的“宝洁抗震希望学校”和女孩儿聊天,儿子趴在窗台上,说:“这位是马云马老师,他是百度、搜狐和阿里巴巴的创始人。”

  “这里太闭塞了。”有人悄悄在议论,“百度、搜狐他们可能还会用一点,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他们就更陌生了。”

  “看来他们都很迷茫,信心不是很足。”村落离车后窗越来越远,马云对彭蕾感慨说,“没资源,没人才,没交通,留在这儿干嘛?不适合居住的地区,政府就应该强制性迁移。”

  一项非营利商业计划

  3月30日这天,马云起得很早。30年来,他还是第一次被大喇叭广播里的《新闻与报纸摘要》吵醒。

  前一天的经历值得回味,除了一次农村经济调查、两次半夜的三级余震、一次在板房里进行的斗地主大战之外,还有一次小规模的内部商业会议——参加会议的人选很新鲜,是设在青川县城的网服机构“阿里中心”的6名工作人员。

  早在去年8月,阿里巴巴就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合作,拨款500万元用于一项灾后残疾人康复培训。按照马云的计划,阿里巴巴要在青川创造一个就业基地,为残疾人设置网络电话服务业务。“以后,我们还会说服招商银行、中国移动也在这里创造就业机会。”

  “我们是第一批员工,现在一天有300条交易记录,负责出价记录、商品交易和出价管理。”一个女孩向她的老板汇报说,“不过,现在VPN的网速还不大好。”

  除了三台电脑,办公室的书架上还摆着不少马云的传记,他也的确表现出了一个老板的和蔼、耐心和风趣。他为孩子签名,落款是“风清扬”。他逗腼腆的孩子说话,说你们要是再多一个人就好了,“就是全真七子了。”他打听孩子们以前都做什么工作,然后又苦口婆心地劝:“县城这么小,做网吧和汽修能做多少呢?还是需要新的产业。”

  其实,就在离开东河口村的路上,马云就在车上和他的同事们商量一项商业计划:在青川成立一家非营利公司,由阿里中心的残疾人员工做市场调查,寻找土特产货源,出货、定价、监管,由全国淘宝卖家执行网上销售,在成都设立储存仓库,外包运输公司解决物流问题。

  “这就是一个青川专区,你们就是青川第一批网服。这个模式通了,以后全国的贫困山区的东西都可以这么出来了。”马云说。在第二天和青川县委书记的会面、签订捐赠协议(向青川593名教师发放了118.6万元生活补贴)时,马云甚至承诺说,要在一个月之内拿出详细的商业计划书。

  “最近一年,我和李连杰谈得最多的其实不是慈善,而是创业问题。”他说,“我希望思考一个商业模式出来,而不是做一锤子买卖。”

  马云可以做更多。不过就像他离开任何一个公众场合时一样,他需要突破一些包围圈。更多的人期待着,他能以自己的创业思维、商业头脑和人脉更新一下中国商人的公益领域。

  地震遗址博物馆的设想

  地震博物馆会为我们的后代永远地留下这个黑暗又光彩的一天,成为中国人心中一份沉甸甸的继往开来的精神遗产

  编者按:

  去年5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北川视察时指出,北川县地震废墟应当保护起来并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按《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及地震博物馆规划建设方案》,整个工程总投资19.734亿元,预计将于2010年建成。

  文 | 冯骥才

  面对大地震,当前最要紧的事是抢救生命和救助灾民,然而为未来着想,就要想到建立汶川的地震博物馆。

  汶川大地震无疑是百年来罕见的大自然的灾难。建立一座博物馆首先是要见证这一灾难的巨大破坏力,见证这一悲剧的事实。无论在地震学、地质学、建筑学还是科学地抗震救灾方面,它都有重要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将见证当代中国人面对这一特大灾难表现出的特有的气质与崇高境界。它将坚实而鲜明地记忆着中国人勇敢、坚韧、博爱、团结和神圣的生命情感。这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伟大的精神创造。博物馆能将其珍藏,使其发扬。

  世界上有一些非常著名的灾难博物馆,永远记载着历史上的天灾人祸。人祸方面如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灾难博物馆、二战留下的奥斯威辛和毛特豪森集中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等;天灾方面的如意大利的庞贝遗址博物馆和唐山抗震纪念馆等。灾难博物馆不是展览痛苦,而是记忆着人类的命运及其表现出的生命的顽强与人性精神。它使人们认识自己,保持清醒,从中自警,或自我激励。

  我想汶川地震博物馆应建在地震原址上,在结构方面主要应包括三部分:一是留下一块能够经典地显示灾难强度的废墟;二是一座式样独特的博物馆;三是抗震救灾纪念碑和遇难者人名墙。

  大量典型的地震与救灾的见证应陈放在博物馆中,无论是实物还是音像。比如:一座震毁的小学校受难学生成堆的书包,那位把遗言留作短信的母亲的手机,大大小小写着失踪亲人姓名的纸板,遇难者名单,砸垮的汽车,压断了的担架,挖掘器械与生命探测仪,总书记在余震中讲话的录像,总理穿过的橙色的救生坎肩和向群众喊话的话筒,伞兵的伞,血迹斑斑的迷彩服,各地救援物资与各国救援队,野战医院的标示牌,航拍的地貌图,世界各地为灾区手写的捐款单,以及无以数计的震撼人心的照片与录像,等等等等。

  在整个大地震和救灾过程中,一切不能遗忘的实物与资料,都将在博物馆构成永远的可视和可感的历史。历史,不仅是站在今天看过去,还要站在明天看现在。今天的一页终要翻过去,但我们要把今天的真实的情感与精神高度传到下一代。这便是建立博物馆的目的。

  我想,将来的汶川地震博物馆一定会为我们的后代永远地留下这个黑暗又光彩的今天;它将成为中国人心中一份沉甸甸的继往开来的精神遗产。

  冯骥才为知名作家

  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

  他参与编写的

  《关于四川地震灾后

  重建中保护羌族文化建议书》

  已获国务院批复

  《羌族文化学生读本》

  已经出版

  [影像]

  灾区精神之旅

  有86年历史的绵竹天主教堂在地震中严重受损,十字架上的耶稣像枯立无语。

  吉祥寺位于距绵竹市区10公里的武都镇,坐落在白云山下,与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点将台遥相对应。如今都付与断壁残垣,佛像散乱……

  都江堰灌溉中国,青城山道行天下—天府之国的魅力还能持续吗?二王庙嵌在照壁上的“深淘滩,低作堰”(李冰父子的治水三字经)被震成无数碎片。

  白鹿镇将重建天主教堂“上书院”,过不了多久,人们又能从四面八方赶来做弥撒、唱赞美诗。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萧红在《生死场》中写道。

  四川有位诗人吟诵,“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对于遭受重创的天府之国,幻想主义画家保罗·克利的《历史的天使》(The Angel of History)更让人触景生情。哲学家本雅明阐释说:“天使想要留下,唤醒死者,并使已经被弄得破碎不堪的东西还原成一个整体。但是一阵狂风正从天堂刮来,不可抗拒地把天使推向他所背对的未来,而在他面前堆积的废墟,也就变得朝向天空了。”

  此后,人人都是“历史的天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