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博鳌论坛价格波动与新兴经济体对策分论坛实录(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9日 11:49  新浪财经

  Russell Scrimshaw:而每年中国的城市会出现新的澳大利亚,在基础设施行业、在电厂、在铁路,以及在各个行业当中都有很大的发展。所有人都说中国的发展会继续下去,虽然不会那么快,但是仍然会保持长期的增长。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中国对我们公司永远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加深、加大在中国本地的投入,要在中国结成更多的合作伙伴,与中国进行股权的合作。

  主持人:在我们让听众提问之前。我们没有铁矿石和原材料,我们只是在下游非常活跃。这样我们在这个房间里面就会达成一些协议。我们看到钢价,那个时候是六千,现在已经是两千了。从原材料供应角度来说对你们会有什么影响?我们签的都是长期合同,价格过高或过低对于我们都是不利的。价格有高点、也有低点,我觉得上下游之间必须有一种机制建立联系,这样就能够在情况好的时候,共享祸福。

  主持人:宝钢的董事长是否同意这样的想法?

  徐乐江: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无论是原油,还是钢铁,这些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不可缺少的产品。矿产投资时间长,投资巨资,钢铁也是要投入巨资,石油、冶炼也要投入巨资。经历了这场金融危机,我们仔细思考一下,现在偏离了供求关系和市场经济稀缺资源的价值观,现在是资本在进行操作,这样对上下游来说一定是破坏的。我呼吁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生产商应该建立非常好的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

  主持人:中国这种刺激机制会不会带来钢价的上升?

  徐乐江:中国的钢价已经连续五年上升。我们有大量的下游企业,汽车、造船,包括石油行业。这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特别是金融危机,中国钢铁本身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早在几年前我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今天有产能,但是外向型出口是5700万吨,进口1500万吨,汽车、家电、造船间接出口4000万吨。从目前来看,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钢铁工业到了结构调整的时期,这个行业能不能健康,要看这场结构调整。供大于求,这么多的产能,而且还有很多落后、污染大的产能,如果不被淘汰,行业不会有好的发展。对上游来说是错误的误导信号。

  嘉宾:我想评论一下。我们都关注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就是金融冲击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自己的信心。这是我们第二个要考虑的问题。我并不是一个经济学家,所以我并不能够回答所有的问题。我认为全世界政府应该考虑这样的想法,我们的业务模式是不是出现了冲突,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的业务模式出现了问题。金融行业是从价格的波动当中赚钱,对他们来说,如果价格稳定的话,对他们的投机是不利的,所以他们从价格波动当中赚钱,而我们需要价格的稳定。

  嘉宾:这两个业务模式是冲突的,金融行业能够鼓励经济的增长。属于不能克服这个问题的话,将来还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方法非常正确。虽然目前的价格仍然比较高,国际社会的沟通比以前好很多。从长期来看,我相信我们的公司,所有的人都应该相信,亚洲,中国,所有的新兴市场的经济会很快复苏。

  嘉宾:在经济危机面对融资困难之后,有一个巨大的趋势会重新起动这一地区的增长。数百万人对财富的追求是必然的,希望增加更多的流动性,有更多的沟通,能够使用通讯,使用环保的技术等等。这种趋势在新兴市场仍然继续,我们相信新兴市场的经济会很快恢复。

  主持人:傅总经理,请你评论一下。

  傅成玉:我有三点评论。第一,今天的物价,今天的商品价格,特别是消费品价格,不是低了,是前些年价格不正常,过高。这是对过去价格泡沫的调整、回归。当企业投资的时候,你追泡沫的时候,你赚钱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那个时候与供给不相关的价格,它一定要回归。所以今天的价格并不低,而是前几年不正常的高。

  傅成玉:第二,关于价格是谁炒上去的,既然跟公共体无关,而是因为美元过剩,实际所有经济过剩都是美元过剩,就是前些年美联储印票子太多了,每个人,每个国家手里的美元都太多。所以他看什么都便宜,美元多了,物质不多,正好往上涨价。所以现在美元市场流动性降低,这也是一个回归。如果说我们今天找寻金融危机的原因,本质上是对西方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否定。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的时候,应该考虑将来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适合今天人类的需求。

  傅成玉:第三,现在所有政府都在救金融危机,他们的唯一办法就是投资,就是印票子。我看除了中国政府有储备,财政比较好,还有外汇储备以外,大多数政府一没储蓄、二财政又不行,又没有多少外汇储备,全是债务,只好印票子。这一轮金融危机要印出来的票子可能是几十万亿美元。

  傅成玉:我们现在说价格高了,如果说金融危机过去,我们的生产方式是什么样的?我们的价格会是什么样子?一定会再有一轮回归,因为它是不正常的高。这样又会出现新的周期性的金融危机。现在的政府合作不仅仅要考虑怎么样克服金融危机,更要为全球未来的经济发展考虑。

  主持人:那么我们讲到2008年9月份的时候,油价一天跳高了25美元,这并不是需求和供给的原因导致的。也许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原油27美元每桶是价格低的。现在只有二十分钟给大家提问。

  提问:谢谢斯蒂文。油价波动除了有人炒作以外,我们在06年对您做专访的时候,您提出一个想法,在石油国组织以外,现在很多产油国都没有在组织以内。您当时建议成立一个亚太区的欧佩克。您现在怎么看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看到G8已经变成G20了,欧佩克有可能加入更有代表性的成员吗?从董事长到政治家,有人说您也会走这条路。您可以给我们说一下吗?

  主持人:你刚才问了几个问题?好像很多。

  傅成玉:首先我要纠正一下,我没有提过建议说要搞一个消费者联盟。但是我确实有个想法。因为当时油价不正常的飞涨的时候,已经脱离了社会经济的基本面,脱离了供需的基本面。

  傅成玉:作为企业来说是这样。作为消费者来讲,你是没有选择的,是没有办法控制的。现在是亚洲论坛,我当时觉得亚洲基本上以消费为主。尽管我们也是一个生产国家,但是我们主要还是消费越来越过,日本、韩国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整个东南亚看起来,基本是一个消费国家。那么消费国家应该有所作为。作为什么?就是亚洲付出的油价的溢价,大家不一定知道。

  傅成玉:我们与美国和欧洲比,每一桶原油付出1-2美元的溢价,就是亚洲花的钱比北美和欧洲高。这种溢价,第一我们觉得不合理,因为全球是一个价格;第二,又与地区需求有关。所以亚洲国家应该考虑怎么样携起手来和生产者,和欧佩克合作,像与他们谈矿石价格一样,我们不谈也不行。我们为什么要付那么多溢价呢?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那是没有的事情,都不可能。

  提问:我想向傅成玉先生提问。从2001年上市以后,中海油所有高管的收入都捐给了母公司,造成了实际收入的巨大差距。这样的措施是不是对海外投资者有一定的影响。

  傅成玉:本来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不想评论这些事,因为大家应该集中精力克服现在的困难。既然你在这儿提出来了,我就再回答一下。你说的是四万五,我看国内报的是1200万美元,我不知道日均。第一,我们是在海外上市的公司,我们的治理结构与所有国际公司相同。也就是说我的独立董事超过内部董事,我们的薪酬都是由独立董事制定的,我们本人不能参加。他们制定的标准除了企业考核,还要与国际同类公司相比。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