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上山下乡: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1日 17:18  《中国商界》杂志

  东晋陶渊明辞官归去,回到了“三径就荒,松菊尤存”的家乡,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村生活。他笔下令无数中国人陶醉的桃花源,不就是一个美丽乡村的生动速写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少数都市白领也认识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开始回归乡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曾经在上海广告界工作的一对白领夫妇,他俩放弃了都市生活与高薪职位,归隐江西婺源乡村,实现了自己乡村生活的梦想。他们在天涯社区以“高老爷1900”的名义发帖,图文并茂地描绘自己宁静美好的乡村生活,在网络世界引起了羡慕狂潮,其帖子的点击率急剧上升,“高老爷1900”也就迅速成为媒体的关注热点。

  这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当生活贫穷的时候,人们千方百计涌入城市,而当人们的财富积累与生活水平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就会出现向乡村回归的现象,古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穷奔市,富奔乡”。现在中国社会也到了一大批富裕起来的城市富人、白领与小资开始“奔回乡村”的时候了,在乡村有美丽的风景、开阔的视野、美好的传统、宽敞的住房、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活水、自然的田园、茂盛的植物、盛开的野花、安全的食品、舒缓的节奏、宁静的氛围、温暖的阳光等大城市无法提供的生活条件,而乡村的这些特点正好可以满足城市精英休养身心的心理需求。

  我们所说的乡村是在保留原生态农村环境的基础上,加载了更丰富而深厚的人文文化、生态文化与精神文明,是一种21世纪的生态文明村。保留与提升广大农村,倡导与发展生态而时尚的乡村生活方式,在城乡各地构建这种生态文明村,抛弃大都市化与城市化的落后发展模式,引导与激励大批知识青年、小资白领与富裕阶层再次上山下乡,不仅是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国际流行时尚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大好事,还能顺利解决在大规模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难题。

  城乡的乡村化进程能够让社会精英人才主动下乡,从而带动资本投资走向,真正启动广大乡村市场,这种高品质乡村市场的启动,不仅可以使广大农民在乡村就业与创业,还能在乡村创造真正适合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丽江的崛起就是21世纪生态文明村与乡村生活方式的成功典范,丽江不仅吸引了大批城市精英与小资白领,不仅给本地农民也给大学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四、新上山下山的标准

  像堵车、噪音、拥挤、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忙碌躁动、人际关系疏远、身心紧张、生存压力加大、忧郁与神经衰弱等这些由工业文明与城市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都成了城市精英远离城市与工业文明的“撤退力”,而它们同时又成了城市精英上山下乡去热情拥抱生态文明与乡村化的“原动力”。

  为了使中国在下一轮“生态文明”的新世纪能占据在全世界的领袖地位,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科学发展观与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把工业化与城市化中所出现的弊端以及引起这些弊端的一切因素就像控制瘟疫与传染病一样严加管制,否则这些引发环境与人类身心健康的“病毒源”会迅速传染到广大乡村地区,虽然有些乡村地区已经被“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病毒所污染,但是从现在开始还为时不晚。

  我们必须明确建立一个“新上山下乡”的标准——只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持乡村原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与提高人素质的人才、资本、产业、产品与文化才能被允许上山下乡,否则破坏生态环境与乡村面貌,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不利于提高人素质的东西一旦上山下乡将会给中国带来新一轮生态环境与人文文化的大破坏与大浩劫。

  污染与毒害了乡村土地几十年的化肥与农药还在一如既往地“大规模上山下乡”,如果在“工业革命”时代,化肥农药还有一丝存在的价值,但是事到如今,当我们整个时代与社会都在转型进入“生态文明”的时候,当我们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时候,化肥与农药则已经成为破坏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头号敌人。所有生产化肥与农药的公司与企业都应该有壮士断臂的决心与牺牲精神,为了自己与其他中国人子孙后代的健康与福祉,洗心革面,金盆洗手,主动退出这个行业或进行行业转型,否则这些公司与企业就是在坚持不懈地有意识地破坏生态文明,在毁灭中国的生态文明乡村。

  凡此种种,举不胜举,真正系统而细致地在广大乡村地区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确实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系统工程,每个有志于建设美丽乡村的中国人都应该自觉行动起来,投身到这场意义深远的乡村建设中来。

  五、新上山下乡的模式

  我们现在把家电下乡放在上山下乡的首位是一种目光短浅与本末倒置的做法。中国的农村最缺的不是产品,而是能够从事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各种专业人才,中国的农村最缺的不是消费,而是能够启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资本。

  这些专业人才与资本根本就不在乡村,而是在城市,如果没有这些城市精英人群与城市资本的大规模上山下乡,要单靠现在普遍贫穷的农民来启动想象中的“庞大农村市场”,这是不切合实际的空想。在农民普遍贫困、购买力低下的情况下,想凭借政府补贴的下乡家电来拉动农村市场,相对于目前这场持续而严重的经济危机而言,其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而真正的新上山下乡模式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人才的上山下乡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山水土地与村野陋室只要有了精英人士,山水与陋室马上就有了灵气,也有了价值,最重要的是人才。躬耕卧龙岗的诸葛亮与东篱采菊的陶渊明,我们不能称他们为农民吧!前美国总统布什把自己的私人农场设置在德州克劳福德,结果克劳福德马上名扬全球成了美国著名的旅游地区。

  现在中国乡村最缺的不是产品,不是家电,而是人才——节能减排的人才、环保专家、绿色建筑与有机建筑人才、传统建筑人才、生态景观设计师、有机农业的人才、有机养殖业的人才、文化创意的人才、懂市场懂营销的人才、大量的中医与教师、各种手工艺人才、懂得运作乡村产业的运行人才等等。因此,没有上述各种专业人才的上山下乡,农村永远都是缺乏文化的与贫穷落后的农村,永远都无法变成像法国普罗旺斯一样的美丽乡村。

  现在有一小批城市精英已经上山下乡了,像我在本期文章《从白领到绿领》所记载的属于海归的陈礼贞女士与北大博士后吉云亮博士,他们就是新上山下乡的潮流的先驱;而中国著名环保人士廖晓义女士则带领了一个城市精英团队集体上山下乡,在四川彭州的大坪村白手起家,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的灾后废墟上重建了中国最早的一个生态文明村——乐和家园。

  还有一大批城市精英正准备上山下乡,他们的童年大多是在乡村度过的,他们生命的根其实一直就深扎在乡村。他们的身体在城市,心灵在乡村,当身体回到乡村的时候,他们才能做到身心合一,灵魂才会真正地附体。一场由都市精英参与的大规模新上山下乡潮流正在酝酿之中,城里人上山下乡当农民将成为一种都市生活时尚。

  2、资本的上山下乡——乡村置业与乡村投资的热潮正在悄然形成

  风水风水,风是流行,水是资金;风生则水起,水随风而动;资金则随流行趋势而流动,投资与消费两者都是如此,这是我对风水下的最新时尚定义。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改革开放三十年,消费与投资的重点在城市,今后三十年消费与投资的重点在郊区与乡村,其形式可以分成两大类——乡村置业与乡村投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