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国务院发布深化医改意见 > 正文
上午10时,卫生部等四部委领导对“新医改”做权威解读
本报驻京记者 杨丽琼
“新医改”方案及其《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已相继公布,上午10时,卫生部等四部委的5位部领导亮相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对“新医改”进行权威解读。
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是: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森,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他们详细介绍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的有关情况。
群众能够从“新医改”中得到哪些实惠?
张茅回答,这次医改的核心就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通过加大政府投入,降低群众个人支付比例,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是平时少得病,二是看病更方便,三是看病有保障,四是看病少花钱。
张茅解释,“平时少得病”,按照国家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比如说,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的健康档案,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再比如,实施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这样进行预防,使群众少得病。
“得病有保障”,是要扩大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医保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扩大报销范围,使群众得病看病以后,得到比以前更加高的报销比例。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对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逐步提高,逐步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
“看病更方便”,是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并进行公立医院的改革,使得群众能够逐步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再去医院,看病更加方便,看得更好。
“治病少花钱”,通过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医保,对医院进行改革,改革“以药补医”的机制,使群众能够治病少花钱,减少个人支付的比例。
多方面措施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运转
王军介绍,至少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有效运转——
加强机构的建设,从硬件上能够提供正常和有效运转的保障。
加强队伍建设,从软件上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正常和有效运转。
改革补偿机制,从补偿机制上来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正常和有效运转。
“比如说要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只有在医疗保障这方面把体系建设起来了,老百姓才能够放心地来看病,才能更多更好地来看病。来看病的人多了,这个机构也就正常和有效运转起来了。同时,在医保政策上引导参保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还要合理地调整医疗服务的价格,增加政府投入,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需要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来提高效率。”王军说。
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将进行改革。
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
还将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适当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设备检查价格。
“新医改”中政府投入能及时、足额到位
未来三年“新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元,其他资金需要地方政府投入。王军说:“我相信,这笔投入能够及时、足额地到位。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因为我们在测算的时候,考虑到了地方的财力状况;第二,地方各级政府已经把加大卫生投入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第三,中央政府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采取以奖代补、中央补助资金与地方投入挂钩等多种措施来调动地方政府投入的积极性。第四,我们还要加强监督检查,来确保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及时、足额到位。”
怎样解决看病贵、药价虚高的问题?
彭森回答,这是这次改革集中要解决的问题。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几项:
要合理调整政府管理价格的范围。一方面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要承担政府管理的责任,重点是加强对于临床使用量大、面广的处方性药品的管理。
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合理制定基本药物价格,由国家制定一个零售的指导价格。通过这些措施来鼓励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
要切实加强流通环节药品差价率的管理,压缩中间环节加价水平,特别是要实行差别差率的控制,即如果药品价格比较高,差率就从低,如果药品价格比较低,差率可以适当从高,这样来抑制流通环节不合理的加价行为。
要逐步降低医疗机构销售药品的加价率,一方面在医疗机构实行差别加价,以鼓励医院使用比较廉价的药品,减轻群众的负担。另外在国家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实行零差率,进价是多少,卖出还是多少,不加价,这是很重要的改革措施。
对于内外资的药厂生产的药品,也可以理解要考虑原研药和仿制药确实在品牌、质量、成本上有一些差异。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原研药和仿制药价格的衔接,逐渐让广大患者能够用上更多更好的药品。
从三方面解开“8500亿元的方程式”
关于8500亿元“新医改”投入,王军介绍了五个概念:8500亿的投入是各级政府投入;8500亿的投入是未来三年(2009年-2011年)投入的合计,而且是增量;8500亿首先用于确保支持五项重点改革;要确保8500亿的绝大部分或者说主要的部分要用于基层;要确保这笔巨大的投入及时、足额到位。
王军说,第二方面是8500亿元的投向。增加8500亿的投入是测算数,至于每年的实际投入数,要通过各级政府的预算来进行安排,经过法定的程序予以确认。8500亿元的投入,是未来三年支持五项重点改革的投入。除支持五项改革的8500亿元的投入以外,未来三年各级政府还会继续安排和相应增加支持其他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像优抚对象的医疗补助经费、公费医疗经费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运行经费等等。增加的8500亿元投入当中,中央和地方的比例为4:6。增加的8500亿元投入,有三分之二是用于需方,三分之一用于供方。投入供方的钱,其着力点也主要是用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人员的服务能力与水平,使供方能够更好地向需方提供服务。这笔投入重点向中西部倾斜,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逐步均等化,这是一个明显的特点。
第三方面是措施。怎样确保这笔钱投入到位和用得明白,我们有五项保障措施: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改革投入机制;加强绩效考核;强化监督检查;提升管理手段,也就是说在信息化管理方面,要切实地向前迈进。
王军强调,要实现医改的目标,仅仅有投入是不够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把这笔钱花好。医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今天把钱投下去,明天就可以立刻取得明显的效果,它需要一个过程。希望大家都来参与这个过程,都来监督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