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货币体系面临重构 中国如何增资IMF成焦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8日 22:09  《财经网》

  一天内拯救地球

  将于4月2日在伦敦召开的G20峰会,应该成为全球协调、共克时艰的开端,但各方的日程表差别仍很大

  《财经》特派记者 李昕 发自英国伦敦 记者 张翃 王晶 发自北京

  伦敦城东,泰晤士河北岸有一片宏大的建筑,名叫ExCel。英国首相布朗希望此地能和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1988年的巴塞尔一样,因举办重塑国际金融或经济体系的重要会议而名垂史册。

  4月2日,20国(G20)元首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将汇聚于此,用一天的时间来梳理危机中的全球经济,拿出应对之策。在世界各国皆面临经济衰退的今天,这个任务无异于“拯救地球”。

  摆在参会代表面前的,是一个长长的问题清单,从经济刺激计划、全球金融监管,到抵制保护主义。他们身后,是各国不一样的烦恼——意大利有占GDP110%的外债,美国面临接近10%的失业率,中国想兑现经济增长率“保八”的承诺和高额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的需求,墨西哥则要应付以8%速度下滑的出口……

  要在一场会议中融合多方目标,最终发展为一致行动,既需要足够的决心,也得有足够的妥协。蔓延全球的危机,已经让金融改革和经济重振迫在眉睫,20个国家的领导人如何谈判、如何角力,将影响世界经济的下一页怎样书写。

  IMF增资与中国

  每当金融危机来临,人们就会感叹: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最终贷款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实在太穷了。

  细数IMF的“家底”,现有成员交纳的资金和黄金储备共2000亿美元,此外还有两个借款安排之下成员承诺的借款额500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的刺激计划总额7870亿美元,几乎是IMF“钱包”的3倍。无怪乎当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3月提出将该组织资金翻倍,达到5000亿美元时,美国财长盖特纳口气更大,认为需要7500亿美元。

  按照斯特劳斯—卡恩和盖特纳的说法,IMF需要增资2500亿到5000亿美元。问题是,钱从何处来?

  “要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未来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份额增资是最根本的一个途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3月23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IMF资金匮乏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其份额的改变,而这会导致投票权、资金交纳等也发生相应变化。经过2008年的修改,中国目前拥有IMF总份额的3.72%。但是,作为世界经济第三大国,中国的份额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也落在德国、法国、英国的后面。

  按照有关程序,IMF下次份额调整可能还要等三年时间,其间还有众多疑问有待回答。例如,如何让份额较多的欧洲国家甘愿“舍己为人”?美国拥有17%的份额,而IMF重大决策需要85%投票权的同意,因此,美国事实上拥有对重大决策的一票否决权。从该国的经济实力和国会的政治气氛看,份额让步甚至放弃否决权几乎是“不可能任务”。

  尽管困难重重,但当下的经济危机和部分欧洲国家的亟待援助,或许给原本艰难的谈判打开了窗口。

  “目前一些中欧国家陷入了严重财政困难,很明显,欧洲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以帮助经济受困的国家。”英国前首相布莱尔3月在华访问期间对《财经》记者说,“中国是(经济危机)解决方案的关键之一……人们会意识到,权力已经转向东方。”

  在3月14日的G20财长会议上,已经有部分改革内容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如同意改变IMF和世界银行领导人任命的规则,从欧美轮换改为基于能力的遴选等。但是,仅有一天时间的G20元首峰会,在众多参与者和密集的议题之下,很难在IMF份额变化问题上产生什么实质性成果。“4月2日的峰会可能释放出朝这个方向变化的信号,但不会达成关于投票权变化的具体协议。”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研究员斯图尔特帕崔克(Stewart M.Patrick)说。

  胡晓炼表示,鉴于目前危机和融资的急迫性,“我们对于IMF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包括新借款安排,也在进行研究和考虑。同时,我们积极支持IMF采取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

  在目前IMF的体系下,短期融资的渠道包括出售储备黄金、与成员国达成借款协议等。

  就黄金来说,美国政府提出要在近期请求国会批准,让IMF卖掉部分黄金来支付日常运作的费用。但现在这个组织手上的黄金价值总共90亿美元,远远不够满足成员国的融资需求。

  发债是IMF章程中允许的做法,但历史上从未使用过。此外,新旧两个借款安排(General Arrangement to Borrow和New Arrangement to Borrow)也是比较可行的途径。两个协议分别成立于1964和1998年,由相对富裕的国家通过它们做出借款承诺,就像一张集体“信用卡”,经过IMF之手,供危机中的国家提款救急之用。

  此轮危机中,日本已经于去年承诺,拿出1000亿美元给新借款安排,IMF能在一年之内提取,并视需要可将信用延续五年。美国和欧洲也在今年3月分别宣布,以同样方式向IMF各承诺1000亿美元。“外界会希望外汇储备较多的国家,如中国和沙特,做出类似规模的承诺,”帕崔克说。

