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妥善处理三对关系 促进银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5日 17:52  《中国金融》

  商业银行在积极支持“保增长”的过程中,应当妥善处理好“保增长”与“保银行”、“保增长”与 “防风险”、“保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关系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

  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巨大转折,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把调控的首要任务转变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果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优化了环境并指明了方向。我认为,在积极支持“保增长”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应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促进自身平稳健康发展。

  处理好“保增长”与“保银行”的关系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政府强调“保增长”,有助于切实防止经济加速下滑。商业银行作为全社会的信用中介,其经营状况与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休戚相关、唇齿相依。例如,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对GDP增长率的弹性为0.4左右。也就是说,如果GDP增速下降2.5个百分点,不良资产率将上升1%。而从我国的情况看,商业银行在过去几年资产质量不断提升,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实体经济持续活跃,企业效益不断提升,贷款违约率下降,新增不良贷款较少。

  因此,在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实施“保增长”政策,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资金流和偿债能力,缓和银行贷款质量向下迁徙的压力。从银行业的角度看,“保增长”就是“保银行”。商业银行对于这一点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看到“保增长”在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的同时,将为银行的稳健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不能把“保增长”当成一个负担,要积极主动地采取有力措施,在为“保增长”贡献力量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平稳健康发展。

  近期的经济金融运行数据也充分说明了“保增长”和“保银行”的逻辑一致性。虽然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仍不容过分乐观,但近期一些先行指标显示,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正在过去。例如,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四个月回升,3月份已经上升到52.4%,再次进入景气空间,显示制造业生产信心已经开始得到恢复。再如,存货调整正在顺利进行,企业对产品需求方面悲观程度有所下降,而对原材料投资意愿有所增加。又如,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5%,较2008年第四季度23.1%的增速上升了3.4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出现显著增长。

  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好兆头,与商业银行“保增长”的努力密切相关。配合国家刺激经济政策的出台,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持续放大。在2008年12月份新增7718亿元的基础上,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达到1.62万亿元的“天量”水平,2月份新增信贷数据也超过1万亿,3月份信贷增长仍处在很高水平。1~2月合计,对公中长期贷款新增8907亿元,比2008年同期高出65%。在贷款持续高增长的推动下,M2增速也不断攀升,为经济的逐步恢复提供了良好的流动性支持。M1同比增速在1月份经历短暂回落后开始恢复性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信心有所恢复。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我国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体系,因此银行信贷增长是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实证分析证明,国内信贷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大约有1~3个季度的滞后期,而信贷增长对GDP的影响也有大约3个季度的滞后期。近期信贷的持续快速增长,对投资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显著促进作用将从2009年第一季度中期开始,下半年投资增长将进一步加速。而GDP增长率将在信贷的推动作用下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有所回升,第三、第四季度有望实现进一步反弹。

  在积极“保增长”的同时,银行业的业务发展也呈现了良好的态势,原来比较悲观的市场预期也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

  从资产质量看,据银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535亿元,比年初下降6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2%,比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我们预计,在政府、企业、银行等各方“保增长”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从而有助于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提振企业发展的信心。因此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会显著恶化,特别是不良资产率甚至可能会继续有所下降。此外,政府前期推出的一系列金融政策,如放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简化税务部门审核金融机构呆账核销手续和程序、对银行业中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的风险补偿等等,也有助于商业银行保持资产质量的基本稳定。

  从中间业务发展趋势看,政府打出的“保增长”“组合拳”也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增长点。例如,债券承销(扩大国债和中期票据发行规模)、IPO相关业务(适时推出创业板)、期货结算业务(推动期货市场稳步发展)、财务顾问业务(对商业银行放开并购贷款业务),等等。总体而言,今年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的格局。

  从银行盈利前景看,在“保增长”的过程中,贷款增长持续提速,为商业银行增加利息收入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基于上述考虑,近期不少证券分析机构调高了对银行股的估值判断和投资评级,资本市场对商业银行的信心得以恢复。

  处理好“保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

  总体上看,“保增长”为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了一系列业务机遇。但由于经济增长较过去明显放缓、企业信心未完全恢复、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存在一定差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仍面临不小的考验。因此,银行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辨证关系,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工作。当前尤其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风险因素:

  中长期贷款的风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已经超过50%,其中一些银行更是高达60%以上。虽然近期商业银行新增信贷中票据融资的比重较大,但从中期看,在“扩内需、保增长”的过程中,有理由认为银行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将有所上升。这将给商业银行带来两个方面的风险隐患。

