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定富:积极推动发展三农保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 15:23  《中国金融》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吴定富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保险,连续六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三农”保险工作进行了部署。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政策性农业保险要加快发展步伐,扩大试点范围并增加承保险种。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就金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30条意见也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保监会始终将服务“三农”作为保险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引导保险公司积极发展“三农”保险,取得了一定成效。

  加强引导,积极推动发展“三农”保险

  对于发展“三农”保险,我们有三个方面的理解。首先,发展“三农”保险,保障农民生产生活,是完善农村社会支持扶助体系的需要。其次,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运用保险手段对农民进行转移支付,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渠道。第三,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发展“三农”保险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需要。基于上述认识,保监会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引导,提高保险公司参与农村保险市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以往绝大多数保险公司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城市和高收入人群,不愿意或忽视开拓农村保险市场。保监会注重加强引导,一方面要求增强保险公司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发展“三农”保险;另一方面,立足行业实际,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保险业的需求,将“三农”保险纳入保险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近几年来,经过引导和推动,保险公司逐步认识到农村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主动加大了农村保险市场的投入。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几家大型保险公司还制定了发展“三农”保险的战略规划。

  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为农业保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们把营造环境作为监管工作的重点,充分调动保险公司发展“三农”保险的积极性。一是推动相关立法。配合国务院法制办,起草完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草案送审稿)。二是争取政策支持。目前,已有超过20个省市出台了支持“三农”保险发展的文件,种养两业保险95%以上的业务得到了地方财政不同程度的补贴。三是推动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要求各保险公司将风险分散作为承保方案的重要内容,指导各试点公司与中国再保险集团签署农业再保险框架协议。四是强化农业保险监管。下发《关于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切实维护农户权益。五是加强宣传。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大保险知识普及力度,培育农民保险意识。

  坚持因地制宜,稳步开展“三农”保险试点

  按照“先起步、后完善,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发挥国有保险公司的主渠道作用,探索推进多种形式的“三农”保险试点。

  稳步探索多种运作模式。一是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模式,以江苏淮安、浙江共保体为代表,其特点是保险公司和政府按照约定的比例共担风险;二是保险公司为政府代办模式,以江苏苏州和新疆建设兵团为代表,其特点是农业保险单独建账、独立核算,盈亏由地方政府承担。三是政府政策支持下的保险公司自营模式,以黑龙江、上海等地为代表,其特点是政府给予保费补贴和管理费用补贴等政策支持,保险公司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并通过再保险等方式分散风险。

  重点推动小额保险试点。小额保险是主要针对低收入人群提供的保险服务,具有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核保理赔简单等特点,是小额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手段。发展小额保险对于有效服务“三农”、完善农村金融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保险覆盖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在小额农业和财产保险、小额寿险、小额意外保险、小额健康保险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小额农业和财产保险险种的产品已达160多个,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农房等多个领域。意外险和健康险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外出务工农民小额保险以及农村计划生育保险业务都在快速推进。

  加大创新力度,努力扩大“三农”保险覆盖面

  创新组织形式,推动专业化发展。在鼓励人保、中华联合等全国性公司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同时,2004年以来,我们先后批设了4家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一是设立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为都市型、外向型、高附加值型农业及其衍生链条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二是设立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为农业产业化链条提供全面的保险服务,为农民提供种养、家财、健康、意外、责任等“一揽子”综合保险。三是经国务院同意,在黑龙江垦区十多年农业风险互助模式基础上规范改制设立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这是我国第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实行公司统一经营为主导、保险互助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四是在安徽设立国元农业保险公司。探索适合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保险服务模式。另外,保监会还引进在农业保险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法国安盟保险公司,到我国西部设立分公司,为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提供借鉴。目前,农业保险已覆盖到包括西藏在内的全国所有省(市、区)。

  创新产品业务,拓宽服务领域。一是指导开展能繁母猪保险、生猪保险、蛋鸡保险和奶牛保险,维护农产品市场稳定。二是指导保险公司开发农民小额信贷信用保证保险,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提供服务。三是指导保险公司开展农房、农机、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养老和外出务工农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涉农保险,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四是保险公司根据地方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开发地方特色型农业保险品种。

  经过这几年来“三农”保险的发展实践,我们有三点深刻体会:第一,发展“三农”保险,是保险业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险业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发展“三农”保险必须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三农”保险经营成本高、风险大,离开了政府支持就难以为继;离开了市场化运作,就无法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第三,发展农业保险不能搞一刀切,必须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开展试点,摸索路子,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