  “借给IMF的钱不是对外援助,而是投资,与其他的海外投资一样,获取基于市场利率的收益。”IMF驻华代表费达翰(Tarhan Feyzioglu)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显然有必要在危机当头的时候履行大国责任。但相较于将钱借给IMF,中国更希望IMF能探讨发债等新的筹资形式。“中国积极支持IMF探讨采用更加创新的方式进行融资。”胡晓炼对媒体说,“如果IMF采取发债的方式筹集资金,中方将会积极考虑购买。”

  购买IMF债券对中国有诸多好处:首先是及时筹资,使处于困境的国家拿到钱;其次,IMF是多边政府组织,政治杠杆的地位比较高,违约风险低;第三,中国外汇储备大部分是美元或美元债券,购买IMF债券可以更好地配置资产;第四,中国希望通过与发债相关的谈判,以债权人身份增加对贷款定价和使用的发言权。

  据《财经》记者采访获知,中国人民银行正在与IMF就此进行谈判。在谈判的多种选择中,除认购IMF债券外,还包括以类似私募的方式向IMF提供贷款,以求较快地、定向地向借款方提供贷款。作为贷款方,中国亦希望对借款方和贷款条件都有比较大的决定权。

  “资助方通过IMF发放贷款时,贫国往往是被动接受危机冲击,应有较大的利率折扣。对那些富国的贷款利息则要高一些,利率折扣小,这是因为它们自己的宏观政策不当。这种奖罚政策更为市场化,在道义上是站得住脚的。” 一位中国政府投资机构的高级官员这样评论道。

  3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在欧洲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财经》记者提问时说, IMF章程允许其发债,尽管在过去60年里面从来没有使用过。IMF将尽快发债,以特别提款权(SDR)计价,供各国央行购买。

  刺激计划各执己见

  如果说人们对向国际贷款人IMF增资的紧迫性尚能基本取得共识,各国用多少钱来刺激自己的经济,则极难有定论。

  临近峰会,德国总理默克尔频频发言,摆出“绝不扩大刺激计划”的姿态。

  “不应该忙于不现实的刺激方案比赛。我们已经做了该做的努力。”默克尔3月中旬在伦敦下议院发表演说时称。

  此前,法德两国首脑联名向欧盟现任主席递交信件,呼吁把金融体系监管,而不是更多的刺激方案作为伦敦峰会的主要任务,这也得到了欧盟轮值主席的高调响应。

  欧盟如此紧张,是因为美国已经将刺激经济作为G20的头等要事。3月11日,美国发布一份G20要点列表,开头即称,G20国家都应拿出激进的财政刺激行动,认为惟有共同行动,才能收到最大化刺激的效果。

  “美国的一些担心是合理的。它的财政投入那么多,一些投入比较少的国家就指望美国经济恢复之后向美国出口,最后让美国背上更多的债务。”英国智库欧洲改革研究中心的首席经济学家西蒙迪佛得(Simon Tilford)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矛盾的是,日本、德国和中国,一方面希望美国增大刺激计划,提振内需,最终拉动全球的出口;另一方面,又都要求美国审慎消费。”

  美国的希望是在2009年和2010年两年里,各国拿出各自GDP的2%来刺激经济。根据IMF今年2月公布的一份报告,九个经济大国中,只有美国和中国达到这个标准,德国、加拿大、日本和英国为1.5%左右,法国和意大利仅分别为0.7%和0.2%。

  不过,单纯比较财政刺激计划的数额大小不免偏颇。首先,各国社会保障体系基础不同。其次,各国举债的意愿与能力也各异。例如,德国在“一战”和“二战”后都曾经深受超级通货膨胀之苦,对通胀心有余悸,政府一直保持预算盈余,对举债注入大量流动性十分不情愿。而背负的债务已相当于GDP的110%的意大利,又要到哪里去借款刺激经济呢?

  “美国有其他国家没有的优势,这就是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他们能很容易借到钱,不存在美元破产的担心。对其他的国家而言,加大刺激就会增加债务负担。”迪佛得说,“美国之外,现在有能力拿出更多刺激的大国无非就是日本、中国和德国。”

  尽管美英等“刺激派”和德法等“反刺激派”在媒体频频交锋,但拿出多少财政开支来刺激经济毕竟是一国自己的事,美国再急,也只能提出建议。

  反保护主义言行难一

  经济振兴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是抵制保护主义。峰会前夕,世界银行于3月17日发布一份研究报告,称20国集团中有17个(除南非、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近期都实施了贸易限制措施。然而,就在2008年11月召开的华盛顿的G20峰会上,各国元首还共同发表声明,承诺“至少在12个月内不采取保护主义措施”。

  “面对危机最糟糕的反应是保护主义,不管是来自‘前门’还是‘后门’的保护主义,都是错误的。”布莱尔对《财经》记者说。他表示,每个人都会说反对保护主义,所以来自“前门”的明目张胆的保护主义不太可能,但需要警惕来自“后门”的隐性的保护主义,例如环境标准等,它们可能被用来阻止海外商品进入。

