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外并购正当其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14:33  中国财经报

  全国两会期间,市场盛传,吉利汽车在本月向福特旗下的沃尔沃汽车品牌发出竞购要约……正值国际金融危机第二波袭来之际,中国资本的海外并购,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正值国际金融危机第二波凶猛袭来之际,一条消息在坊间不胫而走:3月3日,市场盛传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在本月向福特汽车公司旗下的沃尔沃汽车品牌发出竞购要约,并给出报价。在记者面对面求证时,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否认了这一传闻。一时间,各种说法纷至沓来。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资本的海外并购,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李书福:

  根扎在海外果实在国内

  去年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许多人注意到:北京街头出现了一种新型出租车,与伦敦街头的老爷出租车TX4如出一辙:这是为奥运会紧急购置的指定服务车。

  据说,北京奥组委和首汽公司专程赴英国的生产商锰铜公司订购该款车,才被告知该车型已经由中国吉利汽车公司在上海生产。不过这次不是“模仿秀”,而是血统纯正的锰铜公司车型TX4。

  这就是迄今为止李书福海外并购最为成功的“得意之作”:2006年10月24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英国伦敦皇家花园酒店,代表在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上海华普与英国锰铜控股公司(MBH)正式签署合资生产名牌出租车的协议。协议规定,吉利汽车将与英国锰铜控股组建新合资公司,在上海华普生产TX4伦敦出租车。按照协议,吉利汽车将在合资中占51%的股份,华普汽车占1%,英国锰铜控股占48%,中方将以占股52%的比例成为这家合资公司的控股方。

  许多业内人士指出:吉利收购英国锰铜控股公司可能会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一个经典案例。原因是,这次收购打破了以往汽车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的惯例,实现了中方控股。更重要的是,吉利通过生产转移,跳过了复杂的文化差异问题以及劳资关系困扰,直接实现了在中国本地化低成本生产。

  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多了,当记者和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谈起他的这一“神来之笔”时,李书福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其实是个极好的海外并购案例,很可惜,在中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李书福说,想在国际市场大展手脚,得先小试身手,否则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吉利先是2005年在香港上市;拿了股市筹来的钱,收购了英国锰铜公司30%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然后再通过伦敦的投资公司,促成锰铜公司跟上海华普合资,成立英伦帝华公司,在中国生产伦敦出租车,把这个钱又从伦敦拿回上海来了。一笔钱,做了三件事。

  “我跟锰铜一块儿赚钱,不费什么劲。”李书福手一挥:“再经过合资,在华普生产,零部件在国内做,全部国产化。产品在亚洲市场我们来卖,亚洲以外的市场英国锰铜卖。这是中国人首次控制外国汽车公司,很成功,而且赚钱。当时我们和锰铜坐下来谈的时候,锰铜股价只有1.9英镑,后来我们跟他锁定2.5英镑,买下来以后,涨到9英镑。在英国一时成长为最好的一只股票。”

  谈起他的“国际化”心得,李书福有许多话要说:国际化就是要做到根扎在海外,果实在国内。他解释说,所谓的根扎到国外,就是说要吸取人家的营养,要占用人家的资源,这个资源包括市场的资源,包括原材料的资源和人力资源,当然也包括环境资源,就是根扎在人家的地方。所谓的果实要长到自己国家,这个“果实”指的是利润、企业的品牌、产品的品牌,企业的所有制要属于中国的。

  言谈之中,李书福再次向记者否认了吉利欲并购沃尔沃品牌这一传闻,但他表示,吉利汽车在有利于股东和集团利益的前提下,无论是并购,还是资产重组,有机会就会参与。

  不独吉利如此,对于海外并购,国内许多企业都表现出一种谨慎的积极态度。用友软件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在今年2月份表示:现在确实是兼并重组的好机会,因为成本会比较低。据悉,用友在去年进行了四次兼并。王文京表示,用友在今年将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兼并。但对于海外并购,王文京则表示,用友的国际化进程不会只通过并购海外企业来进行,因为虽然现在并购成本较低,但海外并购的运作、整合成本会较大,用友的海外并购会很谨慎。

  “走出去”:

  结构需调整时机待选择

  其实,在市场流传“吉利欲并购沃尔沃”之前,中国资本并没有“坐山观虎斗”,而是积极行动起来。

  今年春节过后,市场频频传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消息:

