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上山下乡: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1日 17:18  《中国商界》杂志

  文/ 本刊特邀撰稿人 沈立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1955年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说的话,至今读来也依然可以成为21世纪中国“新上山下乡潮流”的标志性口号。始于1950年代的第一次上山下乡本来是号召家在农村的知识青年“回乡”就业,在1962年正式纳入国家计划之后,发展成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就业,安家落户,由此形成了一个轰轰烈烈持续时间长达二十年之久的“上山下乡运动” 。

   一、什么是新上山下乡

  我在《中国商界》2009年第1期发表封面文章《易经望远镜——从易经看2009年大势》中提出了2009年的几个大趋势,其中之一就是“新上山下乡”:“周杰伦的新歌《稻香》描绘了一位在危机中失业的中年都市白领,回到乡村老家,重建新生活的故事,《稻香》其实揭示了2009年之后的又一大趋势——‘新上山下乡运动’。农民工受工厂倒闭潮的影响,失业而回乡;富人因向往乡间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宁静的环境与宽敞的空间而奔赴乡间;城里的白领小资要静心、疗伤、怀旧、发呆与晒太阳,也要去景色怡人的乡村漫游与小住;国家投巨资建设铁路与高速公路,其实无论铁路还是公路,最后条条大路都是为了通向山路与土路。世界运行轨道的大拐弯不仅是在从西方拐向东北方,也要从都市拐向乡村,从工业文文明拐向生态文明,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而生态文明才是可持续的。回乡吧!回到乡村的美好!”

  上个世纪的第一次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由上而下的政治运动,是一种知识青年处于被动状态的政府行为,而这次21世纪的新上山下乡则是一场源于市场导向的符合人心与未来大势的自下而上的生活潮流与经济潮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于鸿君与郝玉龙博士最近提出为应对当前的就业危机,应该重启“上山下乡”运动,建议国家每年拿出1000亿元,引导200万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这两位“专家”虽然正确地意识到了“上山下乡”的趋势与方向,但是对这次“新上山下乡”的性质判断有误,没有认清这是一场“源于市场导向的符合人心与未来趋势的自下而上的生活潮流与经济潮流”,还想沿用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提出了通过政府拨款1000亿,平均每年给每个大学生补贴五万来刺激他们去“上山下乡”的建议,这种理想化的建议根本就不具有可操作性与实用价值。

  这股大势所趋与人心所向的新上山下乡潮流正在以新的生活方式与新的产业形态集聚能量与累积量变,经过三到四年的孕育,到2013年就能完成质变,变成盛行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浩荡主流。

   二、新上山下乡的本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变迁

  今天,18世纪起源于英国的以珍妮纺纱机与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境地,这把“伟大”的西洋双刃剑在创造“伟大”奇迹的同时,也给人类的道德伦理、人文文化与自然环境造成了“伟大”的破坏,如今这个一度金碧辉煌、光芒万丈的工业文明的金字塔在历史的大变迁中开始了系统性崩溃。工业文明的金字塔主要有三大层级构成——一是金融体系,二是工业产业与化学农业,三是以大城市为标志的工业化生活方式,包括支持这个工业金字塔运行的机械论世界观、物质主义人生观与唯利是图的价值观。正深陷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美国,是工业文明崩溃的主要标志。

  从2008年开始,高居金字塔顶端的金融体系开始逐渐崩溃,引发了从华尔街扩展到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金融体系的崩溃迅速带动了位居金字塔中间的工业实体经济的崩溃,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濒临破产与一系列有毒食品事件的爆发都是传统工业产业与化学农业崩溃的象征;下一步就是以大都市生活为标志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崩溃,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深刻而意义重大的意识革命,从2013年开始将诞生一种新型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工业文明金字塔的崩溃并非意味着世界崩溃与世界末日的来临,我们在这场空前的文明大变迁中将收获一个“新的地球”与“新的文明”,这个新的文明就是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将逐渐修复这个业已千疮百孔的老地球,恢复其往日青山绿水的美丽与万物共生的生机。

  构建这个生态文明的金字塔将从生活方式的转变开始,以乡村生活为标志的生活方式即将逐渐取代大都市生活为标志的工业化生活方式,随之产生的新世界观、新人生观与新价值观将构成生态文明金字塔的基础,在此之上将建立新的可持续的绿色产业体系、绿色金融体系与生态文化体系。

  工业文明金字塔位于大都市,生态文明金字塔位于乡村,工业文明的金字塔如同一个人造的超大型怪物,而生态文明的金字塔是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地球每个角落的由海量“生态文明村”组成的金字塔网。

  整个生态文明金字塔网正在世界各地悄然形成,而在中国,生态文明村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一场规模巨大而影响深远的“新上山下乡”活动正在中国城市涌动,国外已经明确了工业文明──后现代文明—─生态文明的变迁轨迹,而中国正在形成工业文明—─上山下乡—─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通过新上山下乡,中国将“临门一脚”实现直接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的新上山下乡潮流的本质是中国即将由工业文明跨越式地进入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三、乡村生活与城市乡村化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正当西方在逐渐远离工业文明与城市化所带来的危害,热情地拥抱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生态文明之时,中国有一大批思想落伍的专家、学者与官员还在热情地拥抱工业文明与城市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弊端,甚至还在致力于把北京、上海与重庆等特大城市发展成三五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把中小城市大跃进成“特大城市”,闭着眼睛拒不接受西方城市化进程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动辄就以城市化人口与城市化程度的一大堆过时的“数据”来证明中国与西方相比落后多少年,他们不知道这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刻舟求剑”的思维方式,西方已经从工业文明发展到后现代之后,发现了现代化与都市化所存在的巨大弊端,正在转向“全面乡村化”——不仅要保持原生态的乡村风貌,就连大都市都要走向“乡村化”。中国不应该去“享用”被西方人抛弃的“城市化”尤其是“大都市化”的“厨余垃圾”,而是应该具有与国际同步的前瞻性眼光,直接保护原生态的乡村风貌,扭转“城市化”与“大都市化”的错误方向,向“大城市小城镇化”(分散的卫星城镇集群构成大城市)与城市乡村化的潮流发展。

  都市乡村化的最新例证是美国白宫草坪改成了一块菜地,从此第一家庭会在这块白宫菜地上像农夫一样耕作,种植有机蔬菜。2009年3月20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带领白宫大厨与小学生在白宫南草坪挥锄动土,正式启动了把白宫草坪变菜地的计划,给第一厨房配备一块菜地,这是自二战以来白宫首次开辟菜地。倡导在都市花园与绿化区种植健康蔬菜的“品尝风景”运动的发起人罗杰?杜瓦隆说,白宫菜园的出现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为美国乃至全球数百万花园做出表率。在花园、小区绿地、阳台、房顶、路边道旁种植有机蔬菜将成为城市乡村化的一个标志性运动。

  只有乡村生活才是古今中外人类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大都市与CBD只是人生一个短暂的中转站,美丽乡村是人类共同的最终归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