  世界银行的报告也提出,提高关税仅占这17国保护措施的三分之一左右,且全部由发展中国家采用,并不是当前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

  但是,各种非关税壁垒花样繁多。例如,阿根廷对部分进口产品实行非自动许可证,印度尼西亚要求五类商品只能在五个港口和机场进关。此外,一些国家还提高了进口标准、采取出口补贴等。例如,各国普遍提出对汽车工业进行补贴,总额高达480亿美元左右,而这多数发生在高收入国家。

  世界银行的报告认为,出口补贴是各国实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在47项限制贸易措施中,发达国家占有12项,并且全部是出口补贴和相应的支持措施。发展中国家占35项,其中31%采取了出口补贴的形式。

  这份报告中涉及中国的部分,提到了中国禁止进口爱尔兰猪肉、增加出口退税、补贴汽车业等。而海外保护主义针对中国的行动,包括欧盟禁止中国出口的水果干、印度禁止进口中国玩具等。

  G20峰会上,元首们很可能再一次发起对保护主义的一致声讨,但是有效对策难觅。至于已经奄奄一息的多边贸易框架,即世贸谈判多哈回合,能否在峰会后重启,许多人都不看好。

  “就个人来说,我很愿意看到世贸谈判成功,这对全世界都有好处。但这会是G20讨论中很困难的一点。”布莱尔说。

  目前美国和英国的G20公开文件中,都建议提高对跨国贸易的信贷支持。或许,这会成为本次峰会在贸易方面的主要成果。

  金融改革分歧重重

  经济和金融无疑是这次峰会的两大内容。在金融方面,各国的分歧未必比经济更小——远有全球货币体系重构之争,近有对国际金融监管的力度和机构的不同看法。

  3月16日,俄罗斯率先提交议案,要求G20峰会引入“超国家储备货币”。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央行网站发表文章,提出在长期内用超主权储备货币来改革国际货币体系。

  文章如重磅炸弹,立即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美国媒体纷纷将之视为中国在金融危机中要增加话语权的迹象,同时也担忧美元或将失去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24日作出回应: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有信心,美元现在格外强劲。他说:“我不相信有必要建全球货币。”

  美国财长盖特纳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3月24日在国会作证时,也都表示并不认同中国的提议。显然,美国仍会捍卫美元作为全球最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

  可以想象,伦敦峰会上,“谁有印钞票的权力”将会成为争议的话题之一。而在当下,美欧之间关于金融监管的具体操作也持有不同看法。

  一份透露给媒体的G20峰会前期工作小组的报告显示,G20参会代表将原则上通过为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套上“紧箍咒”的“24点计划”,从产品、机构、国内监管和国际监管几个层级共同搭建一个风险防火墙。

  “现在世界需要协调一致的行动来重振信心,但是金融监管程度到底多严为好,很难界定。”帕崔克说,欧洲希望监管更加严格,建议的很多条令非常细。但哪些条款是为了抵抗危机,哪些是永久性改革,应该做出区分;此外,有些国家政治经济环境适合监管更加严格,有的则不适应,这种不同的情况也应得到考虑。

  以监管机构为例,尽管各国都赞成需要重点监管规模大且构成复杂的金融机构,但美国倾向于国内监管,而欧洲倾向于由国际机构监管。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提交的报告中,则包含将巴塞尔协议对银行核心资本金要求翻倍的建议。对此,急于重振银行活力的美国也未必认可。

  不过,尽管分歧不小,金融危机当前,目前还是有不少建议得到了多方支持,比如加强对对冲基金、“影子银行”、跨境资本流动、“避税天堂”等的管理,以及扩充重点国际金融机构,赋予它们更多权力,并改善其代表性等。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3月26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也列举了中国的现实:微观层面上建立逆周期机制,尤其在信用评级、公允价值计算和资本充足率要求三方面改革顺周期的问题。

  或许,先在G20峰会上定下应对危机的基调,再通过各国和IMF、世界银行、金融稳定论坛、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具体行动,协调各方力量,共克时艰,才是4月2日这一天的会议被载入历史而不是迅速被人遗忘的惟一途径。而中国金融监管者频频发出自己的声音,不仅是要求,而且已然参与到制定国际规则的讨论中,使这次峰会对中国的意义格外不寻常。

  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秘书长古利亚(AngelGurria),3月20日在北京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所说:“从现在开始,每一天都是4月2日,你会一直谈论它。但没有哪一个日子是有‘魔力’的,你不可能在一天之内达成所有目标。但这个日子能帮助你集中注意力,帮助你做出准备,帮助你完成功课,帮助你取得最大程度的进步。”


    新浪声明:本文为《财经网》授权新浪财经中心(财经、科技频道)转载,并未授权新浪网合作伙伴转载,如新浪网合作伙伴擅自转载构成侵权,责任自负。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