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产品和技术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 15:27  《中国金融》

  产品和技术创新

  在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产品问题始终是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具体表现为需求和供给“两头冷”。从需求方面看,集中表现为“不满”:农业保险产品供给有限,产品的针对性差,保障程度低,限制条件多,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无法调动农户参加保险的积极性。从供给方面看,集中表现为“不敢”:农业风险特殊性强,巨灾风险特征显著,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突出,管理的难度大,潜在经营风险大,因此,保险公司不敢在经营,特别是产品方面,越雷池一步。而要解决产品供给这一关键方面需要创新思维,研发技术,夯实基础,打开通道。

  全面和专业地认识农业风险是前提。农业保险产品供给不足问题的背后是对农业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不足,许多人对于农业风险的盲目拒绝是因为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农业风险。农业生产的性质和环境决定了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如果不能对这种特殊性有一个充分和专业的认识,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要么是保险产品不能符合农业生产的需要,要么是保险公司的经营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解决产品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地研究农业风险,研究现代农业生产及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合作。

  开发和应用基础技术和制度是关键。一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和远程技术,开发农业保险的管理平台,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模式,如近年来在养殖保险领域开发的“农保通”平台等。二是建立和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抓紧建立基于国内市场的再保险体系,确保再保险的供给。同时,应当为农业风险的证券化创造制度环境,加快打通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通道。三是巨灾指数系统。从国外的实践看,利用传统的保险市场是难以化解农业巨灾风险的,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化解,作为农业风险证券化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巨灾指数系统的建立,因此,应加快我国巨灾指数体系的建设工作。四是建立符合农业保险特点的财务和相关制度。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农业保险仍属政策性业务,这种业务的核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计提方面,偿付能力的监管方面,均需要相应的制度支持。同时,在一些合作制业务的开展过程中,保险公司更多的是扮演基金管理人的角色,因此,相关的税收和财务制度也需要作相应的调整。

  适应和推动产业变化是产品创新的重点。从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看,集约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将成为必然,在这个过程中,风险以及风险的实际承担主体也在发生变化,化解的机制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农业保险产品的开发应当密切关注和配合这种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主体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将发生本质性变化。风险也从以自然灾害为主的生产风险,转变为以意外事故为主的管理风险。同时,随着农业产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农业风险对于相关产业的关联性也在加大,特别是对投融资体系的影响。因此,产品创新除了要解决传统的问题外,还要针对“企业+农户”的模式、订单农业的模式,开展大胆的创新。

  服务创新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国家将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求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险行业本身就属于社会服务行业,如何发挥保险行业的专业优势,在农业灾害预报、防灾救灾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是我国农业保险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集合利益,形成自我服务体系。农业生产和风险管理最大的难题是利益分散,各自为政,不易整合,难以形成合力。农业保险可以通过保险制度本身集合广大农户的利益,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农业保险这个载体,共同关注利益共同体的风险管理服务需求,形成一种自给自足的服务体系。在整合自身信息和利益的前提下,加大与外部的信息和技术交流,形成风险预报、预警、控制、防范的能力,最终服务于这个利益共同体,实现风险改善与价值创造。

  协同行业,形成共享服务机制。在农业风险管理的发展,尤其是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投入不足和成果难以转化。长期以来,农业风险管理作为一个理论和技术领域,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重视,形成农业风险管理产业严重落后。发达国家对于农业风险管理高度重视,所以才使农业风险管理产业发达成为现实。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于农业风险管理产业的投入,除了国家要加大投入外,利用市场机制,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机制是关键,通过农业保险,加大对于农业风险管理产业的投入,包括对新技术研究的投入,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的风险状况。同时,农业保险能够为农业风险管理新成果的转化提供实现平台,解决新技术转化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资金保障问题。

  创新技术,打造现代服务平台。保险企业在经营农业保险的过程中,应当突破狭隘的产品和企业思维的局限,利用现代手段,创新管理技术,努力打造一个“管理+服务”的平台,如利用卫星云图系统,准确和动态监控灾情,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农户,既能够有效防止保险损失,又能够保护农户的利益。又如建立疫情监控体系,也能够为养殖户提供类似的服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