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间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5日 17:52  《中国金融》

  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关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虽然面临着“保增长”的繁重任务,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方向不能动摇。近期,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指导意见,要求在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显得越发重要和迫切。

  第一,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调整信贷业务的客户规模结构。一般而言,经济下行时期,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要强一些,而当前中小企业的总体经营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同时,政府主导的拉动内需政策受益最大、最直接的也往往是大企业。因此,银行不管是出于自身经营的考虑,还是出于配合宏观调控政策的需要,都可能倾向于更多地支持大企业。这是合情合理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服务中小企业,仍然是义不容辞、并且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首先,中小企业对于“保增长”、“保就业”至关重要。“十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中小企业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占全部就业岗位的75%以上。如果商业银行不能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那么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银行经营,都会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其次,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环境正在逐步改善。例如,金融“国三十条”和央行、银监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发展、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等,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稳步增加。再次,经济增速放缓的过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大浪淘沙、分化组合的过程,为一些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如果商业银行能够有效支持这些企业度过暂时的难关,将十分有利于巩固银企关系、深化长期合作、形成“双赢”局面。

  第二,抓住政府出台产业振兴规划的机遇,调整信贷业务的行业结构。在继续重点支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同时,有选择性、差异性地支持受益于“十大规划”的行业。对于遭受外部冲击、但受益于政府投资拉动的行业,包括钢铁、装备制造、通信设备等予以重点支持。对于受到外部冲击较大,而政府投资拉动效应不十分显著的行业,短期内采取审慎支持的态度,以结构调整为主,择优支持龙头企业。对于受外部冲击很大,且属于夕阳产业或“两高”行业,应采取审慎支持的态度,并加大减退力度,长期内逐步减少对该领域的信贷投放。对于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积极稳妥地给予信贷支持,并作为长期内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

  第三,结合振兴规划的区域影响,优化信贷资源的区域配置。产业振兴规划将对部分行业从东部沿海转向内地产生积极促进作用,而东部沿海地区也将迎来产业结构升级。中西部地区很可能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而东部沿海地区则可能会经历一段结构转型时期。因此应适当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布局力度,以供应链融资等为手段,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