  2月12日中国铝业宣布投资约195亿美元收购世界第二大矿业公司力拓的部分资产(全部为其优质资产),仅仅4天后,2月16日,中国五矿集团又提出以17亿美元(约132.6亿港币)收购澳洲矿商OzMiner鄄als,而2月17日俄罗斯报章又披露中石化可能斥资1.3亿美元(约10.1亿港币)收购俄罗斯中型石油企业乌拉尔能源公司……

  在中国资本大举“海外并购”的时候,如何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财政部科研所陈新平博士认为,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的影响,美国汽车业乃至全球汽车业正面临着重新洗牌与重组的重要关头,在此过程中出现一两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的身影也很正常。汽车制造商或中国汽车业参与全球汽车业的重组,应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步骤。

  陈新平分析说,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供给紧张,本币升值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力逐渐增强,是一个共同趋势,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全球性的产业布局结构,这不仅与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关,更与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资本的进入抱有某种芥蒂之心有关。

  作为专事资产重组、股权收购和企业并购的专家,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吕立新博士认为,海外并购一般在经济、金融危机之后进行,以便为下一轮经济繁荣打好基础。

  在谈到中国资本进行海外并购的最佳时机时,吕立新说,要看国际金融危机是否已经见底。他建议,从现在的情况看,应该选择美国金融危机第二波、第三波来临的时候再进行,那时各方面的条件都成熟了。

  “这次金融危机给西方国家的传统产业,甚至某些重要产业都带来了重创,在全球性经济衰退还没有见底之前,除了自救外,无疑,他们还需要大量的外援。”陈新平认为,无论是从国内企业“走出去”,还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来看,都有必要充分利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实施海外并购所提供的历史性机遇,使我们能在更广阔的空间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

  陈新平认为,近几年来,从中国资本在海外从事财务投资或实业投资的经验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更多的是要吸取的教训。由于国内企业对海外并购环境不了解,对投资所在国法律制度不了解,甚至是对所投资行业或产业发展前景不了解,造成了不少并购或投资上的损失,这些都是以后需要注意和总结的。

  并购潮:

  企业要慎重政府有作为

  在现阶段,中国的企业实力还不够,还不能大举进行海外并购。“当然,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海外并购。”吕立新认为,海外并购的对象应该是国外的高新技术企业,而不是一般加工工业和基础产业,应该多并购国外的资源型企业(如矿业、原材料企业等)。这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淘汰低端产业、加强中高端产业。

  “这就犹如在森林中,低矮的灌木(犹如低端产业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和参天大树(犹如中高端产业)一起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和阳光(犹如企业发展的各种外在条件,如资金、原材料等),只有把低矮的灌木逐步淘汰(砍伐)掉,参天大树才能更加茁壮地成长。”吕立新的比喻生动形象,很有说服力。

  陈新平强调,在中国资本的海外并购中,政府作用不可忽视。他分析说,虽然企业海外并购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但并不是说政府就无所作为,或者说企业就不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将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延伸到境外,以突破过去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所遇到的资本、资源以及环境等方面的瓶颈约束问题。

  凭借在企业资产重组、企业并购第一线工作的经验,吕立新告诫欲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要防止对方设下圈套,防止掉进陷阱,从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还要考虑海外并购之后,是自己派管理层到境外还是启用对方原有的管理层进行经营管理。“如果派出管理层,由于不熟悉境外的法律和风土人情等,势必给经营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如果启用原有的管理层,则务必警惕其架空股权。”

  同时,吕立新建议,海外并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应该多采用资产置换的方式,对收购股权要慎重。

  他认为,应该选择石油、矿产、有色金属等资源性行业,而不能收购国内已经产能过剩的企业和资产。

  对此,陈新平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国内资本在并购海外企业时,应多选择收购资产的形式,而不是股权的方式,因为在收购股权的方式下,收购方可能还需要承担目标公司某些隐性债务,以致给其带来后续经营上的风险。

  他强调,从政府层面看,为了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首先,从全球视角出发,加快制定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其次,为了避免过去国内企业相互杀价竞争的局面,尽快制定《国内资本海外投资管理条例》或法律;再其次,设立中国企业海外发展基金,支持国内企业投资海外资源类行业;最后,对于属于国家鼓励的外海投资,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待遇。

  日前,中国赴美购房“抄底”团已经回来;3月7日,由商务部牵头组织的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投资合作工作组已经赴欧洲有关国家进行项目和投资洽谈……这是否意味着,一轮中国资本海外并购潮即将来临?

    相关专题:

    沃尔沃买家的代价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