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距离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还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1日 10:26  中国经济时报

  陈伟鸿

  今年1月份,随着振兴规划的出台,中国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车市场,有人说,这次金融危机使得一直称霸世界的美国三大汽车生产商濒临破产,而中国可能会取代美国,成为未来的“汽车之城”。看到这样一种豪言壮语,作为一位中国人,我们理应拍手叫好,颇有一种傲视群雄的快感。然而,在前不久录制的《经济热点面对面-振兴规划深度观察汽车篇》的节目现场,我还是听到了更为冷静的声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这位个人命运一直与中国的汽车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老汽车人,在面对今年伊始中国汽车业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时表示:“今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是别人下落造成的,并不是我们发展造成的。”

  目前,中国汽车内需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已经大大高于日本,正在迅速追赶美国。进入21世纪后,世界第二汽车大国日本的内需总量一直维持在600万辆左右,并在2005年出现小幅下滑。而中国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于2006年超过日本。中国汽车消费总量在全球的位置日益重要,从2001年占全球汽车消费量的4.3%,跃居至现在的12.0%。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分析,目前美国汽车产销量是中国的1.7倍,如果按照现在的销量增速,中国有望在两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从产量来讲,在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大国中,只有美国和日本年产量超过1000万辆。中国汽车产量几年前超越德国排在世界第三位,目前,虽然排名没有改变,但与第二位的差距在迅速缩小,距离第一位大概还有两年差距。

  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人士曾预测:“今后15年中国汽车工业将迅速发展,到2020年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这位相关人士当时的分析是,2004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507万辆,预计2010年达到960万辆至1000万辆,2020年达到1400万辆至1500万辆,并成为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大国和生产国。但以中国汽车目前的发展速度看,完成这个目标的时间可能提前10年。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我认为是自主品牌的发展。如果说通过减免购置税,鼓励汽车消费信贷,完善二手车交易,推动车企联合重组等等这些国家的政策措施,可以帮助加速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那么决定中国汽车产业真正能走多远的,正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汽车人的梦想。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我们既没有管理技术,也没有工艺技术,甚至连充足的资金都很难保证,所以我们只好一方面全面引进技术,一方面合资,这个过程下来,制作技术虽然拿到了,但是开发技术还要自己去发展,别人不会给你。所以一直以来有人在指责中国汽车工业在过去20年都是在用市场换技术,但是换来换去并没有换到我们想要的技术。针对这种说法,长期关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李安定不无感慨地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外贸部在80年代进口大量的日本汽车,而当时中国汽车工业很着急,说为什么我们中国自己能生产汽车,还要买这么多车,既然花这么多钱买车,就必须附送我这辆车的全部技术,全部图纸,这样我们就通过买日本汽车从而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技术。这就是市场换技术的典故。他认为,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中国汽车业才实现了今天世界一流汽车制造技术的梦想。说到合资品牌是否会挤压掉自主品牌的发展空间,李安定把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形象地比喻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亲儿子,只不过一个儿子娶了洋媳妇,一个儿子娶了中国媳妇。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自主品牌能够吸收到世界先进技术,实现跨越式地发展。董扬先生更表示,自主品牌比外资品牌发展要快,原来轿车自主品牌等于零,现在已经占到整个市场的31%,如果说是挤压,应该是自主品牌挤压到合资品牌。当然,节目现场最有说服力的还是汽车企业的代表,北汽集团的董事长徐和谊,他的说法更是增强了所有人的信心,他表示福田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商用车第一,世界第二位的自主品牌,虽然北汽乘用车方面还较弱,但是明年年底,北京牌的几款轿车和越野车将同时向全国人民面世,中高档的,有竞争力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

  正像董扬先生说的那样,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今后三年的平均增长率都将达到10%。所以,在未来3到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车市场,再过十年,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的汽车生产国,我们距离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的目标并不遥远。

    相关组文:

    陈伟鸿:产业振兴规划助推3G加速

    经济热点面对面:加油中国石化

    重组后的中国钢铁会是什么样

    期盼再度潇洒的有色金属行业

    经济热点面对面:装备制造业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