  一是中长期贷款的信用风险。观察近期对公中长期新增贷款的结构可以看到两个显著特点。从行业结构看,对公中长期贷款中的大部分投向了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等领域。从区域结构看,对公中长期贷款中投向中西部的比重显著提高。上述结构特征,既是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政府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商业银行追求自身效益的内在要求。因为从贷款项目本身的情况看,与一些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基础设施的缺口仍然较大、现金流较有保证。同时,上述贷款大都由各级政府所提供显性或者隐性的担保,在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不到3%、地方政府发债严格控制的情况下,银行贷款的总体风险是基本可控的。但是具体到各个贷款项目,仍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对于非公益性项目,其市场前景如何、第一还款来源是否有保证?中长期贷款的期限设定、还款安排是否与项目的现金流相匹配?当地政府财政收支的状况和趋势如何?政府的担保承诺是否能及时、足额兑现?等等。总之,对于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信贷资金是否跟进、何时跟进、跟进多少、期限多长,不能搞“一刀切”,而是应当按照商业运作的原则,进行自主分析和自主决策,力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避免一时的“盲动”、“冒进”给银行的长期健康发展埋下隐患,最终将加重国家和股东的负担。

  二是资产负债期限结构进一步错配的风险。2008年以来,受资本市场低迷、企业信心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定期化的态势明显,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问题。但应当看到,与贷款长期化的趋势相比,存款定期化的趋势更容易“反转”。一旦经济进一步复苏、投资者信心增强,存款的平均期限会显著缩短,而贷款平均期限的拉长是一个中长期趋势。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着眼于未来、防患于未然,在大力支持“保增长”的同时,一方面要采取主动负债策略、适当增加长期负债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好流动性监测、制定相关预案。

  票据融资的风险

  2008年11月以来,商业银行票据融资增加较多,新增票据融资占商业银行对公新增贷款的总量均在30%以上。其中2月份票据融资在对公新增贷款中的比重达到47%,继2008年11月之后再创近年新高。票据融资持续大幅增加,有来自企业和银行的合理驱动因素:首先,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市场化的贴现利率的下降幅度要大于一般性贷款基准利率的降幅,企业出于降低融资成本的考虑,更多的使用票据融资替代短期贷款。其次,商业银行在经济走势不够明朗、资金面较为宽松、前期央票等其他投资工具发行量偏少的情况下,加大了发展风险较小但收益相对(超额准备)较高的票据融资的力度,以便以信贷投放的量弥补利差收窄对收益的影响。再次,票据融资期限短、流动性强,属于“攻守兼备”的信贷业务品种,便于商业银行在尽早“抢占规模”的同时,应对形势和政策变化的不确定性。

  但与此同时,票据融资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首先,部分票据是融资性票据,没有真实的贸易背景,贴现资金辗转流入股市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其次,如果少数金融机构出于过于追求短期业绩的考虑,盲目做大票据规模、疏于风险把控,还可能引发操作风险,甚至发生欺诈案件。因此,商业银行在以票据融资的形式支持企业合理资金需求的同时,应当“标本兼治”、“堵疏结合”:一是要严格审查申请承兑企业的资信状况,把好承兑关;二是要严格审查票据贴现的真实贸易背景,确保每一笔贴现都有对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避免融资性票据;三是严格内控程序、做好查询工作,甄别票据真伪;四是关注关联企业之间的票据业务及资金往来,避免变相地“以贷还贷”甚至“以贷收息”;五是要切实端正经营理念、不搞“以票揽存”;六是在系统内合理调配资金,优化联合贷款的制度安排,提高全行资金的整体收益。

  利率市场化的风险

  年初以来,按揭贷款的定价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商业银行原来享受8.5折利率的存量房贷客户中,绝大部分均转为享受7折优惠。商业银行同期限的存款利率和按揭贷款优惠利率一度出现“倒挂”。据测算,这项房贷新政将使每家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减少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前瞻地看,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近期国务院有关文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的下浮幅度。据粗略估算,存量贷款中大约有30%的比例采用的是基准利率下浮10%的标准,如果对上述贷款一次性全部适用30%的利率下浮幅度,那么会导致银行业净利润总体水平下降10%左右。对此,商业银行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相关的应对措施:一是要积极发展中间业务,继续拓展综合经营,切实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二是要避免过度依赖大型客户、提高议价能力,并增加低息负债的沉淀量;三是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异化创新,以此创造超额收益;四是合理控制成本支出,以便在定价中占得先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