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医改方案借鉴天津经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8日 14:17  每日新报

  解读新医改 新报对话市卫生局原局长张愈

  万众瞩目的新医改方案本周一出炉,方案提出“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昨天,记者专访了天津市卫生局原局长、天津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办公室副主任张愈,他告诉记者新医改指导意见制定过程中曾借鉴了天津十几年来卫生改革的经验,同时医改征求意见稿公布之后也曾征求了他的意见。

  相关文件将陆续出台

  张愈表示,这份指导意见当中已经把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说明白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指导意见涵盖的是对总体目标、原则、指导思想、框架性的定义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说明。这次出台的仅仅是一个宏观的指导意见,很多人觉得不具体是正常的,因为不可能把各种具体的操作办法都在这个指导意见当中体现出来,这样做确实有难度。所以国家这次采取的方法,是先出台一个指导意见,然后陆续再出台若干的配套文件,其中重点是指导意见当中提出的五项重点工作都有具体的实施方案。目前卫生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制定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方面的问题、实施方面的问题,会在一系列配套文件当中体现出来,包括劳动、财政、民政、残联等方面的工作都会包含在内,可能近期会陆续对外公布。据他了解,这次指导意见发布之后应该很快就会有一批文件出台,今年年底之前还会出台一批,随后还会有一批。

  征求意见 提出增加政府投入

  去年10月份国家公布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之后,曾经专门征求了张愈副主任的意见。他告诉记者,从这次最终定稿的医改方案看,他提的意见大都被采纳了,尤其是在增加政府对于医疗费用的投入方面。另外,他还提出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公立医院改革,这些问题在这次的指导意见中都有所体现。

  张愈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一个是近些年来医疗费用增长过快,一个是跟我国卫生体制、机制方面的深层次的问题有关。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的医疗费用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是政府直接投入,另一个是包括单位在内的社会投入,还有就是个人直接付费投入。当时,个人付费的比重在整个医疗费用中占大约20%左右,比重低的时候还曾经降到过百分之十几。但是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个人付费增长过快,在医疗费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最高时已超过了50%。世卫组织和世界银行有一个说法,按照国际通行的评价办法来看,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医疗费用个人付费的比重只有小于30%,政府才能提供给老百姓比较合理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个人付费比重如果超过50%,那就意味着政府提供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很不到位。

  张愈说,当时他提出的修改意见是应该从两个方面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一个是具体医疗费用过高的问题,那就需要医院加强管理,改进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建立合理的用药制度,包括医药分开。一个是解决老百姓个人付费比例过高的问题,这是政府的责任问题,政府必须要加大投入。

  这次指导意见当中就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国家、单位、家庭和个人责任明确、分担合理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社会互助共济。要逐渐改变医疗费用付费比例,把老百姓个人付费比例降下来。

  其实他提出的修改意见里还包括具体的个人负担比例,就是逐渐将患者个人负担比例降到30%以内,这样个人负担就会减轻。虽然此次指导意见当中并没有提出具体数值,估计会在今后陆续出台的配套文件当中涉及到。

  新医改方案目标更明确

  1996年我国第一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关键是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当初虽然国家出台了指导意见,但各个部门始终没有制定配套的实施办法,造成上次医改在实施过程当中逐渐背离了指导意见,所以虽然指导意见是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但很快就变成把医院推向市场。

  这次的医改和1996年的医改相比,有了很大完善和调整,强调了医疗卫生的公益性问题,1996年的指导意见里明确提出我们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是带有一定福利性的公益事业,这次更是强调了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坚持公益性,而且还分别提到了关于公共卫生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历医院,政府投入的政策和责任。特别是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建设经费、运行成本、人员经费都由政府承担。

  医改方案吸取天津经验

  张愈表示,从最终开始制定医改方案到最终公布,经过了快3年的时间,国家特别发动了各个大学、研究机构出台了十个方案。这十个方案又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各部门之间又进行磋商,最终形成的指导意见综合了各个方案。

  同时,医改方案也是在总结各个地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007年,卫生部曾确定了四个部级课题,其中之一就是要天津总结天津十几年来卫生改革的经验。当时卫生部、北京大学、天津市卫生局三方合作,用了一年的时间总结了天津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材料,这些好的做法在新医改方案中也都有所体现,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卫生资源调整、公共卫生建设等方面。

  新报记者 徐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