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未来30年中国能否避免养老金支付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7日 19:04  《中国金融》

  记者:有人认为,应对老龄化社会,可以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到65岁,请您谈谈这样会不会影响就业,未来30年中国能否避免养老金支付危机?

  郑功成:我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是人类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力资本投资年限不断延长的必然要求。如果寿命延长是持续的,延长退休年龄就是必然的。但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确实需要理性而审慎地推进,如果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方式得当,其对就业等方面将具有积极意义。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仍然沿袭上个世纪50年代的规定,即男职工年满60岁,女职工年满50岁。现行退休年龄的规定,伴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和人均预期寿命的持续延长,直接导致个人工作时间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构成了挑战。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通常在65岁以上,并且有逐渐延长退休年龄的趋势。从性别的角度看,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制度更显不合理,女性的预期寿命更长,但退休年龄却要早于男性10岁或者5岁,这不仅造成了性别的不平等,也影响了女性的养老水平。

  人力资本投资周期的延长,可以维持劳动者在更长时间周期内的工作,这是延长退休年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人们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人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起始年龄逐步增加。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升,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起始年龄从16岁逐步上升到18岁,这两组指标还在持续攀升之中。

  退休年龄延长并不存在与年轻人抢饭碗的问题,从宏观来看,一国的就业容量不取决于退休人员所占岗位的数量,而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新创造的就业岗位必然会持续增加,现阶段局部地区出现的“用工荒”及劳动成本开始上升等现象,均表明人口红利期是不可持续的,劳动力可以“无限供给”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从表面上看,延长退休年龄会影响青年人就业,但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老年人就业和年轻人就业并不存在绝对的替代关系。由于退休年龄低,老年人“退而不休”的现象相当普遍,大量退休老人在从事着有收入报酬的劳动,从而并未从总量上释放出足够可供年轻人就业的岗位。

  如何维护就业公平是比较重要的,一是延长退休年龄可以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这样年龄越大的人实际延长的时间就越短;二是对于劳动强度大的行业的劳动者来说,还应当有相应的弹性规定,如工作满若干年后可以自主选择退休或者按照法定年龄退休;三是对于接近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应当有更严格的劳动保护措施等。

  至于未来30年中国能否避免养老金支付危机的问题,我认为,为了应付未来养老金支付,确实需要建立并做实个人账户。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依然是渐进的,下一代人负担上一代人的养老不仅自古皆然,也是世界各国的通例,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对代际养老负担起到微调作用的个人账户。我们的战略研究报告认为,只要实现制度全覆盖,未来30年左右完全能够实现制度自身的收支平衡。30年后可能会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但如果一个适度的个人账户做实了,再加上已经建立并拥有5000多亿元作为战略储备基金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壮大,我们就能够避免所谓的支付危机。

  记者: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也一直为社会所关注,请您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郑功成: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的确,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公众关注“社保法”的焦点之一。社保基金是不是贬值,经过最近几年的监管和监督,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情况已大幅度减少。2008年年底,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8年来累计实现1600亿元,整体年收益率为8.98%。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很好地开展投资,贬值的风险就比较大。我认为,在目前的背景下,社保基金投资首先应在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产配置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其次,应更多地关注中长期投资,这对资本市场能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应当说近年来,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得到不断拓宽,投资领域也在不断地加大。据悉,今后社保投资重点会更多地投在对中央企业控股公司、地方优质国有企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的直接股权投资上,并会扩大对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以及海外投资。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特别常委”的劳动保障专家,您领衔了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集合了中国所有社会保障制度专家的智慧,作了关于社保发展和改革的战略报告,请您介绍一下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

  郑功成:我们集合了很多专家来进行社会保障发展战略研究,国家领导人对此比较关注,我们总共有200多位教授专家、200多位专员参加研究讨论。这个报告就是想为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供一个框架性的参考,它涉及到的战略目标、所走的步骤以及具体措施,我们从理论上进行了勾画。研究的结论是我们国家也应该走向福利社会,迈向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福利社会。预计在本世纪的40年代,在建国100周年前后,那时候我们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同时迈向福利社会。所以战略目标是从现在开始,从弥补制度的缺失入手,建立普惠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这个基础之上,再不断缩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福利差距,集中建立公平普惠的,能够全面解决人民生活后顾之忧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们提出“三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是在这一届政府任期内,即到2012年,应当构建起普惠性的“两免除一解除”的基本保障体系,三大基本制度应该基本定型。从2013年到2020年,是我们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全面定型的时期,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的福利都得到重视。2020年到2049年,要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能够平等享受到同样的社会福利。在“三步走”战略中,这一届政府是最关键的,责任重大,要使得三大基本保障制度全面发展。从最近两年国家的重视程度,以及制度建设的发展速度来看,我是有这个信心的,也是比较乐观的。下一步我们准备细化研究,比方说致力于某一个项目,例如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是到2012年实现全国统筹,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方案中,农民养老保险是什么样,还要进一步研究,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老年人福利、妇女福利、儿童福利都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工作。等我们完成若干专项的战略报告之后,加上这样一个总报告,那就是一幅全面勾勒中国社会保障未来发展的蓝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